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相關信息的獲取、表達和理解一、單選題1.(2020·溫州)讀圖2,回答問題。(1)下列對埃及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地跨亞非兩大洲②全部位于北溫帶③北部瀕臨地中海④主要位于東半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圖中信息表明,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沿岸( )A.水源充足 B.地廣人稀 C.高溫多雨 D.礦產豐富【答案】(1)C(2)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埃及的地理位置主要是:①地跨亞非兩大洲,②全部位于北溫帶錯誤,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③北部瀕臨地中海,④主要位于東半球,①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圖中信息表明,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沿岸水源充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2.(2020·寧波)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4月20日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丙所示的地形區是( )A.東南丘陵 B.四川盆地C.云貴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2)對圖中甲、乙兩地的自然與人文特點判斷正確的是( )①甲地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②乙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③甲地1月份平均氣溫低于0℃④乙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C(2)C【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據圖中信息分析,秦嶺以北甲地是渭河平原,乙地是四川盆地,圖中丙所示的地形區是云貴高原。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甲地屬于北方地區,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少,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②乙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正確,③甲地位于秦嶺以北,1月份平均氣溫低于0℃,正確。④甲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四川盆地流行川劇。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1月℃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3.(2020·金華)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回答問題。(1)下圖為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位置示意圖。從地形對冬奧會選址的影響看,冬奧會舉辦城市最集中分布在( )A.落基山 B.喜馬拉雅山 C.安第斯山 D.阿爾卑斯山(2)屆時,第24屆冬奧會舉行期間,下列對各區域景象描述正確的是( )A.古老的坎兒井正灌溉著片片綠洲B.豐饒的湄公河平原忙著收割水稻C.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正火熱舉行D.傳統的馬賽人逐著水草向南遷移【答案】(1)D(2)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從地形對冬奧會選址的影響看,冬奧會舉辦城市最集中分布在阿爾卑斯山。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屆時,第24屆冬奧會舉行期間, 也就是在 2022年2月4日至20日 。在此期間,正值冬季,傳統的馬賽人逐著水草向南遷移 。冬季,古老的坎兒井沒有農作物,豐饒的湄公河平原水稻正值生長的季節,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是每年農歷六月初四,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4.(2020·金華)拼博實干,展古城新顏;凝心聚力,謀八婺新篇。回答問題。(1)【講好金華故事】文物是歷史的見證。2019年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的古子城古建筑群承載著金華許許多多的故事,其中建于19世紀中葉的侍王府見證了(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2)【醉美金華山水】2019年“浙中大花園”建設初見成效,省級美麗河湖遍及婺州大地,滋養著我們的家園,美化著我們的城市和鄉村。根據下圖河流流向判斷金華的總體地勢( )A.東南高,西北低 B.西北高,東南低C.西南高,東北低 D.東北高,西南低(3)【描繪金華藍圖】2020年5月18日,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金義新區,我市現代化都市區建設迎來新的重大機遇。市委市政府明確把金義新區建設作為加快都市區共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舉全市之力“一盤棋”推進新區建設。為此,我們要( )①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②提升治理能力,展現政府履職新形象③抓住戰略機遇,形成粗放發展新常態④強化市域統籌,開創都市區發展新格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A(2)A(3)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1) 古子城古建筑群中建于19世紀中葉的侍王府見證了太平天國運動,A符合題意,正確。B不符合題意,義和團運動發生于19世紀末期。CD不符合題意,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發生于20世紀初期。故答案為:A。(2)分析水系圖,圖中的河流從東南流向西北春江和杭州灣,可知金華的地勢東南高,西北低,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A。(3) 推進新區建設,體現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要求,我們要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強化市域統籌,開創都市區發展新格局, 提升治理能力,展現政府履職新形象,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③中粗放發展的做法錯誤,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從圖表中獲取信息,主要歷史事件和改革開放的認識,本題結合地理歷史和改革開放的知識,注意學生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考查,難度值一般。5.(2020·湖州)2020年,中國分別與甲、乙兩國互辦文化旅游年。讀兩國地理簡圖(圖1),回答問題。(1)對甲乙兩國相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北溫帶 B.位于東半球C.山河呈南北相間分布 D.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2)小芳一家打算明年暑假赴甲乙兩國中的某地旅游,目的地要滿足“下雨少,海濱城市,異域風情更濃”的條件,應該選擇( )A.仰光 B.內比都 C.羅馬 D.威尼斯【答案】(1)B(2)D【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甲國是緬甸,乙國是意大利。兩國的相同點是都位于北半球,東半球;甲國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乙國大部分地區位于溫帶;甲國是山河呈南北相間分布,乙國是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甲國的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乙國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題意,目的地要滿足“下雨少,海濱城市,異域風情更濃”的條件,應該選擇在乙國的威尼斯。當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有利于旅游。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意大利主要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城市,古羅馬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征。對于意大利而言,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無疑是發展旅游業最為得天獨厚的優勢。特色的植物,獨特的景觀對游客極具震撼力,正宗的意大利面、披薩和美酒吸引游客前往,另外意大利的旅游設施配套,也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6.(2020·杭州)讀“澳大利亞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問題。(1)甲地位于丁地的( )A.東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南方向(2)澳大利亞的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熱帶以南、年降水量為500-1000毫米的地區,圖中四地位于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1)B(2)D【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給出的經緯網判斷方向,以甲地為中心建立方向坐標,甲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向。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題意,圖中四地符合條件的只有丁地。甲地和乙地位于熱帶,不在熱帶以南;丙地符合熱帶以南,但降水量不符合。因此,圖中四地位于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的是丁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的歷史悠久,經濟發達。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經過規劃建設的城市,環境優美,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亞因為羊特別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7.(2020·杭州)讀“我國2008-2017年石油生產量、消費量和凈進口量變化示意圖”。回答問題。(1)下列關于我國2008-2017年石油生產量、消費量與凈進口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消費量逐年上升②生產量逐年下降③凈進口量逐年上升④生產量超過凈進口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針對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問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資源的探明儲量②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研制與使用石油的替代品③建設南油北運工程,實現石油資源跨區域調配④改進石油利用技術,提高石油資源的利用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A(2)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示意圖分析,①消費量逐年上升,②生產量逐年下降,錯誤,保持穩定略有下降,③凈進口量逐年上升,④生產量超過凈進口量,錯誤。①③,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針對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問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資源的探明儲量,②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研制與使用石油的替代品,④改進石油利用技術,提高石油資源的利用效率。①②④正確。我國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③建設南油北運工程,實現石油資源跨區域調配,會導致南方石油資源短缺。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我國的能源生產力小于能源消耗量,所以需要進口能源。能源消耗中石油的比重大于生產比重,所以需要大量進口石油。建立跨區域資源調配的大型工程,可以緩解我國能源生產區和經濟發達區不協調的矛盾,但是不能增加中國的能源生產量 。8.(2020·舟山)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2),下列關于該地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村位于乙村的北方 B.