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急救常識》教案1、 教材分析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是“運用一些急教的方法”。本節課介紹了緊急呼救、心肺復蘇、出血和止血等基本的急救方法,通過對這些急救常識的學習,能減少傷害或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2、 學情分析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學生對這些情況的處理都有自己的見解,但是否準確 學生對此抱有很大的興趣。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把本節的學習落實到實處,通過觀看視頻、教師示范、模擬練習,掌握這些技能,問時要注意把握課堂教學效果,避免學生在模擬操作中只看熱鬧。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識別各種危急情況,學會緊急救助。(2)運用一些急救方法對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進行處理2、過程與方法目標:幫助學生儲備日常救護知識,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關愛生命、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與價值觀。四、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識別各種危急情況,學會緊急救助。教學難點:各種急救方法的運用。五、教學方法:引導啟發法、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操作法。六、教學過程:1、導入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的開始,我們先來看幾幅圖片。呈現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各種傷情的圖片。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自己或者是親朋好友,甚至是一些不相干的陌生人,有沒有遭遇到過這些傷害呢?面對這些傷害,你又是怎樣自救,怎樣去幫助他人的呢?你的處理方法是否真的得當有效呢?那么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識。出示標題,引出正文。 看圖片,思考自己受傷的經歷。 本次導入我采取了從生活入手的方式,因為急救常識本身就是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的處理方法,運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是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生活。2、活動一:出血和止血、120急救電話的撥打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活動一:出血和止血、120急救電話的撥打 創可貼的使用。出示日常生活中皮膚輕微創傷的圖片,讓學生思考:這時候應該怎樣處理呢?學生回答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傷口呈現什么特點的時候我們應使用創可貼?進而出示規范的創可貼使用說明,加強學生對使用范圍的規范。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判斷出應使用創可貼處理傷口,并且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創可貼的使用范圍,進而明確創可貼的適用范圍。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帶入課堂,并讓學生感受到經過這一節課的學習,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到了完善和補充。2.120急救電話的撥打出示大量失血的圖片,問學生:同學們,這時候,我們首先應當怎樣處理呢?在給120撥打電話的時候,我們應當怎樣描述患者的病情呢?老師這里有一個情景(圖片),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當你撥通120急救電話以后,你應該怎樣去描述呢?學生討論過后,老師模擬120急救中心接線員,學生在電話里描述傷者的病情,學生描述完畢后,教師加以點評和補充,并讓學生掌握撥打120電話的要領。 學生小組討論,并模擬撥打120急救電話。 運用此方法可以讓學生學會撥打120急救電話的方法,并且熟知撥打電話的要領。3、繃帶的使用方法微課示范,觀看如何使用繃帶,并在小組內互相練習,教師給予指導。 學生觀看示范,并在小組內互相練習。 運用實際操作,讓學生學會繃帶加壓止血的方法。4、如何判斷動靜脈出血及學習相應的止血措施出示表格,讓學生對照表格歸納整理動靜脈出血的特點,并且學會相應的止血按壓方法。 學生回顧前章所學的知識,并歸納總結動靜脈出血的特點。 運用表格,可以將復雜問題系統化,更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5、緊急情況下的止血方法介紹指壓法和緊急情況下可以用身邊的布條止血。 學生思考在危急關頭應該怎樣做。 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處理緊急事故的能力。3、活動二:心肺復蘇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活動二:心肺復蘇 展示人昏迷的圖片。師:同學們,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怎樣處理呢?生:確定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師:那么,第二步應該怎樣呢?生:判斷病人有無意識、自主呼吸。師:怎樣判斷病人有無意識。生:用力拍打病人,大聲喊叫病人。師:怎樣判斷病人有無自主呼吸。生:觀察胸廓,感受口鼻處氣流的出入。師:當我們確定病人無意識、無呼吸后應當怎樣處理呢?生:抓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師:撥打完電話以后又應當怎樣做呢?生:判斷有無心跳。師:用什么方法去判斷呢?生:按壓頸動脈。師:當病人無心跳無呼吸后應當怎樣處理呢 生:心肺復蘇。師:介紹心肺復蘇的步驟及作用,請同學們思考應該先做人工呼吸,還是先做胸外心臟按壓呢?。生:胸外心臟按壓。師:介紹心肺復蘇發展史,并讓學生明白心肺復蘇是一步一步完善起來的,并且讓學生了解心肺復蘇目前面臨的難題是腦復蘇。鼓勵學生未來的難題需要你去解決。觀看心肺復蘇的完整視頻。并思考兩個問題:1、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交替比例是多少? 2、按照這一比例要持續幾個周期,再次檢查患者的反應和呼吸? 視頻觀看完后引導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師:下面就讓我們一步一步來學習一下心肺復蘇的操作步驟。在教師的帶領下利用給大家準備的人形布娃娃在小組內練習心肺復蘇,老師在小組間做指導。設計意圖:我采取了從具體事例入手的方法讓學生思考,當你看到一個躺在地上的患者時你應該怎樣做呢?運用這樣的方法,就真正將知識帶到生活中了,從而避免了單純學習知識的空洞感。對于重難點的處理,我仍然將重中之重放在了實際心肺復蘇操作步驟的學習上,我選擇了布娃娃作為學生練習的對象,因為考慮到:首先,這樣的道具體積小,學生的操作空間能擺開。其次,布娃娃模擬了人的形態,具有人的面部結構,學生可以很好地進行模擬練習。在小組練習中,我基本做到了對每個小組進行指導,對學生不規范的操作進行糾正。4、結語本節課結語,我才用了引導學生課下去自主學習觸電、煤氣中毒、溺水、中暑的急救辦法,這些場景也是生活中發生概率比較高的危險場景,學生如果掌握了這些方法,對他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從而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探索的良好學習品質。七、板書本節板書主要運用PPT課件的形式呈現,既彌補了傳統板書刻板單一的缺點,又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讓操作步驟直觀、系統、活潑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