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課題 眾志成城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五年級學習目標 1.了解百團大戰、臺兒莊戰役基本史實,感悟中華民族在國家危難之際展示出的抗日精神,愿意弘揚傳承抗日精神。2.知道在面對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機時,具有愛國精神的全體中華兒女匯聚成氣勢磅礴的力量,眾志成城,為民族、為祖國而戰,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3.引導學生收集抗日戰爭中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跡,體會他們不怕犧牲、不畏強暴、頑強抗爭的英雄氣概,懂得我們要緬懷這些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重點 感悟抗戰精神。樹立向抗日英烈學習、建設祖國的報國之情。難點 理解“全民族抗戰”“眾志成城”的含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激趣導入新課1.圖片+文本學習:猜一猜圖片上這個放牛的孩子是誰?王二小2.圖片+文本學習: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3.播放視頻素材:歌唱二小放牛郎4.小結并板書課題:眾志成城 觀看圖片猜出人物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視頻齊讀課題 用出示圖片猜一猜的方式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知道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跡,能夠被王二小的英勇故事所感動,激發努力學習的動力。講授新課 教學環節一:全民族抗戰1.文本學習:面對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機,具有愛國精神的全體中華兒女匯成氣勢磅礴的力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2.文本學習:活動園在位于北京盧溝橋旁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廳里,有一座名為“銅墻鐵壁”的雕塑,你能解讀出它表達的內容嗎?3.圖片+文本學習(活動園):解讀《銅墻鐵壁》雕塑 從這幅雕塑中我們能夠讀出,在人民危急關頭,共產黨們英勇拼搏,視死如歸。愛國兒女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猶如銅墻鐵壁一樣阻擋日本侵略者的鐵蹄。“銅墻鐵壁”又名“血肉長城”,象征中華民族用血肉筑起鋼鐵長城。4.播放視頻素材:銅墻鐵壁教學環節二:血戰臺兒莊、百團大戰1.文本學習: “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千百萬愛國將士們在戰場上溶血奮戰,頑強抵抗。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2.圖片+文本學習:血戰臺兒莊1938年春,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殲敵1000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3.圖片+文本學習:這是一段怎樣的記憶?從彈痕累累的墻面中,你感受到中國軍隊面對敵人的進攻時,展現了怎樣的英雄氣概?4.圖片+文本學習:百團大戰1940年8月,八路軍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攻克據點近3000個,殲滅日偽軍40000余人,沉重地打擊了敵人。5.播放視頻素材:百團大戰教學環節三:抗日英烈1.文本學習:在這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抵御外來侵略、保家衛國的戰爭中,一大批優秀的抗日將士用生命和熱血展現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吉鴻昌、佟麟閣,趙登禹……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壯的感人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回腸的愛國之歌。2.文本學習:活動園請你收集抗日英烈們的事跡,在“抗日英烈故事會”上與同學們分享。3.圖片+文本學習:活動園(1)八女投江:1938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東北抗聯第五軍婦女團指導員冷云等八名女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安全轉移,主動吸引敵軍火力,英勇抗擊。在彈盡被圍的情況下,寧死不屈,毅然集體投江,壯烈殉國。她們犧牲時年齡最大的23歲,最小的只有13歲。她們的壯舉表現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 為紀念八位女烈士,1988年八女投江紀念群雕在牡丹江畔落成。(2)視死如歸的趙登禹 : 抗日英雄趙登禹是第二十九軍將領。在喜峰口戰役中,他率部與敵軍展開肉搏戰。他用大刀砍出了中國軍隊的成風,砍出了中華民族的骨氣。在鎮守北平南苑的戰役中,他雖身負重傷,但仍指揮作戰,不幸壯烈殉國。臨終時說:“軍人戰死沙場原是本分,沒有什么值得悲傷的。”趙登禹的遺骸被葬于盧溝橋畔。北京有一段路被命名為“趙登禹路”,以紀念英烈。(3)趙一曼: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到東北,領導工人斗爭,多次領導工人反日罷工。此后,趙一曼又發動群眾,組建游擊隊,配合抗日部隊作戰,成績顯著,受到當地民眾的積極擁戴。 1935年,趙一曼被日軍俘虜,她強忍著日寇的酷刑,疼得幾次昏死過去,卻表現出一個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的決心,忠貞不渝,沒有說出任何有關抗聯的內容。