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徽省2013年中考歷史考綱相對于2012年的主要變化安徽省巢湖市壩鎮中心學校 鄭旭東 (本文系2013年4月21日巢湖市中考歷史研討會專題發言) 備受廣大教師和考生關注的2013年《安徽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綱要》近日公布,各學科的命題方向和題型隨之浮出水面。和2012年相比,2013年安徽省中考歷史在考試內容上做了不少修改和增刪。一、增加部分: 1.中國古代史(1)了解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預測1.半坡博物館(見右圖)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它是在半坡遺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博物館通過大量的考古發掘生動地展現了距今6000年的母系氏族繁榮時期原始村落的生活圖景。以下關于半坡原始居民的歷史信息,在半坡博物館中不能得到的是( )A.生活在長江流域 B.住著半地穴式房屋C.種植糧食作物粟 D.使用磨制石器生產答案:A(2)開元盛世。預測2.某同學舉辦主題為“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圖片展覽。下列圖片應該入選“盛唐篇”的是( ) ①地動儀模型 ②曲轅犁 ③筒車模型 ④羅盤針模型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答案:B (3)雅克薩之戰。預測3.“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雅克薩之戰”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民族團結 B.反抗侵略 C.社會變革 D.和平交往答案:B(4)了解唐詩、宋詞和明清小說。預測4.文學根源于社會生活。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以下史實的正誤。正確的在【 】里打√,錯誤的在【 】里打×,并改正。(6分)(1)【 】“詩仙”杜甫所寫的詩,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歷史,被人稱為“詩史”。改正:(2)【 】北宋詞人蘇軾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等。改正:(3)【 】曹雪芹所著《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改正:答案:(1)×,把“詩仙”改為“詩圣”;(2)√;(3)×,把“《水滸傳》”改為“《紅樓夢》”。2.中國近代史識記:《申報》、商務印書館;理解:大眾傳播媒體對近代社會生活的影響。預測3.清末創辦于上海的《申報》,后來成為全國第一大報,其原因不包括( )A.為方便大眾閱讀,編寫了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增刊B.及時報道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時事,刊發評論C.刊登廣告,便利民眾生活D.大量編輯出版當時使用的教科書和字典答案:D3.中國現代史(1)香港、澳門回歸。預測6.2012年11月16日,英國華僑華人在倫敦舉行座談會,慶祝中共十八大閉幕,他們表示將一如既往地維護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在實行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B.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C.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D.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答案:D(2)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成就。預測7.每一段歷史都是一發人深思的故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長期沒有海防觀念,雖然很早就有“水師”,但“水師”并非海軍。明代東南沿海倭寇為患,“水師”才開始有防護沿海港口的任務。清承明制,分設巡江、巡湖的“內河水師”和防守海口、緝捕海盜并且“巡鹽”的“外海水師”。但清朝的“外海水師”其實也就相當于一些國家的海岸警備隊,算不上是海軍。鴉片戰爭、包括1856~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大清帝國都是只有“海岸”而沒有“海防”。(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近代中國是從何時改變這種狀況的?材料二:在航空母艦問世將近一個世紀之際,中國終于成為聯合國安理會最后一個擁有航母的常任理事國。交接入列儀式上,“遼寧艦”艦長、海軍大校張崢的一句話被媒體廣為引用:“歷史將永遠記住這一天,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從此邁入航母時代。”(2)20世紀九十年代后,我國海軍具有什么特點?材料二中,21世紀初我國海軍有什么新發展?材料三:2012年11月3日上午,隨著汽笛長鳴,代表廣東省漁政隊伍首次前往釣魚島海域維權護漁的中國漁政44061船徐徐駛入湛江港,為期25天的維權護漁任務圓滿結束。(3)從材料三與材料一的對比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答案:(1)近代有海無防(符合題意即可);洋務運動時期。(2)特點:多兵種;活動范圍廣;現代化水平高。新發展:邁入航母時代。(3)現代中國不僅有廣闊的領海,而且有強大的海防。(符合題意,言之成理即可)(3)秈型雜交水稻。預測8.中國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維護糧食安全一要堅守耕地數量,二要提高糧食產量。有人這樣稱贊中國的一位農業科學家“是他使饑餓的威脅在退卻,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營養充足的世界。”他是( )A.袁隆平 B.鄧稼先 C.焦裕祿 D.錢學森答案:A(4)就業制度的變化。預測9.2012年是鄧小平南巡并發表重要講話20周年。20年,彈指一揮間。中國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新的勞動就業模式包括( )①勞動者自主就業 ②市場調節就業 ③政府促進就業 ④國家分配就業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4.