乙村的海拔比甲村高C.丙河流自東南向西北流 D.甲乙兩村相距約20千米【答案】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確定方向,以乙村為參照物,建立方向坐標,甲村在乙村的正北方。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村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間,乙村的海拔在700-800米之間;丙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向東流;根據給出的比例尺,確定甲乙兩村相距2千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9.(2020·臺州)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圖中臺州(121°E,28°N)位于東8區,舊金山(122°W,37°N)位于西8區,臺州比舊金山區時早16小時,完成14-16題。(1)舊金山位于臺州的( )A.東北方向 B.正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南方向(2)當臺州區時為2020年2月10日17點時,舊金山的區時是( )A.2020年2月10日1點 B.2020年2月10日2點C.2020年2月10日3點 D.2020年2月10日4點(3)對跖(zhí) 點是指地球表面上關于地心對稱的位于地球直徑兩端的點。舊金山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58°E,37°S),臺州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 )A.121°W,28°N B.121°W,28°SC.59°W,28°N D.59°W,28°S【答案】(1)A(2)A(3)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經緯網指示的方向判斷,以臺州為參照物建立方向坐標,舊金山位于臺州的東北方向。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州采用的是東八區的區時,舊金山采用的是西八區的區時。當臺州區時為2020年2月10日17點時,舊金山的區時是17-(8+8)=1時,即當地時間是2020年2月10日1點。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3)對跖(zhí) 點是指地球表面上關于地心對稱的位于地球直徑兩端的點。根據對跖點的定義可知,舊金山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58°E,37°S),臺州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 59°W,28°S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一時區使用其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作為全區的標準時間,稱區時。如北京位于東八區,東經120 °是東八區的中央經線,北京時間采用的就是東八區的區時,也就是東經120 °的地方時。10.(2020·衢州)圖2是馬賽人活動范圍示意圖,其中對馬賽人游牧路線起重要影響的緯線是( )A.北回歸線 B.赤道 C.南回歸線 D.南極圈【答案】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導致各地的雨季時間不同。在赤道地區,受赤道低氣壓帶移動的影響,形成旱雨兩季。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因此, 對馬賽人游牧路線起重要影響的緯線是赤道。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11.(2020·衢州)圖1所示區域是我國的著名水鄉。讀圖1回答下題。(1)甲處所示的湖泊是(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陽湖 D.青海湖(2)水為當地人民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其主要表現有( )①養殖水產,種植水稻②地上懸河,灌溉農田③水上航運,交通便利④河湖冰凍,特色旅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A(2)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處所示的湖泊是太湖。根據湖泊輪廓和地理位置可以確定。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區域是太湖流域。當地人民利用水資源可以發展:①養殖水產,種植水稻,正確。②地上懸河,灌溉農田,不正確,黃河才是地上河。③水上航運,交通便利,正確。④河湖冰凍,特色旅游,錯誤,這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不結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太湖流域以平原為主,占總面積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積1/6。三面臨江濱海,地形特點為周邊高、中間低。中間為平原、洼地,包括太湖及湖東中小湖群,西部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北、東、南三邊受長江和錢塘江入海口泥沙淤積的影響,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整個地形成碟狀。12.(2020·嘉興)浙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寧波地處東南沿海,位于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運發達,是1984年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從中可以看出,寧波率先開放的人文因素有( )A.溫暖濕潤的氣候 B.經濟特區的優勢C.便利的對外交通 D.眾多的科技人才【答案】C【知識點】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寧波地處東南沿海,位于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運發達,這使寧波成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這說明便利的對外交通是寧波率先開放的因素之一, C符合題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自然人文環境特點的認識,本題解題的關鍵從材料中找到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13.(2020·嘉興)圖2為我國某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題。(1)M地是我國重要的高余糧區。這里發展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有( )A.人口非常稠密 B.全年降水豐沛C.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D.四季溫和,機械化水平高(2)下列對河流N的干流描述正確的是( )A.流經晉、冀、魯 B.上游流經寧夏平原C.最終注入了黃海 D.下游河段支流眾多【答案】(1)C(2)B【知識點】長江、黃河;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M地是我國的河套平原,這里發展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黃河水的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全年降水較少,屬于半濕熱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機械化水平不高。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河流是黃河。流經了9個省區,沒有流經河北,A不正確;沿途流經了寧夏平原,B正確;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C不正確;下游由于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是地上河,無支流匯入,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14.(2020·嘉興)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1),下列關于該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村位于乙村的北方 B.乙村的海拔比甲村高C.丙河流自東南向西北流 D.甲、乙兩村相距約20千米【答案】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確定方向,以乙村為參照物,建立方向坐標,甲村在乙村的正北方。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村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間,乙村的海拔在700-800米之間;丙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向東流;根據給出的比例尺,確定甲乙兩村相距2千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15.(2020·嘉興)讀某國氣候分布示意圖(圖3),可以推測該國東南沿海地區屬于(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答案】A【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經緯度及該國輪廓可知,該國是法國。該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是地中海,屬于地中海氣候。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地中海氣候全年的降水較少,而且高溫季節雨量甚少。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二、材料分析題16.(2020·溫州)特色產銷出新彩,優勢互補共發展。材料一:材料二:浙江某企業研發出特色杏仁炒制方法,在輪臺縣大量收購原本棄之不用的杏核,利用現代化生產線加工,產品暢銷海內外。由此,白杏的產銷成為輪臺縣支柱產業之一。(1)據圖6判斷,輪臺縣位于 。(填地形區)(2)輪臺白杏的生長和成熟主要集中于5-8月份,請從氣溫角度分析原因。(3)以材料二為例,闡述浙江與輪臺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答案】(1)塔里木盆地。(2)夏季氣溫較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高溫加速冰雪融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輪臺縣發揮自身農業種植優勢,以優質農產品為經濟發展依托,與浙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條件形成互補,廣開銷路,雙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6判斷,輪臺縣位于塔里木盆地。(2)輪臺白杏的生長和成熟主要集中于5-8月份,從氣溫角度分析原因:夏季氣溫較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高溫加速冰雪融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根據材料可知,輪臺縣發揮自身農業種植優勢,以優質農產品為經濟發展依托,與浙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條件形成互補,廣開銷路,雙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故答案為:(1)塔里木盆地(2)夏季氣溫較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高溫加速冰雪融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 輪臺縣發揮自身農業種植優勢,以優質農產品為經濟發展依托,與浙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條件形成互補,廣開銷路,雙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各自優勢和不足。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可以使人們充分生產各自的優勢產品,從而提高當地的經濟。17.(2020·紹興)圍繞鑒湖的變遷,某校九(1)班同學搜集了以下資料,進行探究活動,邀你參與。東漢鑒湖(東湖和西湖)示意圖(《紹興市志》) 南宋以后山會水系示意圖(《吳越文化論叢》)1011年,會稽、山陰人口共37876戶,20-59歲男子共39385人;1201年,會稽、山陰人口共72058戶,20-59歲男子共88008人,(摘自《會稽志》)1119年-1125年,王仲嶷擔任會稽太守,圍湖造田約130平方公里,宋高宗南渡后,政府承認即湖造田的合法性,并以政府的力量推動,鑒湖周回(圍)358里全部填平。(摘編自趙岡、陳鐘毅《中國農業經濟史》)北宋時期(960年-1127年)與南宋時期(1127年-1276年)比較,鑒湖地區水災與旱突分別增加4倍和11倍。(摘編自周魁一《古鑒湖的興廢及其歷史教訓》)(1)【尋根】東漢時期,為抵御頻發的水旱災害,動員民眾開筑鑒湖的太守是誰?(2)【問因】古代紹興水旱災害頻發的氣候原因是什么?聯系上述圖文,說明鑒湖建成對抵御水旱災害的作用。