次年,日軍將趙一曼押送到珠河,面對無情的機槍,趙一曼大無畏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最終壯烈犧牲,年僅31歲,趙一曼慷慨激昂的故事,讓人感動得不禁落淚。(4)播放視頻素材: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英勇就義(5)左權: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蕩",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斗的勝利。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6)狼牙山五壯士: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余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岳、平西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余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7)馬本齋的英雄母親: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受到馬本齋支隊重創,日軍負責人山本敬文威脅參謀哈少甫,哈少甫未能經受住敵人的威脅而出賣了馬本齋,讓山本派出軍隊去東辛莊抓捕馬母白氏。馬母白氏被抓捕后,堅決不向日軍低頭,在日軍軍營不吃一口飯、不喝一口水,不受日軍的誘惑也不畏懼敵軍的威脅……楊靖宇:楊靖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在濛江縣(今吉林省靖宇縣)壯烈犧牲……(9)播放視頻素材:抗日英雄--楊靖宇教學環節四: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1.文本學習:在這場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如火山般爆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2.圖片+文本學習:活動園從下面這幾幅浮雕中,你能看出全國人民是怎樣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的嗎? 你還知道哪些愛國民眾抗日的故事?把它們講給同學們聽一聽。 3.文本學習:活動園(1)我知道很多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英雄雨來、王二小……(2)我知道當時華北地區有個英雄母親鄧玉芬,她的丈夫和五個孩子都在抗戰前線犧牲了,但她仍然不退縮,支援抗戰。4.圖片+文本學習(1)英雄母親——鄧玉芬鄧玉芬(1891年-1970年)出生在密云縣云蒙山深處的水泉峪村,她和丈夫借住在親戚家,靠租種地主的幾畝地過活,含辛茹苦地先后養活了7個兒子。自1940年,鄧玉芬的大兒子永全、二兒子永水、三兒子、四兒子、五兒子先后加入抗日隊伍,在戰爭中奉獻了寶貴的生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她舍家紓難,先后獻出了丈夫和兒子共7位親人,被當地人民譽為“當代的佘太君”。(2)長沙會戰:1938年至1944年,腥風血雨的四次“長沙大會戰”,是八年全國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余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這場震驚世界的會戰前三次以中國軍隊的大獲全勝而告結束,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日軍共傷亡10.7萬人,中國軍隊共傷亡13萬人。(3)常德會戰:1943年11月2日,日軍10多萬人兵分四路,動用空軍、毒氣瓦斯部隊等向常德發起攻擊。中國軍隊20萬將士奮起反擊,以劣勢裝備和血肉之軀與日軍展開生死決戰。至12月20日,日軍傷亡40000余人后敗退,中國軍隊用傷亡50000余人的代價換來了勝利。常德會戰因戰事慘烈,而被稱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4)雞毛信:海娃14歲,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 一天,海娃接受到一項艱巨的任務,要把一封雞毛信送給三王莊的張連長。途中,海娃遇到一隊搶糧的小鬼子。信要是落到敵人手中,那可就危險了。海娃看看羊群,突然有了主意。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小鬼子抓住海娃,把他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搜了個遍,什么也沒發現。鬼子讓海娃把羊趕到山里給皇軍吃。晚上,幾個鬼子把海娃擠在屋里頭。鬼子睡著了,海娃取信巧妙逃走。天亮了,海娃繼續趕路,又遇到鬼子,他脫下衣服向鬼子示意,混了過去。……5.文本學習:我們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我們銘記那些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貢獻的人們。6.文本學習:活動園了解了先烈們的革命故事,你想說些什么?