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

資源簡介

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
一、單選題
1.(2020·溫州)表1信息能夠反映(  )
表1晚清稅收統計表(單位:萬兩)
項目 年份 農業稅收入 工商雜稅收入
1849 3281 969
1885 3071 3923
A.甲午戰爭后政府許可外商在華設廠
B.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C.洋務運動興辦的軍事工業資本雄厚
D.民族資產階級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
【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
【解析】【分析】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1849-1885年,清政府的總收入增加,農業稅收入略減,工商雜稅收入增加,反映了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增加了晚清收入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849-1885年清政府財政收入的變化及影響,旨在考查分析理解圖表信息的能力。認識和理解1849-1885年清政府財政收入的變化及影響。
2.(2020·紹興)在外國列強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答案】D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1901年,清政府同帝國主義列強簽訂《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這個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項《南京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符合題意;
B項《北京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不符合題意;
C項《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不符合題意;
D項《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辛丑條約》的影響。掌握《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3.(2020·湖州)2019年10月,澳門愛國人士何鴻燊(shēn)將因戰爭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導致該文物流失海外的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日本侵華戰爭
【答案】B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
ACD三項都不是導致該文物流失海外的戰爭,不符合題意;
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導致該文物流失海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以原屬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
4.(2020·舟山)從圖5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是(  )
A.屈辱與抗爭 B.落后與變革 C.變法與圖強 D.內憂與外患
【答案】A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于林則徐,鴉片輸入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此他上書道光帝,要求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赴廣東禁煙,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將所沒收的鴉片于虎門海灘銷毀,虎門銷煙表現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堅強意志和決心;②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是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中的割讓臺灣島給日本這一條款后發布的檄文, 體現了臺灣人民誓與臺灣共存亡,誓死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信心和勇氣;③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體現了佟麟閣在七七事變中領導二十九軍堅決抵抗日本的侵略,最后壯烈犧牲。從這些圖4時代強音中看出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歷程。
A項屈辱與抗爭是從圖4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的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圖4時代強音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人民的抗爭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
5.(2020·舟山)圖4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寬對民間開辦工廠的限制
B.洋務運動中大量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
C.《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甲午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答案】C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觀察圖4可知,相比較其他國家,1895年——1913年設在中國的外資廠礦數量最多,導致圖4這一歷史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
ACD三項都不是圖4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是圖4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一幅歷史圖表為切入點,考查《馬關條約》的相關知識。注意對圖表的解讀,識記《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6.(2020·衢州)如圖4所示,Y軸表示的是(  )
A.近代中國抗擊外來侵略的歷程 B.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探索歷程
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D.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程度
【答案】C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觀察圖表并結合所學知,X軸代表時期,Y軸表示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鴉片戰爭后,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馬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是Y軸表示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及重大事件,關鍵是對圖表的解讀。
7.(2020·嘉興)從圖4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是(  )
A.內憂與外患 B.落后與變革 C.變法與圖強 D.屈辱與抗爭
【答案】D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于林則徐,鴉片輸入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此他上書道光帝,要求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赴廣東禁煙,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將所沒收的鴉片于虎門海灘銷毀,虎門銷煙表現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堅強意志和決心;②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是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中的割讓臺灣島給日本這一條款后發布的檄文, 體現了臺灣人民誓與臺灣共存亡,誓死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信心和勇氣;③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體現了佟麟閣在七七事變中領導二十九軍堅決抵抗日本的侵略,最后壯烈犧牲。從這些圖4時代強音中看出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歷程。
ABC三項和圖4時代強音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屈辱與抗爭是從圖4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的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人民的抗爭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
二、材料分析題
8.(2020·紹興)總有一些日子讓我們刻骨銘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這些日子留下了傷痛的回憶。列舉相關史實,分別說明圖3、圖4紀念日設立的緣由。
(2)這些日子刻下了奮斗的足跡。中華民族在抗戰和抗災中取得偉大勝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這些日子引發了生命的深思。我們該怎樣對待生命?請作出你的回答。
【答案】(1)①圖3: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了侵華戰爭,不久,侵占了東北三省
②圖4: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2)共同原因:①中國共產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戰中,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在抗災中,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了領導核心的作用。②中華兒女發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抗戰和抗災中,中華兒女眾志成城、迎難而上,中華民族精神為抗戰和抗災勝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其他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珍愛生命,敬畏生命;關愛他人,服務社會,活出生命的精彩。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珍愛和尊重生命;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根據歷史知識,9.18的歷史知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了侵華戰爭,不久,侵占了東北三省。12.13的歷史知識是南京大屠殺,史實是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2)共同原因可以從黨的正確領導,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中國力量,人民的團結奮斗等方面回答即可。
