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反應的表示》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變化的優點,理解具體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步驟及配平方法,能根據反應事實寫出簡單的化學方程式。【過程與方法】在認識化學變化時,初步形成化學變化的宏觀事實、微觀本質和符號表征之間相互聯系的思維習慣【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化學用語蘊含的關于抽象、簡化、規范的智慧,激發學生對化學用語學習的好奇心,感受化學之美。二、教學重點理解具體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三、教學難點了解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四、教學過程【板塊一】 引人新課[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氫氣和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幾種表示方法。[學生活動]觀察、聽講、思考。[教師活動]請同學們分析這幾種表示方法的優點和不足,你還能想出其他的表示方法嗎?[學生活動]思考、討論、交流。[教師活動] 化學方程式簡潔、通用。目前在國際上統一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化學反應。【說明:對于如何表示化學反應,本節課以幾種表達式的方式引入,使學生初步感知表示一個化學反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各有不足之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用符號表示化學反應時,應做到簡潔、通用。】【板塊二】 化學方程式的定義[教師活動]多媒體課件投影自學問題1.用 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2.化學方程式中的 等符號表示的含義?[學生活動]自主閱讀、思考。[教師活動]是不是只要有氣體生成就必須添加氣體符號?[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 有同學認為化學方程式僅僅是將文字表達式中的文字換成化學式而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學生活動] 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符號表達式和化學方程式哪種表達方式更科學?[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微觀結構圖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小結:化學方程式不僅僅是將文字表達式中的文字換成化學式,還需在化學式前面添加合適的化學計量數。【說明:化學方程式的定義是在對不同化學反應表示方法直接感知的基礎上,通過學生閱讀思考進行分析和綜合思維得出的; 以文字表示式為起點在化學方程式定義的基礎上,全面了解化學方程式的結構,并引導學生體會化學方程式不僅能描述反應事實還能體現質量守恒定律。】【板塊三】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教師活動]化學方程式是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方應的,請同學們想一下化學式能表示那些意義呢?以H2為例。[學生活動] 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化學式宏觀上可以表示一種物質,微觀上可以表示一種粒子,那通過化學方程式我們就能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認識化學反應。請同學觀察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找出宏觀和微觀的意義?[學生活動] 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化學方程式除此之外還能體現各物質的質量關系,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并講解。[學生活動] 傾聽并完成練習。[教師活動]小結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說明: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是連接化學方程式定義和書寫的橋梁,主要解決為什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問題,在講解化學方程式意義是需以化學式意義為起點,宏觀、微觀和符號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讓學生充分體會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為化學方程式計算奠定基礎。】【板塊四】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師活動]嘗試書寫氫氣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學生活動]獨立嘗試書寫。[教師活動]根據學生書寫的常見錯誤,總結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1)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2)必須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要使反應前后各種原子的種類與數目保持不變。[教師活動]在堅持書寫原則的前提下,結合課本活動天地的內容,再次嘗試書寫化學方程式并總結步驟。[學生活動]思考,書寫化學方程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本步驟。[教師活動]巡視,糾正學生書寫過程中的錯誤,總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1)根據反應的事實,在一條短線的兩邊用化學式分別表示出反應物、生成物,注明反應條件及生成物狀態。(2)在相應的化學式前配上適當的數字,使反應前后各種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教師活動]簡單介紹定“1”法和最小公倍數法配平。[學生活動]練化學方程式并小組內交流。【說明:對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引導學生在對化學方程式感知的基礎上先嘗試書寫,在書寫中自己總結規律的方式進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總結、歸納掌握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在教學時不要急于求成,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和交流時間。】【板塊五】 我的收獲[教師活動]本節課我們通過分析化學反應的不同表示方法發現化學方程式簡潔通用,在此基礎上有學習了化學方程式的定義、意義和書寫,你還認為化學方程式的優點僅僅是簡潔通用嗎?[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教師活動]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復習化學方程式的定義、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一級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配平方法、書寫原則等。[學生活動]對照知識樹,以小組為單位完善知識結構。【說明:通過引導學生感知學習本節課前后知識能力的變化進行課堂小結,并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知識結構的完善,使學生充分體會化學方程式的魅力,感受化學之美。】【板塊六】 課堂練習:[教師活動]布置“課堂練習” 題目,完成評測練習。[學生活動]做練習,檢查鞏固。【說明:通過課堂練習,檢查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知識遷移運用的能力。】【板塊七】 布置作業:[教師活動]布置作業:課本P109的“挑戰自我”。[學生活動]記錄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