(3)【明理】綜合上述圖文,請你總結出鑒湖流域變遷中的一個歷史教訓,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觀點明確、事理結合、邏輯嚴密)【答案】(1)馬臻(2)此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鑒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澇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抗災能力。(3)示例:區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北宋以來,紹興鑒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變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時期,為抵御頻發的水旱災害,動員民眾開筑鑒湖的太守馬臻。(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此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鑒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澇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抗災能力。(3)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可以得出:區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北宋以來,紹興鑒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變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故答案為:(1) 馬臻(2) 此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鑒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澇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抗災能力。(3) 示例:區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北宋以來,紹興鑒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變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點評】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出現在北緯25°~35°亞熱帶的大陸東岸,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類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于22℃,氣溫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但無明顯干季。18.(2020·寧波)2019年,“螞蟻森林”項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螞蟻森林”是一項公益環保行動項目——支付寶用戶通過步行、在線支付等減少碳排放量行為積攢“綠色能量”,在手機里每育成一棵虛擬樹,該項目就會在荒漠化地區(如上圖所示的阿拉善高原)種下一棵真樹。材料二:據統計,已有5億多支付寶用戶參與“螞蟻森林”項目,使得荒漠化地區種下了1.22億棵樹,累計創造了超過40萬人次的綠色就業崗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肯定該項目“充分調動了人類的聰明才智,激發創新行動,助力我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藍天保衛戰提供了創新路徑”。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窮山惡水,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是脫貧致富的長久之道。(1)讀圖描述阿拉善高原的氣候特征,并分析此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2)根據材料二,簡述在阿拉善高原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螞蟻森林”項目有哪些創新?這些創新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借鑒作用?【答案】(1)干旱,降水少。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2)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3)創新: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公益環保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倡導低碳生活,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化為自覺行動等。借鑒作用:運用科學技術幫助脫貧;用創新理念引領脫貧;動員公眾力量參與扶貧;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生態扶貧等。【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阿拉善高原的氣候特征是干旱,降水少。自然原因: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2)據材料分析可知,阿拉善高原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3)結合材料可知,螞蟻森林項目的創新: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公益環保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倡導低碳生活,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化為自覺行動等。借鑒作用:運用科學技術幫助脫貧;用創新理念引領脫貧;動員公眾力量參與扶貧;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生態扶貧等。故答案為:(1)干旱,降水少。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2)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3) 創新: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公益環保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倡導低碳生活,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化為自覺行動等。借鑒作用:運用科學技術幫助脫貧;用創新理念引領脫貧;動員公眾力量參與扶貧;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生態扶貧等。【點評】“地球衛士獎”是聯合國最高級別全球環境獎。由聯合國環境署(UNEP)設立,以表彰對全球環境產生了變革性積極影響的杰出人物或機構,每年頒發一次。今年已是中國連續第三年獲得“地球衛士獎”。此前,中國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分別于2017年和2018年獲得該獎項。19.(2020·金華)凝望秦嶺山,守護母親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調研時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他還指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材料二:(1)運用地理知識解釋材料一中“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的含義。(2)比較材料二中漢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差異,分析修建“引漢濟渭”工程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我國的區域發展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答案】(1)秦嶺—淮河分南北;秦嶺南北同攜長江與黃河。(2)差異:漢江水量大.渭河水量小;漢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冬季漢江無結冰期,渭河有結冰期等。原因:渭河流域城市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漢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豐富,引漢濟渭工程可以有效緩解渭河流域用水緊張問題。(3)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要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運用地理知識解釋材料一中“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的含義。秦嶺—淮河分南北;秦嶺南北同攜長江與黃河。(2)比較材料二中漢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差異,分析修建“引漢濟渭”工程的原因。差異:漢江水量大.渭河水量小;漢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冬季漢江無結冰期,渭河有結冰期等。原因:渭河流域城市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漢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豐富,引漢濟渭工程可以有效緩解渭河流域用水緊張問題。(3)綜合上述材料,我國的區域發展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要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故答案為:(1)秦嶺—淮河分南北;秦嶺南北同攜長江與黃河。(2) 差異:漢江水量大.渭河水量小;漢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冬季漢江無結冰期,渭河有結冰期等。原因:渭河流域城市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漢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豐富,引漢濟渭工程可以有效緩解渭河流域用水緊張問題。(3)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要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秦嶺﹣淮河主要是:四大區域中,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河流有冰期與無冰期的分界線;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的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20.(2020·湖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雁鳴聞三國,笑語傳三邦。吉林省琿春市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引來八方游客,2020年4月入選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1)根據上圖,描述琿春市地理位置的獨特性及其城鎮的分布特點。(2)根據資料卡,概括吉林省內河運輸的特點,并根據上圖分析其自然原因。【答案】(1)位于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處。沿河(公路)分布。(2)內河運輸不發達。冬季氣溫低,結冰期長;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東部落差大,流速急;河流通航里程較短。【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琿春市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位于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處。其城鎮的分布特點是沿河(公路)分布。(2)根據資料卡,可以推斷出吉林省內河運輸不發達。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其自然原因主要是冬季氣溫低,結冰期長;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東部落差大,流速急;河流通航里程較短。故答案為:(1)位于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處。沿河(公路)分布。(2)內河運輸不發達。冬季氣溫低,結冰期長;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東部落差大,流速急;河流通航里程較短。【點評】河流航運條件分析主要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分析。自然條件:水量及水量的變化(即流量的大小和水流的穩定度,河道的地質水文,如急流險灘等) 。社會經濟條件:流域內的發達程度,流域內經濟越發達,客貨運輸量越大,航運價值高,航運量大。21.