(3)怎樣對待生命可以從 珍愛生命,敬畏生命;關愛他人,服務社會,活出生命的精彩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事件,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敬畏生命,實現創造生命的價值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9.(2020·金華)回首百年史,堅定前行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紀是中國發生巨變的100年。中華民族為獨立和富強不懈奮斗,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以卓著的理論貢獻和實踐精神,成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人……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20世紀以來中國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是引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旗幟。
——摘自人民版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必修第三冊)
(1)材料一中的圖文信息分別反映了什么?通過對比,歸納百年中國發生的變化。
(2)概括材料二觀點,并以其提供的視角,運用所學知識論證百年中國發生變化的原因。(溫馨提示:本問采用分層給分,要求觀點鮮明,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答案】(1)時局圖:中國在19世紀末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嚴重危局。資料卡: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變化:從貧弱到富強、從屈辱走向復興。
(2)本問采用評分量表見評分細則,觀點示例如下:
觀點1:杰出人物對歷史進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觀點2: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
觀點3: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后的正確選擇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辛亥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時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杰作,反映了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在《馬關條約》的刺激下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世紀末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從資料卡中的“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可看出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從資料卡中的“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可看出如今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由此可見百年中國發生了從貧弱到富強、從屈辱走向復興的巨大變化。
(2)觀點: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論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它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在其指導下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可以說三民主義使中國人民醒過來了。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人民富起來了,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指引我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
故答案為:(1)時局圖:中國在19世紀末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嚴重危局。資料卡: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變化:從貧弱到富強、從屈辱走向復興。
(2)本問采用評分量表見評分細則,觀點示例如下:
觀點1:杰出人物對歷史進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觀點2: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
觀點3: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后的正確選擇。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回首百年史,堅定前行路為切入點,以兩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改革開放的成果,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創立的理論以及成果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把握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改革開放的成果,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創立的理論以及成果的相關知識。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0.(2020·湖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百年京張線見證了中國自主設計建設第一條“爭氣路”到成為智能高鐵“先行者”的歷程。
(1)詹天佑幼年在紐黑文的學習經歷與中國歷史上哪一事件直接相關?
(2)根據“一封書信”,簡述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時代背景。
(3)結合“一份議案”,從文化軟實力的角度說說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的意義。
【答案】(1)洋務運動。
(2)20世紀初,《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在鐵路沿線開發土地、開采礦藏等特權;面對列強的掠奪,國內掀起籌建鐵路公司、集股自修鐵路的熱潮。
(3)在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對內發揮了凝聚力、動員力和精神動力,對外產生了滲透力、吸引力和說服力。京張鐵路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鐵路,見證中國的百年發展,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軟實力。
【知識點】洋務運動
【解析】【分析】(1)洋務運動時期,中國由于政治形勢的變化、有識之士的倡導、培養外交和海防人才的需要,在“中體西用”理論的指導下,洋務派向美、英、法、德等國派出了留學生,開了近代中國留學生派遣之先河。1872年,詹天佑作為洋務運動首批留學生赴美留學,因此詹天佑幼年在紐黑文的學習經歷與洋務運動直接相關。
(2)甲午戰后,列強掠奪中國的“筑路權”,不僅鐵路被外國人經營,而且鐵路沿線的開礦、林業、稅收等權利也被外國控制。面對列強的掠奪,國內掀起籌建鐵路公司、集股自修鐵路的熱潮。
(3)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軟實力的作用滲透到各個方面,成為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愈來愈凸顯,文化軟實力對內要解決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問題,對外要解決闡釋力參與力問題;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基因身份證”。京張鐵路是中國人第一條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設計、施工、管理的鐵路,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勝利的見證,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軟實力。
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
(2)20世紀初,《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在鐵路沿線開發土地、開采礦藏等特權;面對列強的掠奪,國內掀起籌建鐵路公司、集股自修鐵路的熱潮。
(3)在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對內發揮了凝聚力、動員力和精神動力,對外產生了滲透力、吸引力和說服力。京張鐵路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鐵路,見證中國的百年發展,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軟實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洋務運動、京張鐵路修建,題目設計綜合性較強,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1.(2020·杭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倘若沒有先進的造船工藝和導航技術,即使是最強烈的動機也無法使歐洲航海者完成他們的探險,遠洋航行時,……(他們)創造性地吸收了中國和阿拉伯的技術要素。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材料二:19世紀后期20世紀初葉,現代科技通過各種方式從歐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中國受西學影響,……1862年在北京開設同文館,聘請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譯西文書籍;……1898年批準興辦京師大學堂,開啟了中國現代科學教育的大門。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最強烈的動機”指的是什么?在導航技術方面,歐洲航海者創造性地吸收了中國的哪一技術?
