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任務驅動 學為中心 講授精要 當堂反饋華東師范大學廣陵實驗初級中學 歷史 學科學案第3課 古代印度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歷史解釋:結合地圖,了解古代印度與今天印度的區別。2、時空觀念:知道古代印度文明發展的簡要過程;了解古代印度典型文明成就及其價值。3、唯物史觀:理解種姓制度的實質、佛教產生及其能夠迅速傳播的原因。(難點)二、自主學習·梳理新知【自主學習】(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的_____。發源于______2、早期文明遺址:_______和______,后來因不明原因衰亡3、鼎盛:公元前1500年左右________侵入印度并定居下來,________統治時期,基本上實現統一。首都是______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城市之一。4、文明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二)森嚴的種姓制度5、建立: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后,逐漸建立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史稱“_______”。6、四個等級:最高等級是_______,掌管_______;第二等級是_____掌管____和____權力;第三等級是______,從事____ 、 ______和______ ;第四等級是______,要為前三個等級服務。在這四個等級之外,還有最卑賤的______。(三) 創立佛教7、時間:______;創始人:______;核心教義:宣揚______8、傳播:公元前3世紀后,開始向外傳播。______,傳到中國______,再傳入內地。后又傳到朝鮮、日本等國。二、能力提升1.概括種姓制度的特征和影響。2.佛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和創始人,并歸納佛教的教義內容。3.結合你所了解的歷史知識,說出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深受佛教影響的文明成就。【鞏固練習】(2021·湖南懷化)12.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此尊坐像相關宗教的創始人是( )A.耶穌 B.李耳 C.穆罕默德 D.喬達摩·悉達多(2021·黑龍江綏化)19.公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創立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2021·湖北十堰)6.下圖反映了古代歷史上一種森嚴的社會制度,下列選項與圖片內容相符合的是( )A. 古代中國——分封制B. 古希臘——民主政治C. 古巴比倫——君主專制制度D. 古印度——種姓制度(2021·內蒙古通遼)8. 人類最早的文明是在適合農業耕種的大河流域產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國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出現了貴賤分明、職業世襲、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該制度發端于(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倫 C. 古代印度 D. 古代羅馬(2021·湖南婁底)40.玄奘游歷印度時記錄:“城鎮和村莊都有幾扇內門,城墻又寬又高……屠夫、漁夫、舞女、劊子手和清道夫之類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時只能走路的左邊……”。這印證了印度歷史上的哪一制度?( )A.種姓制度 B.莊園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2021·江蘇徐州)22.“當他們分割普魯沙(巨人)時,其口為婆羅門,由其雙臂造成羅惹尼耶(剎帝利),其雙腿變成吠舍,從其雙腳生出首陀羅。”這則材料從側面反映了( )A.印度的種姓制度 B.埃及至高無上的王權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倫的法治傳統1.阿拉伯帝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成就,下列對阿拉伯數字的理解正確的是A.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B.古印度人發明,阿拉伯人加以改進并傳播C.阿拉伯人創制拉丁字母的基礎上發明的 D.古羅馬人發明,阿拉伯人傳播的2.“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你知道這首詩詞與哪一宗教有關( )A.基督教 B.伊斯蘭教 C.佛教 D.道教3.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亞次大陸,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現于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500年以后,侵入印度逐漸建立起許多小國家的是( )A.蘇美爾人 B.雅利安人 C.希伯來人 D.阿拉伯人4. 下列對印度的種姓制度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 是為了維護奴隸主的統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種制度B. 是古印度在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制度C. 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并對后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D. 各個等級中雖有高低貴賤之別,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別不大5.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出身于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對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誤的是( )A.雅利安人建立 B.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時期C.統一了整個印度半島 D.首都華氏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新加坡《聯合早報》曾刊文《印度認可超越中國帶來的警醒》。文章說,美國人口普查局不久前公布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到2025年印度認可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對此,印度國內有著復雜的感受。一些人認為,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印度時報》曾發表文章稱,目前印度人口規模不是負擔,而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古代印度建立起奴隸制國家的是什么人?他們在數學領域為世界做出了什么貢獻?(2)瞿折羅人高級領導人曾說:“拉賈斯坦邦政府必須認識到民眾的心情,立即給瞿折羅人實施配額制度。”上述材料中的瞿折羅在印度種姓制度里屬于哪一等級?這種制度對印度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3)作為文明古國的印度在思想上對世界產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請舉例說明。這種思想在當時有什么進步意義?我們今天應該如何對待這種現象?以學定教 精講精教 適時引導 精準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