(2020·杭州)八十五年前,貴州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轉折;八十五年后,貴州又見證了脫貧攻堅的華麗轉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會議以后,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好像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敵人之間,以為我向東卻又向西,以為我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弄得敵人撲溯迷離,處處挨打,疲于奔命。——劉伯承《回顧長征》材料二:下圖為我國成貴高鐵(成都-貴陽)線路示意圖。成貴高鐵被稱為“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速鐵路”,其建設采用了“以橋代路,以隧代路”的形式,修建了大量的橋梁和隧道,比例高達近80%。材料三:石漠化是我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它是濕潤氣候條件下,受人類活動的干擾,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土壤受雨水沖刷、流水侵蝕而流失,土層下方巖石大面積裸露的土地退化現象,貴州省是我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年來,貴州通過種植茶樹、果樹等經濟林木治理石漠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1)指出材料一中“會議”的名稱并簡述其歷史意義。“向東卻又向西……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指的是那一軍事行動?(2)分析成貴高鐵修建大量橋梁和隧道的自然原因。(3)從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角度說明貴州種植茶樹、果樹等經濟林木的作用。【答案】(1)遵義會議,會議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教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四渡赤水。(2)鐵路沿線地形復雜;河流眾多。(3)茶、果產品可增加經濟收入;種植經濟林木能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1)據“會議后,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敵人之間。以為我向東卻向西,以為我渡江北卻又遠途回擊,處處生動,生龍活虎,左右敵人。”可知,該會議是遵義會議,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1935年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因此“向東卻又向西……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指的是四渡赤水。(2)成貴高鐵起于成都市,途經樂山市、眉山市、宜賓市、昭通市、畢節市,止于貴陽市,全長約632.6公里,總投資約780億元,為新建客運專線。成貴高鐵穿越云貴高原,沿途地形崎嶇且河流眾多,所以橋梁和隧道里程長。(3)貴州種植茶樹、果樹等經濟林木的作用是:茶、果產品可以增加經濟收入;種植經濟林木可以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故答案為:(1)遵義會議,會議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教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四渡赤水。(2)鐵路沿線地形復雜;河流眾多。(3)茶、果產品可增加經濟收入;種植經濟林木能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成貴高鐵的特點及貴州省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所學知識點和圖中信息理解解答,牢記即可。22.(2020·杭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1為巴西略圖,圖2為巴西利亞氣溫、降水量和里約熱內盧氣溫統計圖。材料二:巴西利亞利用當地地形,筑壩截住周圍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面積達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1)甲是 (河流名稱),該河流注入 (大洋名稱),與里約熱內盧相比,巴西利亞緯度較低,年平均氣溫較 (“低”或“高”),主要是因為巴西利亞 。(2)結合巴西利亞的降水季節變化特點說明其建設人工湖泊的作用。【答案】(1)亞馬孫河;大西洋;低;海拔高(地勢高)(2)降水季節變化大,雨季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亞馬孫河,該河流注入大西洋,與里約熱內盧相比,巴西利亞緯度較低,年平均氣溫較低,主要是因為巴西利亞海拔高。(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巴西利亞降水季節變化大,雨季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故答案為:(1)亞馬孫河;大西洋;低;海拔高(地勢高)(2)降水季節變化大,雨季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點評】巴西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巴西高原海拔較高,氣候涼爽。巴西利亞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綠地和環城挖掘、水域寬闊的人工湖成為都市一景,這里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也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巴西利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筑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23.(2020·舟山)某校九年級學生針對青海省脫貧攻堅開展研學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料收集】同學們查閱到,青海省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大力推廣藜麥種植。藜麥富含高蛋白、維生素,被稱為“超級谷物”,它原產于南美洲,是一種耐早、耐寒、喜光的作物,最適合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或山地生長。青海省多數地區海拔在3000米以上,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藜麥。此外,他們還收集到了圖6和圖7資料。【實地考察】同學們在走訪中了解到,政府提供免息貸款、農戶都種了幾十至上百畝藜麥,組建合作社,開拓網上銷售渠道。在田野里,同學們看到現代農業機械在田間作業,農戶們的臉上洋溢著脫貧后的喜悅。(1)根據圖6和所學知識,指出藜麥原產區的經緯度位置和該地區低海拔山谷地帶的農業特色。(2)依據材料,解釋青海省“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黎麥”的理由。(3)闡述材料中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答案】(1)大約位于2°S ~12°S,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該省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旱、耐寒、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積極性。【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圖7和所學知識,藜麥原產區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依據材料青海省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故答案為:(1) 大約位于2°S ~12°S,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 該省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旱、耐寒、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 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積極性。【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24.(2020·臺州)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圖1為我國某區域圖,圖2為惠安女圖片,惠安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家從事副業和農業,她們以“戴斗篷、花頭巾、短上衣、大筒褲”的奇特服飾聞名海內外。(1)甲是我國重要的南北海上通道 海峽,位于瀕臨大陸的 海。(2)分析地理環境對惠安女奇特服飾形成的主要影響。(3)和武夷山區相比較,惠安人更多地從事漁業生產,惠安大力發展漁業生產,體現了 原則。【答案】(1)臺灣;東(2)地處低緯沿海地區:光照強烈降水較多,帶斗篷可以防雨防曬;地處低緯光照強烈,花頭巾可以防曬;緯度低,氣溫高,短衫比較涼爽;瀕臨海洋:寬褲便于涉海勞作,打濕易干(3)因地制宜【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我國重要的南北海上通道臺灣海峽,位于瀕臨大陸的東海。(2)根據題中信息,惠安女奇特的服飾與當地的地理環境分不開。惠安地處低緯沿海地區:光照強烈降水較多,帶斗篷可以防雨防曬;地處低緯光照強烈,花頭巾可以防曬;緯度低,氣溫高,短衫比較涼爽;瀕臨海洋:寬褲便于涉海勞作,打濕易干。(3)和武夷山區相比較,惠安人更多地從事漁業生產,惠安大力發展漁業生產,體現了因地制宜原則。故答案為:(1)臺灣;東(2) 地處低緯沿海地區:光照強烈降水較多,帶斗篷可以防雨防曬;地處低緯光照強烈,花頭巾可以防曬;緯度低,氣溫高,短衫比較涼爽;瀕臨海洋:寬褲便于涉海勞作,打濕易干(3) 因地制宜【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25.(2020·嘉興)某校九年級學生針對青海省脫貧攻堅開展研學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料收集】同學們查閱到,青海省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大力推廣藜麥種植。藜麥富含高蛋白、維生素,被稱為“超級谷物。原產于南美洲,是一種耐旱、耐寒、喜光的作物,最適合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或山地生長。青海省多數地區海拔在3000米以上,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藜麥。此外,同學們還收集到南美洲局部地區示意圖(圖7)和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時數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圖8)。【實地考察】同學們在走訪中了解到,政府提供免息貸款,農戶都種了幾十至上百畝藜麥,組建合作社,開拓網上銷售渠道。田野里,同學們看到現代農業機械在田間作業,農戶們的臉上洋溢著脫貧后的喜悅。(1)根據圖7和所學知識,描述藜麥原產區的地理位置,并指出該地區低海拔山谷地帶的農業特色。(2)依據材料,解釋青海省“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藜麥”的理由。(3)闡述材料中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圖7和所學知識,藜麥原產區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依據材料青海省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故答案為:(1) 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 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 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1 / 1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相關信息的獲取、表達和理解一、單選題1.(2020·溫州)讀圖2,回答問題。(1)下列對埃及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 )①地跨亞非兩大洲②全部位于北溫帶③北部瀕臨地中海④主要位于東半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圖中信息表明,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沿岸( )A.水源充足 B.地廣人稀 C.高溫多雨 D.礦產豐富2.(2020·寧波)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4月20日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丙所示的地形區是( )A.東南丘陵 B.四川盆地C.云貴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2)對圖中甲、乙兩地的自然與人文特點判斷正確的是( )①甲地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大②乙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③甲地1月份平均氣溫低于0℃④乙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3.