(我最崇敬的革命先輩們,沒有你們拋頭顱灑熱血,沒有你們的舍生取義,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繼承你們的遺志,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為建設我們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回答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視頻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思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觀看視頻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反思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分享故事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觀看視頻了解內容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反思文本觀看視頻閱讀文本了解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思考文本回答問題閱讀文本了解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觀看圖片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閱讀文本了解文本感知文本體會文本反思文本 文本向學生呈現了全民族抗戰的概況。活動園中的《銅墻鐵壁》浮雕中包括了中國共產黨軍隊、中國國民黨軍隊、海外華僑、人民群眾等群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抗戰之氣概。活動園中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具象化的浮雕深挖課文背后的內涵。文本集中展現愛國將士的英雄氣概,詮釋抗戰精神的內涵。教學選取了中國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臺兒莊戰役和中國共產黨八路軍的百團大戰這兩場戰役,引導學生從史實出發,理解中國軍隊的抗戰精神。文本教學從民族氣節的角度出發,以抗戰英雄的事跡詮釋抗戰精神。“抗戰英烈故事會”的活動,意在引導學生主動收集抗日英雄的事跡,并在全班展示分享,使其在自主學習中豐富對抗戰英雄的認識,加深對抗戰精神的感悟。同時,可將八女投江和抗日英雄趙登禹的事跡作為典型案例展開,通過深入挖掘其生動感人的情節,引導學生感悟他們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精神。結合照片、視頻等資源,引導學生了解抗日英烈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補充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抗日英雄抗日英雄趙一曼的故事。補充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抗日英雄左權的故事。補充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補充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馬本齋的英雄母親的故事。補充學習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抗聯英雄楊靖宇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在“抗日英烈故事會”上講英雄故事,不能照本宣科,要將英雄事跡和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文本點明在這場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如火山般爆發活動園中的四幅浮雕分別呈現了民兵送軍糧運武器、婦女送軍鞋、兒童站崗放哨、教師學生為抗日吶喊、海外華僑捐款捐物的場景,教學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四幅雕塑的具體內容,從群像的角度來感悟萬眾一心救亡圖存的抗日熱情。講述愛國民眾抗日故事的活動,意在使學生從具體事例中感受在民族危機的緊要關頭,中國人民表現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進一步理解“全民族抗戰”“眾志成城”的含義。知識拓展:英雄母親——鄧玉芬;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雞毛信等教學資源學習,豐富學識的視野,進一步感受到“全民族抗戰”“眾志成城”的含義。緬懷先烈的提示語和最后的開放性活動,意在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進行總結梳理和情感抒發,對當下幸福生活進行反思,深刻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和平環境來之不易,應緬懷先烈,珍愛和平。課堂小結 在祖國危難時刻,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抗日烽火燃遍神州大地。 雖然我們不曾經歷戰爭帶來的苦難,也不曾體驗戰火中的硝煙,但我們要銘記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記住為中華民族犧牲的英雄們,秉承英雄的精神,為實現中國復興夢而努力。 歸納并匯報本節課的收獲有哪些,秉承英雄的精神,為實現中國復興夢而努力。 總結升華本節課知識的學習掌握,我們銘記那些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貢獻的人們。板書 第10課 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眾志成城 (一)全民族抗戰 (二)血戰臺兒莊、百團大戰 (三)抗日英烈 (四)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6張PPT)新知導入圖片上這個放牛的孩子是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素材:歌唱二小放牛郎新知講解面對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機,具有愛國精神的全體中華兒女匯成氣勢磅礴的力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全民族抗戰在位于北京盧溝橋旁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廳里,有一座名為“銅墻鐵壁”的雕塑,你能解讀出它表達的內容嗎?