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導入未成年人為什么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自覺性。能力:學會依法辦事,養(yǎng)成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初步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知識:理解樹立法治意識的重要性;認識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xiàn)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知道依法辦事的要求。學習目標立法機關(人大)制定了法律,我們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公民做到自覺守法,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安定與和諧。執(zhí)法機關(政府)只有做到執(zhí)法必嚴,才能保障法律的順利實施。司法機關(法院、檢察院)做到違法必究,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樹立法律的權威。思考:建設法治中國要靠誰 國無法不治 民無法不立PART 01樹立法治意識2022年3月23日,瀟湘晨報發(fā)表了題為《抗擊疫情法治先行》的文章,文章指出:抗擊疫情,法治先行。連日來,撫州市廣泛宣傳涉疫政策法規(guī)、依法維護疫情防控秩序、依法開展涉疫基層治理,全力保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2022年4月29日,黑龍江日報《用法治力量推進疫情防控 》:用法治的力量防控疫情,不只是為了社會、為了他人,也是為了自己。疫情當前,誰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對于個人而言,遵守法律法規(guī)是約束也是保障,是限制也是捍衛(wèi)。遵法守法尊法守法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崇尚和服從。1.什么是法治意識?p101一、樹立法治意識法治的信仰合作探究:結合教材P101-102說一說:為什么我們要樹立法治意識(重要性)?【人民、國家、法律本身、青少年4個角度。】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民有所呼,法有所應①對人民: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法之必行,在于民心所向一、樹立法治意識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就只是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有什么意義?②對國家: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①有利于增強國家工作人員的法治意識;②有利于維護憲法的權威;③有利于全社會成員形成尊從憲法、擁護憲法、踐行憲法的氛圍;④有利于推進依憲治國和依法治國的進程。③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了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的重大任務。“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盧梭一、樹立法治意識探究一 為什么樹立法治意識思考:以下這些法律規(guī)定,你自覺遵守了嗎?怎樣才能更好地遵守?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guī);(二)遵守學生行為規(guī)范,尊敬師長,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努力學習,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教育法第四十四條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shù)氐嘛L俗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宗教信仰,愛護旅游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遵守旅游文明行為規(guī)范。旅游法第十三條④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參觀法治文化長廊青少年模擬法庭少年交通警察參觀監(jiān)獄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重要性)?①對人民: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yè),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②對國家:有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對青少年: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參與者和推動者③對法律: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內心時,才能充分體現(xiàn)其自身的價值,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筆記區(qū):探究2 為什么樹立法治意識思考:以下這些法律規(guī)定,你自覺遵守了嗎?怎樣才能更好地遵守?教育法第四十四條:受教育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遵守法律、法規(guī);(二)遵守學生行為規(guī)范,尊敬師長,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三)努力學習,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四)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環(huán)境保護法第六條第四款:公民應當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采取低碳、節(jié)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huán)境保護義務。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八條第一款::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 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依法治國和依規(guī)治黨有機統(tǒng)一,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yǎng)和道德素質。樹立法治意識,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3、青少年應如何與法同行?(1)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2)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PART 02學會依法辦事全網(wǎng)關注的“賣150碗熟肉被判賠5萬元”一事,迎來了案中案。5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獲悉,因熟肉買家邵興(化名)向法院提供了虛假地址,該地址的真實業(yè)主張娟(化名)遭網(wǎng)暴,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邵興公開道歉并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2000元。也談網(wǎng)暴你如何看待網(wǎng)暴行為?在網(wǎng)絡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如果違背了法律,會有什么后果?1、依法辦事的原因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②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實現(xiàn)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1該男子缺乏什么意識?視頻中的男子獲刑一年三個月留給我們哪些啟示?