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知道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實踐中應用。(2)嘗試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3)能夠獨立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4)評價自己的環保意識。2.能力目標(1.)初步學會處理信息及撰寫調查報告的基本方法。(2.)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社交能力。(3).培養接觸社會、并從社會中直接獲取資料的能力。(4).通過在班級內做交流報告和討論,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目標(1)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2)結合退耕還林還草的事例,初步形成這種觀念: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都應當遵循自然規律。二、教學重點(1)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2)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四.教學難點完成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三、課前準備1.教師準備(1)到當地環保部門咨詢有關生態環境狀況。(2)通過多媒體收集一些相關資料。(3)幫助學生分組,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調查題目,確定具體的調查方法,制定可行性的調查方案。2.學生準備(1)筆記本、筆。(2)確定調查方案。(3)調查工具:如鐵鍬、塑料袋、集氣瓶、污水取樣瓶、手套、照相機、錄像機四、課時安排:1課時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境上課,同學們好。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酸雨、臭氧層空洞等環境問題,充分認識了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那我國的環境現狀是什么樣的狀況呢?我想同學們肯定特別想知道吧。在這里,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段視頻,請同學們認真欣賞視頻,欣賞完后,告訴我你的感受如何?過渡:看來,建設和維護好良好的生態環境迫在眉睫,同時也是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是否具有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直接決定著我們今后的行為。那我們的環保意識如何?二、評價自己的環境意識1、請同學根據自己的真實想法、行為、習慣完成課本中的調查表。并統計好你共得了幾個ABCD,然后根據公式計算總分。2、交流總分超過45分的,說明你關心環境,有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介于30-35的,說明你比較關心環境,有一定的環保意識如果低于30分,說明你還缺乏環保意識,應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過渡:看來,大多數的同學具有良好的環保意識。值得老師欣慰。良好的環保意識,可以指導我們更好的行為活動。那如何保護我們身邊的生態環境呢?課前同學們已經分組調查我們周邊的環境,并制定了環境保護計劃。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展示你們的調查結果。三、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1、小組展示調查結果,相互評價2、評價剛才,同學們展示了每個小組的調查結果,在剛才的展示中,哪組的調查報告比較好?誰的展示能力更好呢?3、在我們調查的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大氣污染這些方面有沒有內在的聯系呢?過渡:看來同學們都意識到了植樹造林的重要性,那我想問問:同學們知道植樹節是哪一天?親自種過樹的同學請舉手。看來,我們每個人都很清楚植樹的重要性但真正做的卻很少。在我們身邊卻真有這樣的人,把這樣的不平凡的小事做成了極致。他就是我們的造林英雄——馬永順。小結我相信,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像馬永順這樣的人,為保護我們的環境默默地奉獻著。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我想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個真正保護環境的人。課下,請同學們發起一次倡議,并將倡議書張貼在學校的宣傳欄內。讓環保意識飄蕩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飄進每一個同學的心中。最后,請欣賞我們美麗的家鄉,伴著優美的樂曲和美麗的景色結束我們的課堂。 觀看視頻,談感受學生做環保意識調查表審視自己的環境意識 小組展示,組間評價學生思考問題學習造林英雄馬永順鼓勵學生設計切實可行的方案,在課下分組實施,并進行宣傳,使更多的人受到環保教育,使環保理念滲透更多的人。。 通過觀看視頻,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喚起學生強烈的保護生態環境的愿望和意識評價學生環境保護意識引導并參與學生的交流活動,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到日常的一些無意識的小活動,可能都會影響甚至破壞環境,喚起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的環保意識。進一步掌握本節的內容培養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