全民族抗戰《銅墻鐵壁》雕塑解讀《銅墻鐵壁》雕塑從這幅雕塑中我們能夠讀出,在人民危急關頭,共產黨們英勇拼搏,視死如歸。愛國兒女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民族而戰!為祖國而戰!猶如銅墻鐵壁一樣阻擋日本侵略者的鐵蹄。“銅墻鐵壁”又名“血肉長城”,象征中華民族用血肉筑起鋼鐵長城。素材:銅墻鐵壁“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千百萬愛國將士們在戰場上溶血奮戰,頑強抵抗。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佟麟閣全民族抗戰第五戰區中國軍隊血戰臺兒莊1938年春,中國軍隊在山東臺兒莊與日軍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殲敵1000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裝備。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勝利。血戰臺兒莊這是一段怎樣的記憶?臺兒莊大戰遺址彈孔墻從彈痕累累的墻面中,你感受到中國軍隊面對敵人的進攻時,展現了怎樣的英雄氣概?八路軍百團大戰1940年8月,八路軍100多個團在華北地區2000多千米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攻克據點近3000個,殲滅日偽軍40000余人,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百團大戰素材:百團大戰在這場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抵御外來侵略、保家衛國的戰爭中,一大批優秀的抗日將士用生命和熱血展現了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趙一曼、楊靖宇、左權、吉鴻昌、佟麟閣,趙登禹……每一個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壯的感人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回腸的愛國之歌。請你收集抗日英烈們的事跡,在“抗日英烈故事會”上與同學們分享。八女投江紀念群雕1938年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東北抗聯第五軍婦女團指導員冷云等八名女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安全轉移,主動吸引敵軍火力,英勇抗擊。在彈盡被圍的情況下,寧死不屈,毅然集體投江,壯烈殉國。她們犧牲時年齡最大的23歲,最小的只有13歲。她們的壯舉表現了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決心。為紀念八位女烈士,1988年八女投江紀念群雕在牡丹江畔落成。抗日英烈抗日英雄趙登禹是第二十九軍將領。在喜峰口戰役中,他率部與敵軍展開肉搏戰。他用大刀砍出了中國軍隊的成風,砍出了中華民族的骨氣。在鎮守北平南苑的戰役中,他雖身負重傷,但仍指揮作戰,不幸壯烈殉國。臨終時說:“軍人戰死沙場原是本分,沒有什么值得悲傷的。”趙登禹的遺骸被葬于盧溝橋畔。北京有一段路被命名為“趙登禹路”,以紀念英烈。視死如歸的趙登禹抗日英烈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到東北,領導工人斗爭,多次領導工人反日罷工。此后,趙一曼又發動群眾,組建游擊隊,配合抗日部隊作戰,成績顯著,受到當地民眾的積極擁戴。1935年,趙一曼被日軍俘虜,她強忍著日寇的酷刑,疼得幾次昏死過去,卻表現出一個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的決心,忠貞不渝,沒有說出任何有關抗聯的內容。次年,日軍將趙一曼押送到珠河,面對無情的機槍,趙一曼大無畏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最終壯烈犧牲,年僅31歲,趙一曼慷慨激昂的故事,讓人感動得不禁落淚。趙一曼抗日英烈素材: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英勇就義左權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協助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粉碎日偽軍"掃蕩",發展壯大人民武裝力量,取得了百團大戰等許多戰役、戰斗的勝利。1942年5月,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抗日英烈狼牙山五壯士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余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岳、平西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余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某部第7連奪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后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他們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余人。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后,用石塊還擊,- - 直堅持戰斗到日落。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幸免于難。抗日英烈馬本齋的英雄母親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受到馬本齋支隊重創,日軍負責人山本敬文威脅參謀哈少甫,哈少甫未能經受住敵人的威脅而出賣了馬本齋,讓山本派出軍隊去東辛莊抓捕馬母白氏。