(2020·金華)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張家口市聯合舉行。回答問題。(1)下圖為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位置示意圖。從地形對冬奧會選址的影響看,冬奧會舉辦城市最集中分布在( )A.落基山 B.喜馬拉雅山 C.安第斯山 D.阿爾卑斯山(2)屆時,第24屆冬奧會舉行期間,下列對各區域景象描述正確的是( )A.古老的坎兒井正灌溉著片片綠洲B.豐饒的湄公河平原忙著收割水稻C.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正火熱舉行D.傳統的馬賽人逐著水草向南遷移4.(2020·金華)拼博實干,展古城新顏;凝心聚力,謀八婺新篇。回答問題。(1)【講好金華故事】文物是歷史的見證。2019年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的古子城古建筑群承載著金華許許多多的故事,其中建于19世紀中葉的侍王府見證了(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2)【醉美金華山水】2019年“浙中大花園”建設初見成效,省級美麗河湖遍及婺州大地,滋養著我們的家園,美化著我們的城市和鄉村。根據下圖河流流向判斷金華的總體地勢( )A.東南高,西北低 B.西北高,東南低C.西南高,東北低 D.東北高,西南低(3)【描繪金華藍圖】2020年5月18日,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金義新區,我市現代化都市區建設迎來新的重大機遇。市委市政府明確把金義新區建設作為加快都市區共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舉全市之力“一盤棋”推進新區建設。為此,我們要( )①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②提升治理能力,展現政府履職新形象③抓住戰略機遇,形成粗放發展新常態④強化市域統籌,開創都市區發展新格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0·湖州)2020年,中國分別與甲、乙兩國互辦文化旅游年。讀兩國地理簡圖(圖1),回答問題。(1)對甲乙兩國相同點描述正確的是( )A.位于北溫帶 B.位于東半球C.山河呈南北相間分布 D.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2)小芳一家打算明年暑假赴甲乙兩國中的某地旅游,目的地要滿足“下雨少,海濱城市,異域風情更濃”的條件,應該選擇( )A.仰光 B.內比都 C.羅馬 D.威尼斯6.(2020·杭州)讀“澳大利亞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問題。(1)甲地位于丁地的( )A.東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東北方向 D.西南方向(2)澳大利亞的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主要分布在熱帶以南、年降水量為500-1000毫米的地區,圖中四地位于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7.(2020·杭州)讀“我國2008-2017年石油生產量、消費量和凈進口量變化示意圖”。回答問題。(1)下列關于我國2008-2017年石油生產量、消費量與凈進口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消費量逐年上升②生產量逐年下降③凈進口量逐年上升④生產量超過凈進口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針對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問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資源的探明儲量②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研制與使用石油的替代品③建設南油北運工程,實現石油資源跨區域調配④改進石油利用技術,提高石油資源的利用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0·舟山)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2),下列關于該地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村位于乙村的北方 B.乙村的海拔比甲村高C.丙河流自東南向西北流 D.甲乙兩村相距約20千米9.(2020·臺州)下圖為世界某區域圖,圖中臺州(121°E,28°N)位于東8區,舊金山(122°W,37°N)位于西8區,臺州比舊金山區時早16小時,完成14-16題。(1)舊金山位于臺州的( )A.東北方向 B.正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南方向(2)當臺州區時為2020年2月10日17點時,舊金山的區時是( )A.2020年2月10日1點 B.2020年2月10日2點C.2020年2月10日3點 D.2020年2月10日4點(3)對跖(zhí) 點是指地球表面上關于地心對稱的位于地球直徑兩端的點。舊金山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58°E,37°S),臺州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 )A.121°W,28°N B.121°W,28°SC.59°W,28°N D.59°W,28°S10.(2020·衢州)圖2是馬賽人活動范圍示意圖,其中對馬賽人游牧路線起重要影響的緯線是( )A.北回歸線 B.赤道 C.南回歸線 D.南極圈11.(2020·衢州)圖1所示區域是我國的著名水鄉。讀圖1回答下題。(1)甲處所示的湖泊是( )A.太湖 B.洞庭湖 C.鄱陽湖 D.青海湖(2)水為當地人民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其主要表現有( )①養殖水產,種植水稻②地上懸河,灌溉農田③水上航運,交通便利④河湖冰凍,特色旅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0·嘉興)浙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寧波地處東南沿海,位于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運發達,是1984年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從中可以看出,寧波率先開放的人文因素有( )A.溫暖濕潤的氣候 B.經濟特區的優勢C.便利的對外交通 D.眾多的科技人才13.(2020·嘉興)圖2為我國某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題。(1)M地是我國重要的高余糧區。這里發展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有( )A.人口非常稠密 B.全年降水豐沛C.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D.四季溫和,機械化水平高(2)下列對河流N的干流描述正確的是( )A.流經晉、冀、魯 B.上游流經寧夏平原C.最終注入了黃海 D.下游河段支流眾多14.(2020·嘉興)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1),下列關于該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村位于乙村的北方 B.乙村的海拔比甲村高C.丙河流自東南向西北流 D.甲、乙兩村相距約20千米15.(2020·嘉興)讀某國氣候分布示意圖(圖3),可以推測該國東南沿海地區屬于( )A.地中海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溫帶海洋性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二、材料分析題16.(2020·溫州)特色產銷出新彩,優勢互補共發展。材料一:材料二:浙江某企業研發出特色杏仁炒制方法,在輪臺縣大量收購原本棄之不用的杏核,利用現代化生產線加工,產品暢銷海內外。由此,白杏的產銷成為輪臺縣支柱產業之一。(1)據圖6判斷,輪臺縣位于 。(填地形區)(2)輪臺白杏的生長和成熟主要集中于5-8月份,請從氣溫角度分析原因。(3)以材料二為例,闡述浙江與輪臺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實現互利共贏。17.(2020·紹興)圍繞鑒湖的變遷,某校九(1)班同學搜集了以下資料,進行探究活動,邀你參與。東漢鑒湖(東湖和西湖)示意圖(《紹興市志》) 南宋以后山會水系示意圖(《吳越文化論叢》)1011年,會稽、山陰人口共37876戶,20-59歲男子共39385人;1201年,會稽、山陰人口共72058戶,20-59歲男子共88008人,(摘自《會稽志》)1119年-1125年,王仲嶷擔任會稽太守,圍湖造田約130平方公里,宋高宗南渡后,政府承認即湖造田的合法性,并以政府的力量推動,鑒湖周回(圍)358里全部填平。(摘編自趙岡、陳鐘毅《中國農業經濟史》)北宋時期(960年-1127年)與南宋時期(1127年-1276年)比較,鑒湖地區水災與旱突分別增加4倍和11倍。(摘編自周魁一《古鑒湖的興廢及其歷史教訓》)(1)【尋根】東漢時期,為抵御頻發的水旱災害,動員民眾開筑鑒湖的太守是誰?(2)【問因】古代紹興水旱災害頻發的氣候原因是什么?聯系上述圖文,說明鑒湖建成對抵御水旱災害的作用。(3)【明理】綜合上述圖文,請你總結出鑒湖流域變遷中的一個歷史教訓,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觀點明確、事理結合、邏輯嚴密)18.(2020·寧波)2019年,“螞蟻森林”項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螞蟻森林”是一項公益環保行動項目——支付寶用戶通過步行、在線支付等減少碳排放量行為積攢“綠色能量”,在手機里每育成一棵虛擬樹,該項目就會在荒漠化地區(如上圖所示的阿拉善高原)種下一棵真樹。材料二:據統計,已有5億多支付寶用戶參與“螞蟻森林”項目,使得荒漠化地區種下了1.22億棵樹,累計創造了超過40萬人次的綠色就業崗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肯定該項目“充分調動了人類的聰明才智,激發創新行動,助力我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為藍天保衛戰提供了創新路徑”。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窮山惡水,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是脫貧致富的長久之道。(1)讀圖描述阿拉善高原的氣候特征,并分析此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2)根據材料二,簡述在阿拉善高原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螞蟻森林”項目有哪些創新?這些創新對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借鑒作用?19.(2020·金華)凝望秦嶺山,守護母親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調研時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他還指出,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材料二:(1)運用地理知識解釋材料一中“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的含義。(2)比較材料二中漢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差異,分析修建“引漢濟渭”工程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我國的區域發展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啟示?20.(2020·湖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雁鳴聞三國,笑語傳三邦。吉林省琿春市憑借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引來八方游客,2020年4月入選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1)根據上圖,描述琿春市地理位置的獨特性及其城鎮的分布特點。(2)根據資料卡,概括吉林省內河運輸的特點,并根據上圖分析其自然原因。21.(2020·杭州)八十五年前,貴州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歷史轉折;八十五年后,貴州又見證了脫貧攻堅的華麗轉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會議以后,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好像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敵人之間,以為我向東卻又向西,以為我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弄得敵人撲溯迷離,處處挨打,疲于奔命。——劉伯承《回顧長征》材料二:下圖為我國成貴高鐵(成都-貴陽)線路示意圖。成貴高鐵被稱為“世界第一條山區高速鐵路”,其建設采用了“以橋代路,以隧代路”的形式,修建了大量的橋梁和隧道,比例高達近80%。材料三:石漠化是我國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它是濕潤氣候條件下,受人類活動的干擾,地表植被遭到破壞,土壤受雨水沖刷、流水侵蝕而流失,土層下方巖石大面積裸露的土地退化現象,貴州省是我國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近年來,貴州通過種植茶樹、果樹等經濟林木治理石漠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1)指出材料一中“會議”的名稱并簡述其歷史意義。