提示:視頻中男子的行為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嚴重妨礙疫情防控,構成犯罪,受到法律嚴懲。我們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探究活動《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guī)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學會依法辦事廣場舞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但也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于音樂聲音過大,全國各地曾出現(xiàn)各種抵制廣場舞的行為,甚至發(fā)生了藏獒驅趕、往廣場潑糞、朝天鳴槍等較極端的事件。跳舞娛樂是公民的權利,受擾居民是否有權利干涉?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對于解決廣場舞擾民問題,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居委會等相關部門反映,和跳廣場舞的人進行協(xié)商;鼓勵居民購置無線耳機,使廣場舞變成無聲舞;限時段、限音量......①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探究4 怎樣做到依法辦事思考: 5名廣場舞組織者為什么受到警告處罰?安徽寧國警方開出了首張廣場舞噪音擾民罰單。安徽省寧國市一家醫(yī)院的多名患者報警稱,附近寧陽公園內的廣場舞噪音擾民,大概4、5支隊伍在跳廣場舞,都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導致醫(yī)院患者無法靜心療養(yǎng)。隨后民警很快趕到現(xiàn)場,將廣場舞組織者約到派出所談話,但效果不是很大。針對這種屢教不改的情況,民警對涉及噪音擾民的5名廣場舞組織者當場出具了處罰決定書,并依法作出警告處罰。憲法第五十一條的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②在實現(xiàn)自身權利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探究與分享P103中學生曉程在放學路上被兩名男生堵截。他們惡狠狠地向曉程要錢,曉程說沒錢。一名男生對另一名男生說:“給我找塊磚,看他說不說實話。”接著,他們又威脅曉程:“到底有沒有錢?快掏出來!”隨后他們開始搜曉程的口袋,掏出所有的錢,并警告說:“你要是告訴別人,小心點兒!”你認為曉程應該采取哪種方式應對不法侵害?為什么?第一種:把錢給他們,息事寧人,默不作聲,自認倒霉,委曲求全。忍氣吞聲第2種:集結一部分同學,找他們報仇,把錢要回來。打擊報復第3種:記住他們的相貌特征和去向,等他們走后立即撥打110報警。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忍氣吞聲,也不能打擊報復,要學會運用法治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③養(yǎng)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①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②依法辦事,在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過程中,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③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2.如何學會依法辦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努力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課外多讀關于法律的書籍,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意識。當合法權益受侵犯時,告訴家長和老師,或通過法治方式來維權。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不觸犯法律。……拓展空間3.青少年如何為法治中國建設做貢獻?①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②增強法治意識,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依法辦事;③養(yǎng)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我們與法律同行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法治的含義法治的重要性對青少年的要求增強法治意識——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違法的后果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維護自身權益、尊重他人、集體權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崇尚者、遵守者、捍衛(wèi)者本課小結1.今天,現(xiàn)代國家用法治替代綿延千年的人治,法治與人治有根本的不同,下列對法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A. 法治要求每位公民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B. 法治要求國家的所有問題都必須靠法律來解決C. 法治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D. 法治就是要確立法律的權成,形成人人守法護法的風尚B課后習題鞏固提高2.“你知道校園欺凌嗎?”“你有沒有碰到過?”“你覺得應該對欺凌者給予怎樣的處理?”有記者隨機采訪了20名初中學生。他們都知道校園欺凌這一現(xiàn)象,而且都表示深惡痛絕,但在處理方式上,則顯得茫然,甚至有些學生覺得應該“打回去”。向校園欺凌說“不”,你會( )①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②面對不法侵害,學會忍氣吞聲 ③維護權益絕不退讓,嚴格執(zhí)法 ④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與其斗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3、盧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這啟示我們 ( )①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信仰②法律主要依靠人們內心的信仰保證實施③要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④要尊崇法律、信賴法律、遵守法律和捍衛(wèi)法律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D4.下列這組漫畫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思想主題。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這一主題思想的是A.自覺遵守交規(guī),構建和諧社會B.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C.增強法治觀念,建設法治政府D.依法規(guī)范市場,維護經(jīng)濟秩序B5.某市各中小學校開展的“體驗式”法治教育活動已成為廣大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的重要平臺。參加此類活動有利于青少年( )①運用法律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所有問題②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③學會用一切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④掌握自救自護的方法,有勇有謀應對違法犯罪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0.2我們與法律同行課件(34張).pptx 依法辦事:傳謠、造謠者要負法律責任.mp4 送法下鄉(xiāng) 提高法治意識.mp4 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治動漫視頻.avi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