馬母白氏被抓捕后,堅決不向日軍低頭,在日軍軍營不吃一口飯、不喝一口水,不受日軍的誘惑也不畏懼敵軍的威脅。馬母白氏因絕食抗日,在日軍軍營中犧牲。馬本齋得知母親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絕,全體士兵也都非常悲傷,馬母不僅是馬家兩兄弟的母親,也是全回民支隊、全中國人的母親。抗日英烈抗日英烈楊靖宇楊靖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斗幾晝夜后,在濛江縣(今吉林省靖宇縣)壯烈犧牲。但時日本人剖開了楊靖宇的腹部,探查楊靖宇究竟吃的什么東西,使他在那么艱難的環境中還能如此英勇善戰。當得知,胃里面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草根和棉絮,有的棉花明顯是剛吃進去的,一團一團的還沒變樣。日本軍官連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素材:【道法廣角】抗日英雄--楊靖宇在這場救亡圖存的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如火山般爆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從下面這幾幅浮雕中,你能看出全國人民是怎樣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的嗎?你還知道哪些愛國民眾抗日的故事?把它們講給同學們聽一聽。了解愛國民眾抗日的故事反映抗日救亡運動的浮雕組圖我知道很多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英雄雨來、王二小……我知道當時華北地區有個英雄母親鄧玉芬,她的丈夫和五個孩子都在抗戰前線犧牲了,但她仍然不退縮,支援抗戰。鄧玉芬(1891年-1970年)出生在密云縣云蒙山深處的水泉峪村,她和丈夫借住在親戚家,靠租種地主的幾畝地過活,含辛茹苦地先后養活了7個兒子。自1940年,鄧玉芬的大兒子永全、二兒子永水、三兒子、四兒子、五兒子先后加入抗日隊伍,在戰爭中奉獻了寶貴的生命。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她舍家紓難,先后獻出了丈夫和兒子共7位親人,被當地人民譽為“當代的佘太君”。英雄母親——鄧玉芬1938年至1944年,腥風血雨的四次“長沙大會戰”,是八年全國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余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這場震驚世界的會戰前三次以中國軍隊的大獲全勝而告結束,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日軍共傷亡10.7萬人,中國軍隊共傷亡13萬人。長沙會戰長沙會戰時軍民團結如一人1943年11月2日,日軍10多萬人兵分四路,動用空軍、毒氣瓦斯部隊等向常德發起攻擊。中國軍隊20萬將士奮起反擊,以劣勢裝備和血肉之軀與日軍展開生死決戰。至12月20日,日軍傷亡40000余人后敗退,中國軍隊用傷亡50000余人的代價換來了勝利。常德會戰因戰事慘烈,而被稱為東方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常德會戰常德會戰后,繳獲的日軍大量物資海娃14歲,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 一天,海娃接受到一項艱巨的任務,要把一封雞毛信送給三王莊的張連長。途中,海娃遇到一隊搶糧的小鬼子。信要是落到敵人手中,那可就危險了。海娃看看羊群,突然有了主意。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小鬼子抓住海娃,把他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搜了個遍,什么也沒發現。鬼子讓海娃把羊趕到山里給皇軍吃。晚上,幾個鬼子把海娃擠在屋里頭。鬼子睡著了,海娃取信巧妙逃走。天亮了,海娃繼續趕路,又遇到鬼子,他脫下衣服向鬼子示意,混了過去。眼看就到三王莊了,可海娃發現信丟了,好在有驚無險,信又失而復得,可海娃又落入了敵人手中,敵人讓海娃帶路,海娃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包圍圈,敵人被消滅了,海娃也受傷了。海娃從昏迷中醒了過來,張連長夸他是個小英雄。我們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我們銘記那些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貢獻的人們。了解了先烈們的革命故事,你想說些什么?我最崇敬的革命先輩們,沒有你們拋頭顱灑熱血,沒有你們的舍生取義,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繼承你們的遺志,努力學習,奮發向上,為建設我們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課堂總結在祖國危難時刻,中國人民萬眾一心,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頑強的斗爭,抗日烽火燃遍神州大地。雖然我們不曾經歷戰爭帶來的苦難,也不曾體驗戰火中的硝煙,但我們要銘記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記住為中華民族犧牲的英雄們,秉承英雄的精神,為實現中國復興夢而努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道法廣角】抗日英雄--楊靖宇.wmv 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教學設計(第二課時).doc 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精美PPT教學課件(第二課時).ppt 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英勇就義.wmv 歌唱二小放牛郎.wmv 百團大戰.wmv 銅墻鐵壁.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