“向東卻又向西……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指的是那一軍事行動?(2)分析成貴高鐵修建大量橋梁和隧道的自然原因。(3)從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角度說明貴州種植茶樹、果樹等經濟林木的作用。22.(2020·杭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圖1為巴西略圖,圖2為巴西利亞氣溫、降水量和里約熱內盧氣溫統計圖。材料二:巴西利亞利用當地地形,筑壩截住周圍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面積達40多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1)甲是 (河流名稱),該河流注入 (大洋名稱),與里約熱內盧相比,巴西利亞緯度較低,年平均氣溫較 (“低”或“高”),主要是因為巴西利亞 。(2)結合巴西利亞的降水季節變化特點說明其建設人工湖泊的作用。23.(2020·舟山)某校九年級學生針對青海省脫貧攻堅開展研學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料收集】同學們查閱到,青海省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大力推廣藜麥種植。藜麥富含高蛋白、維生素,被稱為“超級谷物”,它原產于南美洲,是一種耐早、耐寒、喜光的作物,最適合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或山地生長。青海省多數地區海拔在3000米以上,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藜麥。此外,他們還收集到了圖6和圖7資料。【實地考察】同學們在走訪中了解到,政府提供免息貸款、農戶都種了幾十至上百畝藜麥,組建合作社,開拓網上銷售渠道。在田野里,同學們看到現代農業機械在田間作業,農戶們的臉上洋溢著脫貧后的喜悅。(1)根據圖6和所學知識,指出藜麥原產區的經緯度位置和該地區低海拔山谷地帶的農業特色。(2)依據材料,解釋青海省“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黎麥”的理由。(3)闡述材料中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24.(2020·臺州)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圖1為我國某區域圖,圖2為惠安女圖片,惠安地區(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家從事副業和農業,她們以“戴斗篷、花頭巾、短上衣、大筒褲”的奇特服飾聞名海內外。(1)甲是我國重要的南北海上通道 海峽,位于瀕臨大陸的 海。(2)分析地理環境對惠安女奇特服飾形成的主要影響。(3)和武夷山區相比較,惠安人更多地從事漁業生產,惠安大力發展漁業生產,體現了 原則。25.(2020·嘉興)某校九年級學生針對青海省脫貧攻堅開展研學活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資料收集】同學們查閱到,青海省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大力推廣藜麥種植。藜麥富含高蛋白、維生素,被稱為“超級谷物。原產于南美洲,是一種耐旱、耐寒、喜光的作物,最適合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原或山地生長。青海省多數地區海拔在3000米以上,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藜麥。此外,同學們還收集到南美洲局部地區示意圖(圖7)和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時數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圖(圖8)。【實地考察】同學們在走訪中了解到,政府提供免息貸款,農戶都種了幾十至上百畝藜麥,組建合作社,開拓網上銷售渠道。田野里,同學們看到現代農業機械在田間作業,農戶們的臉上洋溢著脫貧后的喜悅。(1)根據圖7和所學知識,描述藜麥原產區的地理位置,并指出該地區低海拔山谷地帶的農業特色。(2)依據材料,解釋青海省“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種植藜麥”的理由。(3)闡述材料中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C(2)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埃及的地理位置主要是:①地跨亞非兩大洲,②全部位于北溫帶錯誤,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③北部瀕臨地中海,④主要位于東半球,①③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圖中信息表明,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沿岸水源充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描述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主要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半球位置等方面進行回答。 絕對位置——經緯度位置即確定一個區域范圍或具體地點,在地球表面具有唯一性;相對位置,主要看與周邊事物的相對關系;海陸位置主要從海陸角度看,是否沿海,大陸的東西岸;半球位置是看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南半球還是北半球。2.【答案】(1)C(2)C【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據圖中信息分析,秦嶺以北甲地是渭河平原,乙地是四川盆地,圖中丙所示的地形區是云貴高原。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甲地屬于北方地區,溫帶季風氣候,降水較少,傳統民居屋頂坡度較小,②乙地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正確,③甲地位于秦嶺以北,1月份平均氣溫低于0℃,正確。④甲地流行的民歌形式是信天游,四川盆地流行川劇。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地形剖面圖的判讀,首先先弄清楚該剖面是沿那條線做出來的,這個剖面是如何延伸和起伏的。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1月℃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3.【答案】(1)D(2)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從地形對冬奧會選址的影響看,冬奧會舉辦城市最集中分布在阿爾卑斯山。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2)屆時,第24屆冬奧會舉行期間, 也就是在 2022年2月4日至20日 。在此期間,正值冬季,傳統的馬賽人逐著水草向南遷移 。冬季,古老的坎兒井沒有農作物,豐饒的湄公河平原水稻正值生長的季節,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是每年農歷六月初四,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4.【答案】(1)A(2)A(3)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解析】【分析】(1) 古子城古建筑群中建于19世紀中葉的侍王府見證了太平天國運動,A符合題意,正確。B不符合題意,義和團運動發生于19世紀末期。CD不符合題意,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發生于20世紀初期。故答案為:A。(2)分析水系圖,圖中的河流從東南流向西北春江和杭州灣,可知金華的地勢東南高,西北低,A符合題意,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A。(3) 推進新區建設,體現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要求,我們要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強化市域統籌,開創都市區發展新格局, 提升治理能力,展現政府履職新形象,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③中粗放發展的做法錯誤,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從圖表中獲取信息,主要歷史事件和改革開放的認識,本題結合地理歷史和改革開放的知識,注意學生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考查,難度值一般。5.【答案】(1)B(2)D【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據圖分析可知,甲國是緬甸,乙國是意大利。兩國的相同點是都位于北半球,東半球;甲國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乙國大部分地區位于溫帶;甲國是山河呈南北相間分布,乙國是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甲國的居民以黃色人種為主,乙國的居民以白色人種為主。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題意,目的地要滿足“下雨少,海濱城市,異域風情更濃”的條件,應該選擇在乙國的威尼斯。當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有利于旅游。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意大利主要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城市,古羅馬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征。對于意大利而言,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無疑是發展旅游業最為得天獨厚的優勢。特色的植物,獨特的景觀對游客極具震撼力,正宗的意大利面、披薩和美酒吸引游客前往,另外意大利的旅游設施配套,也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6.【答案】(1)B(2)D【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給出的經緯網判斷方向,以甲地為中心建立方向坐標,甲地位于丁地的西北方向。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2)根據題意,圖中四地符合條件的只有丁地。甲地和乙地位于熱帶,不在熱帶以南;丙地符合熱帶以南,但降水量不符合。因此,圖中四地位于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的是丁地。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開發的歷史悠久,經濟發達。首都堪培拉是一座經過規劃建設的城市,環境優美,悉尼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城市,墨爾本是全國第二大城市.澳大利亞因為羊特別多,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7.【答案】(1)A(2)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給出的示意圖分析,①消費量逐年上升,②生產量逐年下降,錯誤,保持穩定略有下降,③凈進口量逐年上升,④生產量超過凈進口量,錯誤。①③,正確。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針對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問題,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①提高石油勘探水平,增加石油資源的探明儲量,②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研制與使用石油的替代品,④改進石油利用技術,提高石油資源的利用效率。①②④正確。我國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③建設南油北運工程,實現石油資源跨區域調配,會導致南方石油資源短缺。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我國的能源生產力小于能源消耗量,所以需要進口能源。能源消耗中石油的比重大于生產比重,所以需要大量進口石油。建立跨區域資源調配的大型工程,可以緩解我國能源生產區和經濟發達區不協調的矛盾,但是不能增加中國的能源生產量 。8.【答案】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確定方向,以乙村為參照物,建立方向坐標,甲村在乙村的正北方。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村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間,乙村的海拔在700-800米之間;丙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向東流;根據給出的比例尺,確定甲乙兩村相距2千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9.【答案】(1)A(2)A(3)D【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經緯網指示的方向判斷,以臺州為參照物建立方向坐標,舊金山位于臺州的東北方向。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臺州采用的是東八區的區時,舊金山采用的是西八區的區時。