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4牛頓第一定律【學習目標】:1、理解慣性的意義2、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的重難點】:用慣性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課前自學、 課中交流】(閱讀p108—110)1、默記并在導學案反面默寫: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2、同學們一定都乘過汽車,當你站在某汽車上,當汽車突然起動或剎車時,請同學們作為一個乘客來思考下列問題:(1)、汽車突然起動時,乘客向前還是向后倒還是不動?這里的乘客要保持什么運動狀態?(2)、汽車突然剎車時,情況有如何?3、什么叫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 。4、那些物體有慣性呢?閱讀課本108活動1、2、3從活動1中可知 物體具有慣性從活動2中可知 物體具有慣性從活動3中可知 物體具有慣性結論:無論是 、 、 ,無論物體是 ,還是都具有慣性。因此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屬性。【知識拓展】:慣性和慣性定律的比較:慣性定律是指物體在不受力的條件與所呈現的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間的因果關系。慣性是一切物體都具有的要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這個性質是物體本身固有的。慣性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物體的受力情況、運動狀態無關。當然慣性和慣性定律又有密切關系。物體之所以在不受力作用時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是因為物體具有慣性。5、讀圖3-59回答;離開噴泉口的水,為什么還會繼續向上運動?6、讀圖3-60回答:倒胡椒粉時,手為什么需要晃動?【知識拓展】:用慣性解釋有關現象時:1.明確研究的物體是什么。2.交代清楚運動的突變3.物體由于有慣性要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因而出現了題目中的現象。例如:乘客隨車一起向前運動,汽車突然剎車,乘客的腳隨車一起停下來,而身體的上部由于慣性保持原來向前運動的狀態,所以乘客就會向前傾;7、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利用慣性哪些地方要防止慣性?請舉例說明【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的收獲是:我的困惑是:【課后鞏固】1、人在走路過程中腳絆到石塊為什么是向前摔倒,而腳踩到西瓜皮是向后摔倒的?2你知道下面兩幅圖中哪幅是剎車,哪幅是加速?為什么?3、作業本B P 38--3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