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2嚴格遵守訴訟程序學習目標必備知識:如何應訴與起訴;審理與判決的過程;關鍵能力:掌握嚴格遵守訴訟程序的具體要求。結合司法制度改革,理解嚴格遵守訴訟程序的新要求。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人民法院依法審判的權威。科學精神:知道起訴及法院受理訴訟的條件和程序。法治意識:明確訴訟的基本程序,增強嚴格遵守訴訟程序的法治意識。公共參與: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能力。基礎梳理嚴格遵守訴訟程序起訴 起訴,是訴訟程序的第一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或者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審判立案 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登記立案。立案登記后,訴訟即告開始,起訴的一方稱為原告,被訴的一方稱為被告,訴訟進入第一審程序應訴 ①人民法院登記立案后,要將原告提交的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被告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提出答辯狀,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辯狀副本送達原告 ②被告不提交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開庭 審理 ①在民事、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并作出判決,這一系列訴訟活動稱為開庭審理 ②開庭審理是訴訟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包括開庭準備、法庭調查、法庭辯論、休庭評議與宣告判決等階段二審 程序 ①一審結束后,當事人不服一審裁判的,有權提起上訴,啟動二審程序 ②二審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的程序,二審裁判是終審裁判 ③法律還規定了審判監督程序,用于糾正生效裁判的錯誤易錯提示1.公民對一審判決不服的任何時期都可以上訴。答案:×解析:上訴并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時提起,一審裁判就會生效,當事人就會失去上訴權。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5日和10日;在刑事訴訟中,不服判決和不服裁定的上訴期限分別為10日和5日。2.刑事案件由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答案:×解析:刑事訴訟除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提起自訴外,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3.只要向人民法院起訴,就必然導致訴訟成立。答案:×解析:起訴并不必然導致訴訟的成立。我國實行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登記立案。立案登記后,訴訟即告開始。因此,并不是向人民法院起訴,必然導致訴訟成立。4.對公民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都應當場給予立案登記。答案:×解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登記立案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立案。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自訴,人民法院應當予以釋明。”5.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對二審判決不服的也只能接受判決結果。答案:×解析: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有差別,法庭調查是法官主導的糾問。法庭調查階段的根本法庭調查任務是讓法官查清事實。舉證、質證、詢問證人等最終的目的都是指向法官的。法庭辯論是當事人的自由發言,法官只是充當裁判。深化探究1.北京平谷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行政訴訟案,平谷區蔣里莊村村委會將區政府告上了法庭,要求撤銷涉案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法院在法庭調查中發現,平谷區政府在頒發該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時,從程序上是合法的,但相關的手續可能有所欠缺,甚至在頒證過程中存在程序上的瑕疵。合議庭經過評議,對此案進行了宣判。法院認為,被告平谷區政府核發的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違反了法定程序,應予撤銷。(1)運用管轄的知識,說明此案為什么由平谷法院審理。(2)這一案件體現了哪些訴訟的基本程序 2.B市G區法院曾開庭審理過一起行政訴訟案:Z村村民委員會將區政府告上了法庭,要求撤銷涉案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法院在法庭調查中發現,G區政府在頒發該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時,從程序上是合法的,但相關的手續可能有所欠缺,甚至在頒證過程中存在程序上的瑕疵。合議庭經過評議,對此案進行了宣判。法院認為,被告G區政府核發的涉案國有土地使用證,違反了法定程序,應予撤銷。這一案件體現了哪些訴訟的基本程序?隨堂訓練1.關于對被告應訴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被告應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答辯狀B.假如在規定時間內不提交答辯狀,法院應予延期提交C.被告在規定期限不提交答辯狀,法院審理也不受影響D.被告提交答辯狀是行使辯論權的表現2.關于起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俗稱“告狀”②我國訴訟均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③是邁向訴訟程序的第一步④起訴表明訴訟成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能夠引起第二審程序開始的行為,除檢察機關依法提出的抗訴外,還可以是( )A.被害人的抗訴 B.當事人的申訴 C.當事人的合法上訴 D.公安機關的報請復核4.下列關于我國刑事公訴案件的程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公安機關等進行偵查B.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和進行審判C.在審判階段,法庭要進行調查,核實證據D.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5.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公訴案件經過的階段主要有( )①偵查階段②提起公訴階段③法庭調查階段④審判階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參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1)從級別管轄看,本案屬于村委會組織對基層政府的行政行為不服,應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從地域管轄看,行政訴訟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確定管轄,因此本案是由平谷區基層人民法院管轄。(2)此案體現的訴訟程序有:①起訴:蔣里莊村村委會狀告平谷區政府;②開庭審理:進行法庭調查,即平谷法院調查區政府頒發國有土地使用證是否合法、手續是否齊全;然后合議庭評議,最后作出宣判,判決平谷區政府撤銷所頒發的土地使用證。解析:本題以一起行政訴訟案為背景,考查有關管轄和訴訟的基本程序的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的關于管轄的規定,簡要分析此案由平谷法院審理的理由;對案件的程序要全面概括,切忌遺漏。2.答案:①起訴:Z村村民委員會狀告G區政府。②開庭審理:核心是法庭調查,即G區法院調查區政府頒發國有土地使用證是否合法、手續是否齊全;然后合議庭評議,最后作出宣判,判決G區政府撤銷所頒發的土地使用證。隨堂訓練1.答案:B解析:注意題目要求選“不正確的”。被告應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答辯狀,即使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也不影響案件審理,B項錯誤,符合題意。A、C、D三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2.答案:B解析: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原告可以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這種行為稱為起訴,俗稱“告狀”,起訴是邁向訴訟程序的第一步,①③正確;在我國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②說法錯誤;起訴并不必然導致訴訟的成立,④說法錯誤。故選B。3.答案:C解析:一審結束后,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的,有權提出上訴,啟動二審程序。抗訴是檢察機關的權利,A錯誤,B、D不符合題意。故選C。4.答案:B解析:刑事案件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B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故選B。5.答案:D解析: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公訴案件經過的階段主要有偵查階段、提起公訴階段、審判階段,故選D。法庭調查是審判階段的內容之一,排除③。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