當臺州區時為2020年2月10日17點時,舊金山的區時是17-(8+8)=1時,即當地時間是2020年2月10日1點。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3)對跖(zhí) 點是指地球表面上關于地心對稱的位于地球直徑兩端的點。根據對跖點的定義可知,舊金山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58°E,37°S),臺州對跖點的地理坐標是( 59°W,28°S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全球分為24個時區,每一時區使用其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作為全區的標準時間,稱區時。如北京位于東八區,東經120 °是東八區的中央經線,北京時間采用的就是東八區的區時,也就是東經120 °的地方時。10.【答案】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由于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導致各地的雨季時間不同。在赤道地區,受赤道低氣壓帶移動的影響,形成旱雨兩季。許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因此, 對馬賽人游牧路線起重要影響的緯線是赤道。 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5-6月,隨著南方(多多馬)旱季來臨,草原枯黃,馬賽人開始向北遷移,而這時的北方(吉塔萊)正值雨季,水草豐美;10月,北方旱季來臨,南方雨季即將到來,馬賽人又開始向南回遷,迎接雨季的來臨。11.【答案】(1)A(2)B【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處所示的湖泊是太湖。根據湖泊輪廓和地理位置可以確定。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區域是太湖流域。當地人民利用水資源可以發展:①養殖水產,種植水稻,正確。②地上懸河,灌溉農田,不正確,黃河才是地上河。③水上航運,交通便利,正確。④河湖冰凍,特色旅游,錯誤,這里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不結冰。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太湖流域以平原為主,占總面積的4/6,水面占1/6,丘陵和山地占面積1/6。三面臨江濱海,地形特點為周邊高、中間低。中間為平原、洼地,包括太湖及湖東中小湖群,西部為天目山、茅山及山麓丘陵。北、東、南三邊受長江和錢塘江入海口泥沙淤積的影響,形成沿江及沿海高地,整個地形成碟狀。12.【答案】C【知識點】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寧波地處東南沿海,位于大陸海岸線中段,海運發達,這使寧波成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這說明便利的對外交通是寧波率先開放的因素之一, C符合題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自然人文環境特點的認識,本題解題的關鍵從材料中找到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13.【答案】(1)C(2)B【知識點】長江、黃河;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M地是我國的河套平原,這里發展糧食生產的優勢條件是黃河水的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全年降水較少,屬于半濕熱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機械化水平不高。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2) 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河流是黃河。流經了9個省區,沒有流經河北,A不正確;沿途流經了寧夏平原,B正確;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注入渤海,C不正確;下游由于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是地上河,無支流匯入,D錯誤。故答案為:B。【點評】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黃河發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后流入渤海。14.【答案】A【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圖中給出的指向標確定方向,以乙村為參照物,建立方向坐標,甲村在乙村的正北方。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村的海拔在900-1000米之間,乙村的海拔在700-800米之間;丙河流的流向是由西向東流;根據給出的比例尺,確定甲乙兩村相距2千米。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河流發育于山谷,河流的流向是從高處流向低處。一般來說,地勢的高低決定了河流的流向,反過來,河流的流向也反映了地勢的高低狀況。15.【答案】A【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根據經緯度及該國輪廓可知,該國是法國。該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是地中海,屬于地中海氣候。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地中海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地區最為典型,所以稱為地中海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地中海氣候全年的降水較少,而且高溫季節雨量甚少。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16.【答案】(1)塔里木盆地。(2)夏季氣溫較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高溫加速冰雪融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輪臺縣發揮自身農業種植優勢,以優質農產品為經濟發展依托,與浙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條件形成互補,廣開銷路,雙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6判斷,輪臺縣位于塔里木盆地。(2)輪臺白杏的生長和成熟主要集中于5-8月份,從氣溫角度分析原因:夏季氣溫較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高溫加速冰雪融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根據材料可知,輪臺縣發揮自身農業種植優勢,以優質農產品為經濟發展依托,與浙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條件形成互補,廣開銷路,雙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故答案為:(1)塔里木盆地(2)夏季氣溫較高,為白杏生長提供充足熱量;高溫加速冰雪融化,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3) 輪臺縣發揮自身農業種植優勢,以優質農產品為經濟發展依托,與浙江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條件形成互補,廣開銷路,雙方最終實現互利共贏。【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各自優勢和不足。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千差萬別,因地制宜地發展區域經濟,可以使人們充分生產各自的優勢產品,從而提高當地的經濟。17.【答案】(1)馬臻(2)此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鑒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澇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抗災能力。(3)示例:區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北宋以來,紹興鑒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變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東漢時期,為抵御頻發的水旱災害,動員民眾開筑鑒湖的太守馬臻。(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此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鑒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澇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抗災能力。(3)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可以得出:區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北宋以來,紹興鑒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變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故答案為:(1) 馬臻(2) 此區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季風具有不穩定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鑒湖的建成能起到蓄水、灌溉和排澇的功能,從而提高了抗災能力。(3) 示例:區域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人口的快速增長、自然資源的短缺、生態環境的惡化等問題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北宋以來,紹興鑒湖流域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需求增加,大規模圍湖造田導致湖泊面積變小,蓄洪能力和供水能力降低,使水旱災害頻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以,只有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才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點評】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出現在北緯25°~35°亞熱帶的大陸東岸,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類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于22℃,氣溫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但無明顯干季。18.【答案】(1)干旱,降水少。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2)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3)創新: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公益環保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倡導低碳生活,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化為自覺行動等。借鑒作用:運用科學技術幫助脫貧;用創新理念引領脫貧;動員公眾力量參與扶貧;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生態扶貧等。【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可知,阿拉善高原的氣候特征是干旱,降水少。自然原因: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2)據材料分析可知,阿拉善高原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3)結合材料可知,螞蟻森林項目的創新: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公益環保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倡導低碳生活,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化為自覺行動等。借鑒作用:運用科學技術幫助脫貧;用創新理念引領脫貧;動員公眾力量參與扶貧;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生態扶貧等。故答案為:(1)干旱,降水少。位于內陸,距離海洋遠;山脈阻擋了夏季風的深入,水汽難以到達。(2)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防風固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改善荒漠化等);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當地人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緩解我國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等。