資源簡介 實驗活動《粗鹽的初步提純》教學設計設計思路: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本節課通過對粗鹽的提純,將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與化學基礎知識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起到理論聯系實踐的作用,通過“粗鹽的提純”實驗復習溶解、過濾和蒸發的基本操作。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嘗試實驗成功的喜悅從而知道粗鹽的提純。教材放眼于實際生活,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習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過程與方法: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學習重點:1、物質初步提純的方法。2、過濾、蒸發基本操作要點?!?br/>學習難點:溶解、過濾、蒸發基本操作要點。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活動準備:粗鹽,蒸餾水,托盤天平(含砝碼),量筒,燒杯,玻璃棒,藥匙,漏斗,濾紙,鐵架臺(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若干一樣的小紙片,,濾紙,火柴。教學資源:1、實驗器材,實驗用品。2、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流程: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海水曬鹽的圖片】【教師解說】用海水曬鹽或用鹽井水煮鹽,這樣制得食鹽叫粗鹽。在粗鹽中常?;煊心嗌车炔蝗苄噪s質和可溶性雜質,除去雜質后的食鹽叫精鹽。②如何將粗鹽轉化為精鹽?③怎樣除去粗鹽中的雜質?所以,今天我們的學習任務:活動與探究——粗鹽的提純。2、問題啟發,實驗探究。教師示范:【學生認真觀察,學會制作?!?br/>1、制作過濾器。2、簡要說明過濾操作注意事項。(提示:一貼、二低、三靠)學生活動:【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典型問題、適時點評,告訴精鹽產率的理論值?!?br/>1、分組實驗:分工協作,分步操作,記錄現象及數據。2、交流實驗結果:各組代表匯報實驗結果,交流實驗的得與失。3、學生評議,提出疑問:①我們小組得出的精鹽產率大于理論值,為什么?②我們小組得出的精鹽產率遠低于理論值,為什么?4、分組討論:①造成實驗誤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②根據實驗誤差的原因,你在操作中,還應該注意什么?怎樣改進?5、交流討論結果:盡可能多找出造成實驗誤差可能出現的原因。6、【學生可以進行爭論,教師給以引導?!?br/>3強化訓練,鞏固提高。【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思考作答】根據粗鹽提純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稱取2g粗鹽(含少量不溶雜質)。稱量時,先調節天平平衡,再將質量相同的紙片墊在兩托盤上,然后再將粗鹽放在那盤? 2、將稱取的2g粗鹽樣品放在燒杯中,再加入適量的水,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其作用是什么? 3、加熱蒸發濾液時,要用到的主要儀器有那哪些?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4、最后稱得純凈的NaCl固體為bg,則粗鹽中NaCl的回收率為多少 5、稱量2g粗鹽時,若天平指針向左偏轉,則應__________________。A、 向左移動游碼B、向右移動游碼C、取出一些粗鹽D、再加一些粗鹽4精彩回放,布置作業。【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實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實驗中為了開發學生智力,讓他們積極的動手、動腦,大膽地去思索、探討、創新。積極營造氛圍,使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是實驗過程的探索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另外,教學中還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如自學能力、歸納能力、分析能力、實驗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當然,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時間控制不夠恰當,分析不是很透徹,總結還不是很到位,實驗探究不夠流暢等。所以,我一定會倍加努力學習,大膽創新,在“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中繼續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