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并通過膝跳反射等實驗理解反射的概念。(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3)區別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主要特點。(4)領悟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及反射對人體的意義。教學重點:1、反射的概念;2、反射弧的概念和構成;3、反射的類型;教學難點:反射弧的組成;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提出核心問題有位科學家說過:科學家也是普通人,他們所做的,只是注意到了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現象并深入地研究了下去。。。比如牛頓研究蘋果為什么落地,比如瓦特研究蒸汽頂開鍋蓋。。。小游戲:請一位同學繞講桌走三圈。教師:大家有什么疑問嗎?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游戲?老師就是想知道,他們完成指令的過程中,為什么沒有撞到講桌上呢?那么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下面這些的現象呢?為什么騎車一開始搖搖晃晃,學會后會騎得平穩?為什么學會的知識,可能下節課就說不上來了?為什么手碰到燙的東西,來不及思考,手已經縮回了?為什么有異物飛來會不自覺眨眼睛?核心問題:這些活動由什么系統調節的?如何調節的呢?有什么意義呢?二、新授:環節一 認識反射過渡語:科學家把這些由神經系統調節完成的活動稱為反射。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什么叫做反射。1、膝跳反射實驗學生小組完成膝跳反射實驗歸納特點:刺激:膝蓋下的韌帶,反應:小腿突然抬起補充實例:眨眼反射、縮手反射、排便排尿反射小結:這些活動都是由神經系統調節完成的。由此,初步寫出反射的概念圖:(外界或內部)刺激—————————→反應(神經系統)評價練習:它們能完成反射活動嗎?小貓 章魚 草履蟲 細菌 病毒 含羞草 向日葵通過辨析,幫助學生認識到:具有神經系統的生物才有反射活動。刺激是反射發生的起因。環節二 認識反射弧過渡語:神經系統究竟為反射提供了什么神經結構呢?以打電話類比:我們知道打電話需要有電話機、電話線及信息傳輸處理系統。那么,反射活動是否需要一定的“設備”來完成呢?完成反射活動的“設備”,就是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1、反射弧的結構及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問題串設計:1)打電話需要什么設備?反射弧需要幾部分組成,各具有什么功能?2)如何成功打通電話?反射活動如何才能發生?與打電話有什么不同?3)什么情況下可能打不通電話?何時反射活動無法完成?4)縮手反射是先縮手還是先感到燙?為什么?這種反射有什么意義?問題解決過程:(1) 閱讀課本,自主學習。(2) 小組分析討論,完成以上問題。(3)演示縮手反射過程,全班交流分享。縮手反射演示:1、被牙簽扎手。2、告知“刺”,不真的刺。3、告知“被刺也要堅持不縮手”。小結:學生類比打電話的“設備”,理解反射弧的結構及功能。類比打電話的過程,理解反射通過反射弧進行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區別打電話與神經沖動傳導的不同,理解神經沖動傳導是單向的。演示并分析“先縮手”還是“先感覺到燙”,理解非條件反射對人體的保護作用。2、反射與反射弧的關系過渡語:通過前面的學習,你認為反射與反射弧之間是怎么樣的關系呢?教師提醒學生思考:1)反射要完成,反射弧一定完整嗎?2)反射弧完整一定發生反射嗎?完成概念圖:小結:(1)反射弧是反射的結構基礎。(2)反射要完成反射弧必須完整.(3)反射弧完整不一定發生反射活動,還需要有刺激。(4)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單向的。評價設計:運用所學知識,據圖回答膝跳反射相關問題:1)說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包括哪幾部分結構?2)指圖說出膝跳反射過程中,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3)如果有意識地控制,能否使膝跳反射不發生?為什么?4)如果2或4被切斷,反射能否完成?為什么?環節三 反射的類型過渡語:為什么有的反射很簡單,有的反射很復雜?它們是如何來區分的?1、區分反射類型:閱讀課本內容,歸納兩種反射的類型及特點:第一類: 眨眼反射 排便排尿反射 縮手反射第二類: 單眼眨眼 定時到廁所方便 聽到語言“燙”縮手學生歸納分析:第一類,天生就會的,稱為非條件反射;第二類,長期生活經驗積累形成的,稱為條件反射。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條件反射,也是人類特有的反射。評價設計:判斷反射的類型①吃梅止渴 ②看梅止渴 ③談梅止渴①嬰兒打針哭 ①嬰兒看到護士哭 ①嬰兒聽說打針哭2、介紹條件反射的建立:介紹巴甫洛夫生平及經典條件反射實驗,學生根據實驗思考并回答:1)小狗的條件反射是如何建立的?2)如果持續多次搖鈴卻不給食物,反射是否會消退?3)兩種反射的神經中樞有什么不同?4)條件反射的建立與非條件反射的關系?評價設計1:連線題:辨析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區別。評價設計2: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解釋課堂一開始提出的一系列問題。為什么繞講桌三圈不會撞到講桌上?為什么騎車一開始搖搖晃晃,學會后會騎得平穩?為什么學會的知識,可能下節課就說不上來了?為什么手碰到燙的東西,來不及思考,手已經縮回了?為什么有異物飛來會不自覺眨眼睛?這些活動由什么系統調節的?如何調節的呢?有什么意義呢?三、課后評價檢測:小論文你有什么特長或愛好,或者你希望自己能夠有什么特長或愛好?結合教師所給閱讀材料及課本內容,選擇一種進行介紹,下節課進行交流分享。(字數200字以上)要求:必須包含以下三方面內容:1、我的愛好是什么,為什么喜歡這種活動?2、這種活動是如何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完成的?3、能否讓自己在這方面做得更優秀?寫出與神經調節有關的理論依據。三、板書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各種) 刺激—————————→反應神經系統↓(神經結構)反射弧↓(神經中樞)后天學習 天生就會的(建立)條件反射←———— 非條件反射(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