(2)材料二中“開設同文館”“興辦京師大學堂”分別是中國近代哪一次運動中的具體措施?試從目的和影響的角度,寫出這兩次運動的共同點。
【答案】(1)希望從東方直接獲得金銀和香料等商品(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羅盤”導航技術(指南針)。
(2)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目的:救亡圖存(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影響:都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解析】【分析】(1) 14、15世紀,由于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商品經濟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的擴大,歐洲人渴望開拓新的貿易市場,東方的富庶刺激了歐洲人到東方尋求黃金和財富,因此,歐洲人想要尋求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指南針的使用,為航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2)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戊戌變法時期,作為“新政”,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從目的上來看,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都是為了救亡圖存,維護清朝統治;從影響上來看,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都使中國走向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本國封建勢力, 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故答案為:(1)希望從東方直接獲得金銀和香料等商品(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羅盤”導航技術(指南針)。
(2)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目的:救亡圖存(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影響:都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的史實。
12.(2020·臺州)浙商自近代以來,異軍實起,迅速取代了歷史上曾叱咤風云的商、徽商,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商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浙江省瀕臨東海,面積為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河谷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材料二
材料三 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期間,他出錢出力援助革命軍,“九一八”事變后,寧波商人項松茂參與發起了東北三省抗敵大捐款,還將企業職工編入上海人民抗日義勇軍,積極備戰。
(1)浙江地形以   為主,人均耕地少,經商成為重要的謀生手段:瀕臨東海、   十分便利,為經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請結合以上材料,運用相關歷史知識,概述浙商抓住了怎樣的歷史機遇。
(3)根據材料三,從中國近代革命任務的角度,概括浙商承擔了哪些歷史責任。
【答案】(1)山地丘陵;海上交通(海運)
(2)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受洋務運動影,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工業革命;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1)浙江丘陵、山地地區分布較多,人均耕地少,經商成為重要的謀生手段。浙江瀕臨東海,海岸線漫長曲折,海上交通十分便利,為經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根據材料二中的“1842年后,中外貿易中心逐漸從廣州移到了上海,很多寧波人在上海從事買辦(外商企業代理人)。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可見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根據材料二中的“1919年5月,群眾性的運動席卷全國,同胞均以買國貨為榮。寧波商人方液仙創辦的“中化社”乘機擴大生產,迅速占領原來日本化工企業的市場。”可見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根據材料二中的“左宗棠任浙江巡撫時籌辦近代官辦工業,杭州私人近代工業也發展起來,傳統行業紛紛引進西方技術、設備。”可見受洋務運動影響,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根據材料二中的“20世紀初,杭商積極從國外引進電力、化工等新興產業。”可見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根據材料二中的“1978年以后,臺州人率先創造了股份合作制企業,直接推動了民營企業的壯大。越來越多的臺州商人走出國門,全球各地到處可以見到臺州的產品。”可見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據材料三“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期間,他出錢出力援助革命軍。”“九一八”事變后,寧波商人項松茂參與發起了東北三省抗敵大捐款,還將企業職工編入上海人民抗日義勇軍,積極備戰。”可知,從中國近代革命任務的角度來看,浙商承擔了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的歷史責任。
故答案為:(1)山地丘陵;海上交通(海運)。
(2)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受洋務運動影響,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浙江的地理、歷史。題目設計注重概括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3.(2020·嘉興)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事關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近代恥辱】 卅年求富更求強 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戰, 總歸虛牝擲金黃。 ——摘自《上海縣竹枝詞》
【曾經抗爭】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聞前次四國會議時,本已決定德人在遠東所得權利……更聞日本力爭之理由無他……此皆我國民所不能承認者也。國亡無日,愿合我四萬萬眾誓死圖之!