世界古代史:《漢謨拉比法典》預測10.九(1)班歷史活動課上,同學們激烈討論,暢所欲言,涉及“《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內容。據此可知這堂課正在探究的是( )A.兩河流域文明的發展 B.印度種姓制度C.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D.雅典民主政治答案:A5.世界近代史:薩拉熱窩事件預測11.“博物館的外墻保留了歷史的原貌,滿目瘡痍,墻面脫落,還留有彈孔……然而,這里陳列的卻是該地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線的物件。”上述材料中的“博物館”位于( )A.諾曼底 B.巴黎 C.薩拉熱窩 D.華沙答案:C6.世界現代史(1)德國進攻波蘭和蘇聯。(2)日本偷襲珍珠港。預測12.圖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蘇軍戰士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 日本投降 德軍入侵波蘭 遭到襲擊的珍珠港 ① ② ③ ④ 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答案:B7.安徽地方史:老子和莊子預測13.央視《百家講壇》節目,很受觀眾的喜愛。其中于丹教授的一系列講座涉及到很多文化名人。以下文化名人屬于安徽的是( ) A.孔子 B.韓非子 C.莊子 D.孟子答案:C二、刪減部分:1.中國古代史(1)了解宋代的社會生活。(2)列舉明清兩朝加強專制統治的主要措施。(3)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字體,知道漢子的演變。(4)知道《史記》的作者和體例。2.中國近代史(1)左宗棠收復新疆。(2)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3)黃埔軍校的創建。(4)中國共產黨創建工農紅軍和農村根據地的意義。(5)知道火車、輪船、電報等在中國出現的史實。3.中國現代史(1)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嚴重失誤。(2)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4.世界古代史:阿基米德、麥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點。5.世界近代史(1)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于機器的發明。(2)林肯在南北戰爭中的主要活動。(3)國際工人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整章刪除)(4)了解《向日葵》等名畫和《英雄交響曲》。6.世界現代史(1)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所做的探索。(2)以國會縱火案、反猶暴行等事件為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的暴行。(3)以慕尼黑會議為例,說明綏靖政策的實質和惡劣影響。(4)了解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5)知道科索沃戰爭。(6)科學技術和文化。(整章刪除)7.安徽地方史(1)名醫華佗。(2)淝水之戰。(3)獻身革命的皖籍志士。(4)皖南事變。(5)近代文化的演變。三、修改部分:1.中國古代史(1)2012年考綱中,理解:列舉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經濟的南移;簡述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實,說明民族關系的發展;2013年考綱中修改為:識記: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理解:中國古代經濟的南移;元代民族關系的發展。(2)2012年考綱中,識記:了解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國家統一的主要措施;理解: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2013年考綱修改為:識記: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理解: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國家統一的主要措施。2.中國近現代史(1)2012年考綱中,識記: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2013年考綱中修改為:理解: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2))2012年考綱中,識記: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標志;2013年考綱中修改為:理解: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標志。3.世界近現代史(1)2012年考綱中,識記: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2013年考綱中修改為:理解: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2)2012年考綱中,識記: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2013年考綱中修改為:識記: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理解: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3)2012年考綱中,識記:從《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的史實,了解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其作用;2013年考綱中修改為:理解:通過《聯合國家宣言》和雅爾塔會議的史實,了解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及其作用。(4)2012年考綱中,理解:知道中東戰爭,了解戰后中東地區矛盾的復雜性;2013年考綱中修改為:識記:中東戰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