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食物一.課標要求: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二.教學目標:1.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2.通過對驗證食物含有能量的實驗和分析食品的成分等活動,培養學生實驗和調查、分析資料的能力。3.認識到合理膳食對人體的重要性,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重點點分析:【重點】從營養物質構造身體,營養物質能提供能量、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這3個方面來概括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難點】初一階段學生形象思維占多數,故對測量的方法,用數據來驗證食物中含有能量,有一定難度:實驗“驗證食物含有能量”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四.設計思路:描述進入青春期后身高體重的變化及食量的變化,分小組調查運動后饑餓感和含量的變化,分析營養物質對體的作用;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分析營養成分,了解營養物質對生命和健康起重要作用,注重師生雙方的活動與知識的歸類,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五.活動設計:第1課時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標及說明創造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①若你看過《泰坦尼克號》,你一定不會忘記當時的情景:船慢慢地在下沉人們紛紛登上救生艇。假如你也在現場,船艙的空地可以往下下列物品:一袋水果、一罐牛肉、一塊面包、一壺水,你會選擇哪一樣? ②現在不少同學正進入青春期,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體重和身高在增長的同時,飯量也在增長?這是為什么?③有些同學經常不吃早飯,有時會出現頭暈眼花,甚至易跌倒,這是什么原因?④當你在換牙或長個的時候,往往要多喝些牛奶,為什么要這樣做? ⑤冬天當你饑餓的時候,為什么也感到冷? ⑥現在人們吃的食品里紛繁多樣,你注意到了各種食品的包裝上的成分說明了嗎?食品中添加的成分對人體是否都有益?然后讓學生任意選擇某個問題進行回答。 學生在情境中結合生活經驗。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踴躍發言 使學生較快的投身于學習的情景中。在情境中思考問題,在情境中探索生物。小品表演 小品呈現:不吃餐上學,課堂上感覺到頭暈眼花,四肢無力;長期生病的人因為胃口差,吃不下東西而消瘦;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而處于饑餓狀態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非洲難民。 學生小品表現 學生在表演中體驗,在體驗中進一步分析營養物質的功能調查 調查:運動后饑餓感是否增強 根據調查,小組交流,分析營養物質的作用。 感知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實驗探究 ①教師先組織學生閱讀實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再指導學生學會用天平正確稱量物體的質量。②布置學生分組實驗:驗證食物含有能量。通過實驗,各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一致:食物含有能量。學生計算出100克同樣的食物燃燒后釋放出的熱能是多少?(參照公式Q=4.2×水溫度的變化值×水的體積÷食物的質量×100÷1000)。③對照信息庫資料,引導學生發現新問題:為什么我們測出的能量和資料上的數據有較大的誤差?④⑤通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同學們又解決了新的問題,并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 ①閱讀了實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學會用天平正確稱量物體的質量。②計算出100克同樣的食物燃燒后釋放出的熱能是多少?學生小組操作實驗。認真觀察、記錄現象。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發揚小組合作精神培養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引導自學,合作探究,組織討論交流 ①哪些營養物質建構我們的身體?其中最多的物質是哪種?構成細胞的比不可少的物質是哪一類? ②供給我們能量的物質有哪些?其中供能最多的物質是哪種?儲備能量的物質是哪種? 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學生思考、發言。 學生感知:營養物質建造我們的身體、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要求學生對上課開始提出的未能解決的問題進行解答。 學生思考、探究 這樣通過問題的解決,不僅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使課堂教學的結構更加完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