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溶液的酸堿性》教案一、教學目標1. 認識溶液的酸堿性,會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溶液的酸堿性;2. 了解化學測定在化學研究和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 自覺用科學知識揭破巫術,科學生活。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石蕊、酚酞等常用酸堿指示劑遇酸性溶液或堿性溶液的變色情況; 難點:培養學生實驗、觀察、對比、整理和表達的能力。三、教學方法比較歸納、討論分析、實驗探究、遷移拓展。四、教學準備 ⑴實驗儀器:膠頭滴管、試管、點滴板、鑷子、盛放廢棄物的燒杯(250mL); ⑵實驗用品:白醋、檸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鹽水、糖水、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濾紙;植物切絲(紫甘藍或紫心蘿卜或胡蘿卜等)、月季花、酒精(1:1)。五、教學過程【導 入】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引入課題:往紫甘藍中加入調味品——醋,發現紫甘藍變紅了,為什么?【設 問】紫甘藍汁只是遇醋變色嗎?遇其他物質的溶液呢?【探究活動一】探究紫甘藍汁加入不同物質的溶液中變色的情況。【 分析引出 】溶液的酸堿性及酸堿指示劑。【探究活動二】探究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加入不同酸堿性的溶液中變色的情況。1: 6支試管分別加入少量白醋、檸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鹽水、蔗糖水,然后分別向其加入紫色石蕊試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2:6支試管分別加入少量白醋、檸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鹽水、蔗糖水,然后分別向其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白醋 檸檬汁 石灰水 肥皂水 食鹽水 蔗糖水加入紫色石蕊試液后溶液的顏色加入無色酚酞試液后溶液的顏色小結: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使無色酚酞試液 色。堿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 色,使無色酚酞試液 色。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和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學以致用 】現有三瓶未知溶液A、B、C,請你任選指示劑,測定它們的酸堿性。【追 問】若A、B、C三瓶溶液分別是稀鹽酸、石灰水、食鹽水中的一種,則A、B、C分別是……?【 尋找足跡 】傾聽波義耳發現酸堿指示劑的故事【探究活動三】自制酸堿指示劑,并探究自制指示劑加入不同酸堿性的溶液中變色的情況。【巫術大揭秘】巫師捉鬼的揭秘【 魔術表演 】“雨落葉出紅花開”——用濾紙折成的小花(事先用酚酞、石蕊浸過),再用噴壺噴另一無色溶液(氫氧化鈉溶液)。【 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嗎?1.知道溶液的酸堿性了嗎 2.實驗室中常見的酸堿指示劑是哪兩種,知道它們在不同酸堿性的溶液中的變色情況嗎?3.你能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溶液酸堿性嗎?【 課堂檢測 】見學案【 課后作業 】課外收集一些花卉、水果和蔬菜,提取其汁液,自制酸堿指示劑,并用自制指示劑檢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酸堿性。附:板書設計第1節 溶液的酸堿性酸性溶液一、溶液的酸堿性 堿性溶液中性溶液紫色石蕊試液二、酸堿指示劑 無色酚酞試液藍色石蕊試紙紅色石蕊試紙【課外閱讀】 巫術大揭秘:在一些偏僻的山村,人生病后還會求助于神漢、巫婆,這些人為了騙取錢財,常常會裝神弄鬼地演出一幕幕“捉鬼”的把戲。他們擺下神案,披頭散發地拿著一把桃木劍舞起來,嘴里念念有詞。突然間,把案桌上祭著的“仙水”潑向劍頭,大喝一聲,向用黃裱紙扎的“鬼”刺去,只見劍光閃過,黃“鬼”早已鮮血淋淋,撲然倒地。一些不明究竟的人,一定會以為神漢、巫婆果真有法力,把鬼怪一劍殺死了。你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揭露這個騙局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