(3) 創新: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公益環保行動提供技術支持;倡導低碳生活,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轉化為自覺行動等。借鑒作用:運用科學技術幫助脫貧;用創新理念引領脫貧;動員公眾力量參與扶貧;把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結合在一起,生態扶貧等。【點評】“地球衛士獎”是聯合國最高級別全球環境獎。由聯合國環境署(UNEP)設立,以表彰對全球環境產生了變革性積極影響的杰出人物或機構,每年頒發一次。今年已是中國連續第三年獲得“地球衛士獎”。此前,中國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分別于2017年和2018年獲得該獎項。19.【答案】(1)秦嶺—淮河分南北;秦嶺南北同攜長江與黃河。(2)差異:漢江水量大.渭河水量小;漢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冬季漢江無結冰期,渭河有結冰期等。原因:渭河流域城市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漢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豐富,引漢濟渭工程可以有效緩解渭河流域用水緊張問題。(3)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要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運用地理知識解釋材料一中“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的含義。秦嶺—淮河分南北;秦嶺南北同攜長江與黃河。(2)比較材料二中漢江和渭河的水文特征差異,分析修建“引漢濟渭”工程的原因。差異:漢江水量大.渭河水量小;漢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冬季漢江無結冰期,渭河有結冰期等。原因:渭河流域城市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漢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豐富,引漢濟渭工程可以有效緩解渭河流域用水緊張問題。(3)綜合上述材料,我國的區域發展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要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故答案為:(1)秦嶺—淮河分南北;秦嶺南北同攜長江與黃河。(2) 差異:漢江水量大.渭河水量小;漢江含沙量小.渭河含沙量大;冬季漢江無結冰期,渭河有結冰期等。原因:渭河流域城市眾多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漢江流域降水量大,水量豐富,引漢濟渭工程可以有效緩解渭河流域用水緊張問題。(3)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要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點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秦嶺﹣淮河主要是:四大區域中,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分界線;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河流有冰期與無冰期的分界線;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的分界線;水稻、小麥的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等。20.【答案】(1)位于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處。沿河(公路)分布。(2)內河運輸不發達。冬季氣溫低,結冰期長;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東部落差大,流速急;河流通航里程較短。【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琿春市地理位置的獨特性主要表現在位于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處。其城鎮的分布特點是沿河(公路)分布。(2)根據資料卡,可以推斷出吉林省內河運輸不發達。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其自然原因主要是冬季氣溫低,結冰期長;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東部落差大,流速急;河流通航里程較短。故答案為:(1)位于中國、朝鮮、俄羅斯三國交界處。沿河(公路)分布。(2)內河運輸不發達。冬季氣溫低,結冰期長;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節變化較大;東部落差大,流速急;河流通航里程較短。【點評】河流航運條件分析主要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分析。自然條件:水量及水量的變化(即流量的大小和水流的穩定度,河道的地質水文,如急流險灘等) 。社會經濟條件:流域內的發達程度,流域內經濟越發達,客貨運輸量越大,航運價值高,航運量大。21.【答案】(1)遵義會議,會議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教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四渡赤水。(2)鐵路沿線地形復雜;河流眾多。(3)茶、果產品可增加經濟收入;種植經濟林木能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1)據“會議后,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敵人之間。以為我向東卻向西,以為我渡江北卻又遠途回擊,處處生動,生龍活虎,左右敵人。”可知,該會議是遵義會議,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后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1935年遵義會議后,紅軍聲東擊西,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因此“向東卻又向西……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指的是四渡赤水。(2)成貴高鐵起于成都市,途經樂山市、眉山市、宜賓市、昭通市、畢節市,止于貴陽市,全長約632.6公里,總投資約780億元,為新建客運專線。成貴高鐵穿越云貴高原,沿途地形崎嶇且河流眾多,所以橋梁和隧道里程長。(3)貴州種植茶樹、果樹等經濟林木的作用是:茶、果產品可以增加經濟收入;種植經濟林木可以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故答案為:(1)遵義會議,會議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教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四渡赤水。(2)鐵路沿線地形復雜;河流眾多。(3)茶、果產品可增加經濟收入;種植經濟林木能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紅軍長征、成貴高鐵的特點及貴州省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解答此題的方法是結合所學知識點和圖中信息理解解答,牢記即可。22.【答案】(1)亞馬孫河;大西洋;低;海拔高(地勢高)(2)降水季節變化大,雨季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亞馬孫河,該河流注入大西洋,與里約熱內盧相比,巴西利亞緯度較低,年平均氣溫較低,主要是因為巴西利亞海拔高。(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巴西利亞降水季節變化大,雨季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故答案為:(1)亞馬孫河;大西洋;低;海拔高(地勢高)(2)降水季節變化大,雨季人工湖泊可以蓄洪、防洪;旱季人工湖泊可以補充城市水源,調節空氣濕度。【點評】巴西大部分地區位于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巴西高原海拔較高,氣候涼爽。巴西利亞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綠地和環城挖掘、水域寬闊的人工湖成為都市一景,這里人均綠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綠地最多的都市,也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巴西利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筑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23.【答案】(1)大約位于2°S ~12°S,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該省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旱、耐寒、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積極性。【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圖7和所學知識,藜麥原產區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依據材料青海省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故答案為:(1) 大約位于2°S ~12°S,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 該省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旱、耐寒、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 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積極性。【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24.【答案】(1)臺灣;東(2)地處低緯沿海地區:光照強烈降水較多,帶斗篷可以防雨防曬;地處低緯光照強烈,花頭巾可以防曬;緯度低,氣溫高,短衫比較涼爽;瀕臨海洋:寬褲便于涉海勞作,打濕易干(3)因地制宜【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據圖分析可知,甲是我國重要的南北海上通道臺灣海峽,位于瀕臨大陸的東海。(2)根據題中信息,惠安女奇特的服飾與當地的地理環境分不開。惠安地處低緯沿海地區:光照強烈降水較多,帶斗篷可以防雨防曬;地處低緯光照強烈,花頭巾可以防曬;緯度低,氣溫高,短衫比較涼爽;瀕臨海洋:寬褲便于涉海勞作,打濕易干。(3)和武夷山區相比較,惠安人更多地從事漁業生產,惠安大力發展漁業生產,體現了因地制宜原則。故答案為:(1)臺灣;東(2) 地處低緯沿海地區:光照強烈降水較多,帶斗篷可以防雨防曬;地處低緯光照強烈,花頭巾可以防曬;緯度低,氣溫高,短衫比較涼爽;瀕臨海洋:寬褲便于涉海勞作,打濕易干(3) 因地制宜【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25.【答案】(1)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運用地圖圖表描述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解析】【分析】(1)根據圖7和所學知識,藜麥原產區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依據材料青海省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青海省的做法對其他地區農業發展的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故答案為:(1) 位于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區或秘魯西部山區;緯度約2°S-12°S,經度約75°W-79°W。在低海拔的山谷地帶開辟梯田,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2) 地形以高原為主,海拔高氣溫較低,降水較少,大部分地區光照時間長,適應藜麥耐寒、耐旱、喜光的特性。因此,青海省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藜麥的種植。(3) 啟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政府要出臺扶持政策;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發展機械化生產;努力開拓市場;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點評】我國各地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每個地區都有農業發展上的優勢和不足.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相關信息的獲取、表達和理解(學生版).docx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相關信息的獲取、表達和理解(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