——林長民《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中華民國八年五月二日)
【當代引擎】膠東經濟圈5市(見圖6)人口占全省的31.6%,外貿占64%,生產總值占42.2%。2020年1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合作機制,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1)膠東地區見證了“海面未收功一戰”的恥辱,請用史實加以佐證,并指出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2)根據材料指出這一外交警報發出的緣由,并闡述隨后“我四萬萬眾”是如何合力“誓死圖之”的。
(3)聯系圖6和上述材料,分析該經濟圈發展的優勢條件。
【答案】(1)史實:甲午戰爭中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觀點: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表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緣由: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列強將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愛國學生發動五四運動,面對北洋政府的鎮壓,各界人士紛紛支援,從而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最終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3)臨渤海和黃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對外貿易量大;經濟總量大,發展基礎好;政府的政策支持。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是指洋務運動,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多年的時間,洋務派先后以“自強”和“求富”的口號,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效仿外國,造堅船利炮,如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等;但經甲午戰爭威海衛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破產;這也意味著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改進武器裝備并沒能扭轉戰爭局面,無法改變當時中國落后的面貌。
(2)根據材料“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聞前次四國會議時,本已決定德人在遠東所得權利……更聞日本力爭之理由無他……”,聯系所學知識,1919年初,英法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派出代表參加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取消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提案,遭到和會拒絕,會議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舉國震驚,五四運動爆發。 6月3日,北洋軍閥政府大規模逮捕學生,激起了民眾的強烈義憤,工人、商人也參加到示威群眾中來。……廣大的工人階級參加了五四運動,并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在各階層人民堅決不罷休不放棄的愛國主義精神推動下,五四運動最終取得了初步勝利。
(3)膠東經濟圈位于山東半島沿海地區,臨渤海和黃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同時面向日韓,有著對外開放的天然優勢;還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故答案為:(1)史實:甲午戰爭中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觀點: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表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緣由: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列強將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愛國學生發動五四運動,面對北洋政府的鎮壓,各界人士紛紛支援,從而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最終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3)臨渤海和黃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對外貿易量大;經濟總量大,發展基礎好;政府的政策支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膠東經濟圈為切入點,綜合考查甲午戰爭、五四運動、膠東經濟圈的相關知識。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
1 / 12020年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6: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
一、單選題
1.(2020·溫州)表1信息能夠反映(  )
表1晚清稅收統計表(單位:萬兩)
項目 年份 農業稅收入 工商雜稅收入
1849 3281 969
1885 3071 3923
A.甲午戰爭后政府許可外商在華設廠
B.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C.洋務運動興辦的軍事工業資本雄厚
D.民族資產階級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
2.(2020·紹興)在外國列強一次次的侵略下,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不平等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3.(2020·湖州)2019年10月,澳門愛國人士何鴻燊(shēn)將因戰爭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導致該文物流失海外的戰爭是(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 D.日本侵華戰爭
4.(2020·舟山)從圖5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是(  )
A.屈辱與抗爭 B.落后與變革 C.變法與圖強 D.內憂與外患
5.(2020·舟山)圖4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  )
A.清政府放寬對民間開辦工廠的限制
B.洋務運動中大量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
C.《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D.甲午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6.(2020·衢州)如圖4所示,Y軸表示的是(  )
A.近代中國抗擊外來侵略的歷程 B.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探索歷程
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 D.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程度
7.(2020·嘉興)從圖4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是(  )
A.內憂與外患 B.落后與變革 C.變法與圖強 D.屈辱與抗爭
二、材料分析題
8.(2020·紹興)總有一些日子讓我們刻骨銘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這些日子留下了傷痛的回憶。列舉相關史實,分別說明圖3、圖4紀念日設立的緣由。
(2)這些日子刻下了奮斗的足跡。中華民族在抗戰和抗災中取得偉大勝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3)這些日子引發了生命的深思。我們該怎樣對待生命?請作出你的回答。
9.(2020·金華)回首百年史,堅定前行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紀是中國發生巨變的100年。中華民族為獨立和富強不懈奮斗,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以卓著的理論貢獻和實踐精神,成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人……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20世紀以來中國的重大思想理論成果,是引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旗幟。
——摘自人民版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必修第三冊)
(1)材料一中的圖文信息分別反映了什么?通過對比,歸納百年中國發生的變化。
(2)概括材料二觀點,并以其提供的視角,運用所學知識論證百年中國發生變化的原因。(溫馨提示:本問采用分層給分,要求觀點鮮明,史論結合,邏輯嚴密)
10.(2020·湖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百年京張線見證了中國自主設計建設第一條“爭氣路”到成為智能高鐵“先行者”的歷程。
(1)詹天佑幼年在紐黑文的學習經歷與中國歷史上哪一事件直接相關?
(2)根據“一封書信”,簡述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的時代背景。
(3)結合“一份議案”,從文化軟實力的角度說說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的意義。
11.(2020·杭州)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倘若沒有先進的造船工藝和導航技術,即使是最強烈的動機也無法使歐洲航海者完成他們的探險,遠洋航行時,……(他們)創造性地吸收了中國和阿拉伯的技術要素。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材料二:19世紀后期20世紀初葉,現代科技通過各種方式從歐洲、北美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中國受西學影響,……1862年在北京開設同文館,聘請西人教授西文,并翻譯西文書籍;……1898年批準興辦京師大學堂,開啟了中國現代科學教育的大門。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最強烈的動機”指的是什么?在導航技術方面,歐洲航海者創造性地吸收了中國的哪一技術?
(2)材料二中“開設同文館”“興辦京師大學堂”分別是中國近代哪一次運動中的具體措施?試從目的和影響的角度,寫出這兩次運動的共同點。
12.(2020·臺州)浙商自近代以來,異軍實起,迅速取代了歷史上曾叱咤風云的商、徽商,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商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浙江省瀕臨東海,面積為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河谷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
材料二
材料三 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期間,他出錢出力援助革命軍,“九一八”事變后,寧波商人項松茂參與發起了東北三省抗敵大捐款,還將企業職工編入上海人民抗日義勇軍,積極備戰。
(1)浙江地形以   為主,人均耕地少,經商成為重要的謀生手段:瀕臨東海、   十分便利,為經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請結合以上材料,運用相關歷史知識,概述浙商抓住了怎樣的歷史機遇。
(3)根據材料三,從中國近代革命任務的角度,概括浙商承擔了哪些歷史責任。
13.(2020·嘉興)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事關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近代恥辱】 卅年求富更求強 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戰, 總歸虛牝擲金黃。 ——摘自《上海縣竹枝詞》
【曾經抗爭】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聞前次四國會議時,本已決定德人在遠東所得權利……更聞日本力爭之理由無他……此皆我國民所不能承認者也。國亡無日,愿合我四萬萬眾誓死圖之!
——林長民《外交警報敬告國民》(中華民國八年五月二日)
【當代引擎】膠東經濟圈5市(見圖6)人口占全省的31.6%,外貿占64%,生產總值占42.2%。2020年1月,山東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合作機制,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1)膠東地區見證了“海面未收功一戰”的恥辱,請用史實加以佐證,并指出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2)根據材料指出這一外交警報發出的緣由,并闡述隨后“我四萬萬眾”是如何合力“誓死圖之”的。
(3)聯系圖6和上述材料,分析該經濟圈發展的優勢條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洋務運動
【解析】【分析】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1849-1885年,清政府的總收入增加,農業稅收入略減,工商雜稅收入增加,反映了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增加了晚清收入。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近代民族工業發展增加了晚清收入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1849-1885年清政府財政收入的變化及影響,旨在考查分析理解圖表信息的能力。認識和理解1849-1885年清政府財政收入的變化及影響。
2.【答案】D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1901年,清政府同帝國主義列強簽訂《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這個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項《南京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符合題意;
B項《北京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不符合題意;
C項《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不符合題意;
D項《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辛丑條約》的影響。掌握《辛丑條約》的內容和影響。
3.【答案】B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闖進圓明園,瘋狂搶掠園中珍寶,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毀了這座著名的皇家園林。
ACD三項都不是導致該文物流失海外的戰爭,不符合題意;
B項第二次鴉片戰爭導致該文物流失海外,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以原屬圓明園的馬首銅像為切入點,主要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
4.【答案】A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于林則徐,鴉片輸入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此他上書道光帝,要求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赴廣東禁煙,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將所沒收的鴉片于虎門海灘銷毀,虎門銷煙表現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堅強意志和決心;②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是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中的割讓臺灣島給日本這一條款后發布的檄文, 體現了臺灣人民誓與臺灣共存亡,誓死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信心和勇氣;③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體現了佟麟閣在七七事變中領導二十九軍堅決抵抗日本的侵略,最后壯烈犧牲。從這些圖4時代強音中看出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歷程。
A項屈辱與抗爭是從圖4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的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圖4時代強音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人民的抗爭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
5.【答案】C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觀察圖4可知,相比較其他國家,1895年——1913年設在中國的外資廠礦數量最多,導致圖4這一歷史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是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其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
ACD三項都不是圖4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題意;
B項是圖4現象出現的直接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一幅歷史圖表為切入點,考查《馬關條約》的相關知識。注意對圖表的解讀,識記《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6.【答案】C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觀察圖表并結合所學知,X軸代表時期,Y軸表示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1840-1842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鴉片戰爭后,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馬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是Y軸表示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掌握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過程及重大事件,關鍵是對圖表的解讀。
7.【答案】D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出自于林則徐,鴉片輸入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為此他上書道光帝,要求嚴禁鴉片,1839年,林則徐赴廣東禁煙,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并將所沒收的鴉片于虎門海灘銷毀,虎門銷煙表現了中國人民反侵略的堅強意志和決心;②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是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中的割讓臺灣島給日本這一條款后發布的檄文, 體現了臺灣人民誓與臺灣共存亡,誓死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信心和勇氣;③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體現了佟麟閣在七七事變中領導二十九軍堅決抵抗日本的侵略,最后壯烈犧牲。從這些圖4時代強音中看出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的歷程。
ABC三項和圖4時代強音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屈辱與抗爭是從圖4展示的時代強音中可以領悟到的那個時代的一大特征,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人民的抗爭的相關史實以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中國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的抗爭史。
8.【答案】(1)①圖3: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了侵華戰爭,不久,侵占了東北三省
②圖4: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2)共同原因:①中國共產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抗戰中,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在抗災中,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了領導核心的作用。②中華兒女發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在抗戰和抗災中,中華兒女眾志成城、迎難而上,中華民族精神為抗戰和抗災勝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其他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3)珍愛生命,敬畏生命;關愛他人,服務社會,活出生命的精彩。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珍愛和尊重生命;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
【解析】【分析】(1)根據歷史知識,9.18的歷史知識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挑起了侵華戰爭,不久,侵占了東北三省。12.13的歷史知識是南京大屠殺,史實是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大屠殺,對中國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2)共同原因可以從黨的正確領導,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中國力量,人民的團結奮斗等方面回答即可。
(3)怎樣對待生命可以從 珍愛生命,敬畏生命;關愛他人,服務社會,活出生命的精彩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事件,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敬畏生命,實現創造生命的價值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9.【答案】(1)時局圖:中國在19世紀末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嚴重危局。資料卡: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變化:從貧弱到富強、從屈辱走向復興。
(2)本問采用評分量表見評分細則,觀點示例如下:
觀點1:杰出人物對歷史進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觀點2: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
觀點3: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后的正確選擇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辛亥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時局圖》是中國近代時事漫畫的杰作,反映了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清政府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在《馬關條約》的刺激下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世紀末中國面臨的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的嚴重危機。從資料卡中的“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可看出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從資料卡中的“已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建交,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工作,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可看出如今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由此可見百年中國發生了從貧弱到富強、從屈辱走向復興的巨大變化。
(2)觀點: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論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它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在其指導下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可以說三民主義使中國人民醒過來了。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人民富起來了,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指引我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
故答案為:(1)時局圖:中國在19世紀末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嚴重危局。資料卡: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變化:從貧弱到富強、從屈辱走向復興。
(2)本問采用評分量表見評分細則,觀點示例如下:
觀點1:杰出人物對歷史進程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觀點2:科學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
觀點3: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后的正確選擇。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回首百年史,堅定前行路為切入點,以兩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改革開放的成果,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創立的理論以及成果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把握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改革開放的成果,孫中山、毛澤東和鄧小平創立的理論以及成果的相關知識。題目設計注重基礎性,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0.【答案】(1)洋務運動。
(2)20世紀初,《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在鐵路沿線開發土地、開采礦藏等特權;面對列強的掠奪,國內掀起籌建鐵路公司、集股自修鐵路的熱潮。
(3)在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對內發揮了凝聚力、動員力和精神動力,對外產生了滲透力、吸引力和說服力。京張鐵路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鐵路,見證中國的百年發展,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軟實力。
【知識點】洋務運動
【解析】【分析】(1)洋務運動時期,中國由于政治形勢的變化、有識之士的倡導、培養外交和海防人才的需要,在“中體西用”理論的指導下,洋務派向美、英、法、德等國派出了留學生,開了近代中國留學生派遣之先河。1872年,詹天佑作為洋務運動首批留學生赴美留學,因此詹天佑幼年在紐黑文的學習經歷與洋務運動直接相關。
(2)甲午戰后,列強掠奪中國的“筑路權”,不僅鐵路被外國人經營,而且鐵路沿線的開礦、林業、稅收等權利也被外國控制。面對列強的掠奪,國內掀起籌建鐵路公司、集股自修鐵路的熱潮。
(3)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軟實力的作用滲透到各個方面,成為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作用愈來愈凸顯,文化軟實力對內要解決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問題,對外要解決闡釋力參與力問題;任何國家和民族都是憑借文化的獨特性和內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基因身份證”。京張鐵路是中國人第一條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設計、施工、管理的鐵路,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勝利的見證,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軟實力。
故答案為:(1)洋務運動。
(2)20世紀初,《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控制筑路大權,奪取在鐵路沿線開發土地、開采礦藏等特權;面對列強的掠奪,國內掀起籌建鐵路公司、集股自修鐵路的熱潮。
(3)在當今世界,文化軟實力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對內發揮了凝聚力、動員力和精神動力,對外產生了滲透力、吸引力和說服力。京張鐵路是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條鐵路,見證中國的百年發展,建立京張鐵路遺址公園,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提升文化軟實力。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洋務運動、京張鐵路修建,題目設計綜合性較強,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1.【答案】(1)希望從東方直接獲得金銀和香料等商品(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羅盤”導航技術(指南針)。
(2)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目的:救亡圖存(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影響:都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解析】【分析】(1) 14、15世紀,由于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商品經濟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的擴大,歐洲人渴望開拓新的貿易市場,東方的富庶刺激了歐洲人到東方尋求黃金和財富,因此,歐洲人想要尋求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指南針的使用,為航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2)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戊戌變法時期,作為“新政”,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創辦表明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從目的上來看,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都是為了救亡圖存,維護清朝統治;從影響上來看,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都使中國走向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本國封建勢力, 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故答案為:(1)希望從東方直接獲得金銀和香料等商品(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羅盤”導航技術(指南針)。
(2)洋務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目的:救亡圖存(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影響:都對中國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新航路的開辟、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運動的史實。
12.【答案】(1)山地丘陵;海上交通(海運)
(2)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受洋務運動影,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工業革命;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解析】【分析】(1)浙江丘陵、山地地區分布較多,人均耕地少,經商成為重要的謀生手段。浙江瀕臨東海,海岸線漫長曲折,海上交通十分便利,為經商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根據材料二中的“1842年后,中外貿易中心逐漸從廣州移到了上海,很多寧波人在上海從事買辦(外商企業代理人)。迅速完成了原始積累。”可見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根據材料二中的“1919年5月,群眾性的運動席卷全國,同胞均以買國貨為榮。寧波商人方液仙創辦的“中化社”乘機擴大生產,迅速占領原來日本化工企業的市場。”可見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根據材料二中的“左宗棠任浙江巡撫時籌辦近代官辦工業,杭州私人近代工業也發展起來,傳統行業紛紛引進西方技術、設備。”可見受洋務運動影響,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根據材料二中的“20世紀初,杭商積極從國外引進電力、化工等新興產業。”可見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根據材料二中的“1978年以后,臺州人率先創造了股份合作制企業,直接推動了民營企業的壯大。越來越多的臺州商人走出國門,全球各地到處可以見到臺州的產品。”可見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據材料三“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期間,他出錢出力援助革命軍。”“九一八”事變后,寧波商人項松茂參與發起了東北三省抗敵大捐款,還將企業職工編入上海人民抗日義勇軍,積極備戰。”可知,從中國近代革命任務的角度來看,浙商承擔了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的歷史責任。
故答案為:(1)山地丘陵;海上交通(海運)。
(2)南京條約簽訂后,浙商利用上海開放通商的機遇從事買辦,積累了資本;五四運動爆發后:浙商借助群眾的愛國熱情占領日本企業的市場;受洋務運動影響,浙商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浙商積極引進新興產業;改革開放后,浙商創辦股份合作制企業,積極走出國門。
(3)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則材料為依托,綜合考查浙江的地理、歷史。題目設計注重概括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3.【答案】(1)史實:甲午戰爭中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觀點: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表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緣由: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列強將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愛國學生發動五四運動,面對北洋政府的鎮壓,各界人士紛紛支援,從而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最終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3)臨渤海和黃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對外貿易量大;經濟總量大,發展基礎好;政府的政策支持。
【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是指洋務運動,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多年的時間,洋務派先后以“自強”和“求富”的口號,掀起了“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效仿外國,造堅船利炮,如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等;但經甲午戰爭威海衛一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洋務運動破產;這也意味著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技術改進武器裝備并沒能扭轉戰爭局面,無法改變當時中國落后的面貌。
(2)根據材料“膠州亡矣,山東亡矣,國不國矣……聞前次四國會議時,本已決定德人在遠東所得權利……更聞日本力爭之理由無他……”,聯系所學知識,1919年初,英法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派出代表參加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取消外國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廢除二十一條等合理提案,遭到和會拒絕,會議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舉國震驚,五四運動爆發。 6月3日,北洋軍閥政府大規模逮捕學生,激起了民眾的強烈義憤,工人、商人也參加到示威群眾中來。……廣大的工人階級參加了五四運動,并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在各階層人民堅決不罷休不放棄的愛國主義精神推動下,五四運動最終取得了初步勝利。
(3)膠東經濟圈位于山東半島沿海地區,臨渤海和黃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同時面向日韓,有著對外開放的天然優勢;還有政府的政策支持。
故答案為:(1)史實:甲午戰爭中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觀點: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表明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緣由: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列強將德國在山東攫取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愛國學生發動五四運動,面對北洋政府的鎮壓,各界人士紛紛支援,從而發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最終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3)臨渤海和黃海,地理位置優越,海上交通便利;對外貿易量大;經濟總量大,發展基礎好;政府的政策支持。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膠東經濟圈為切入點,綜合考查甲午戰爭、五四運動、膠東經濟圈的相關知識。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汾阳市| 滦南县| 桑植县| 奉化市| 绿春县| 长子县| 克东县| 定陶县| 五台县| 永仁县| 灵宝市| 阿克| 周口市| 丹凤县| 忻州市| 罗山县| 府谷县| 托克逊县| 郴州市| 都江堰市| 肇东市| 重庆市| 平南县| 云浮市| 崇仁县| 十堰市| 新建县| 鞍山市| 佛学| 红河县| 玉山县| 兴海县| 武陟县| 石泉县| 康平县| 肥西县| 大冶市| 湘乡市| 义马市| 鹿邑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