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傳染病 授課者: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列舉常見的傳染病 2、舉例說明傳染病的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能力目標: 通過角色扮演及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傳染病的預防等活動,提高分析問題和語言表達能力,感受學習的樂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了解傳染病的常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樹立健康生活的態度;形成正確對待傳染病人的態度并增強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點: 1、舉例說明常見的傳染病 2、舉例說明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教學難點: 舉例說明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課前準備: 課件、5段微視頻、沾有面粉的氣球、音樂、貼圖活動材料包、學習單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初識:水痘的癥狀、病因 播放微視頻“同學們得知小明得病”,傾聽同學對小明癥狀的描述。 問:聽到這個消息同學們怕不怕?小明可能得了什么病? 播放微視頻“醫生宣布診斷結果和依據”,引入本節學習的主題——傳染病。 觀看視頻 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通過拍攝的微視頻創設情境“小明同學得了水痘”,從學生熟悉的傳染病——水痘入手,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習 “傳染病”的動機。再識:水痘的傳播 過渡:聽到這個結果,咱們班的三個同學可急壞了 播放微視頻:甲乙丙三名學生的擔憂 這三名同學會不會被傳染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水痘的傳播過程。活動一:游戲:音樂傳球 問:觀察自己的雙手、身上,你都發現了什么? 自主學習課本87頁3、4、5小節 ,思考: ①氣球里的粉末相當于什么? ②傳球的同學們相當于什么? ③被沾到粉末的同學有的發病了,有的沒有,這些發病的同學在發病前相當于什么?發病后又相當于什么? ④沾有粉末的氣球相當于什么呢? 活動二:拼圖活動:認識三個概念 1、哪些圖片代表了易感人群 2、哪些圖片的組合代表了傳染源 3、哪些圖片的組合代表了傳播途徑 自選圖片,完成拼圖 歸納總結:根據對傳染病的相關知識了解,完成填空:傳染病是由原體引起的,從傳染源通過一定的傳播途徑傳給易感人群的疾病。 過渡:我們對水痘的病因、傳播途徑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我們來解答那三名同學的疑問,他們會不會被傳染呢?為什么? 歸納總結:傳染病的三個基本環節 觀看視頻 參與游戲,體驗傳染病的傳播過程 閱讀課本 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 小組合作,利用所給材料,完成概念拼圖活動 思考、回答 通過“音樂傳球”和“概念拼圖”兩個活動,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同時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自主建構傳染病相關概念搭建了支架三識:水痘的預防 活動三:角色扮演 忽然發現,我們班的小華也得了水痘,我們應該怎么預防水痘的大爆發呢? 如果你是我校的校醫、小華的班主任、小華的同學或小華的家長,你會如何預防呢?你們提出的方法是針對傳染病的哪個環節? 每小組選擇一種角色進行討論、交流。 歸納總結: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過渡: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明康復出院,回校上課了 播放微視頻:“小明回來了” 請你評價三位同學的做法。 播放微視頻:醫生發布權威觀點 依據熟悉度和興趣等,各小組選擇一種角色交流、討論,提出具體的預防方法,并分析其所針對的傳染病環節 小組代表匯報 學生思考,評價三位同學的做法 學生自主選擇角色,體現教育的公平性。角色扮演活動不單單給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新視角,解決真實世界問題,內化傳染病相關概念。同時,促使學生理解不同社會角色的職能,增強社會責任感 傳染病是現實世界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如何正確的對待傳染病患者是十分必要的。初中學生理性判斷的是非觀仍不成熟,通過模擬傳染病患者可能遭受的境況,引導學生理性、辯證地思考問題,樹立正確對待傳染病患者的態度和幫助他人的社會責任感其他常見傳染病 過渡:生活中還有很多其它常見的傳染病,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結核、灰指甲、蛔蟲病等 請根據學習單上給出的參考信息,寫出這些常見傳染病的病原體 歸納總結:病原體的種類很多,除了病毒外,還包括細菌、真菌和蛔蟲等動物。 例:甲型肝炎: 傳播途徑是什么? 預防甲型肝炎傳播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根據參考信息,判斷病原體 思考回答 主題的設置以水痘為例,學生構建出的傳染病概念必然以水痘為主干。但是傳染病的類型多種多樣,因此在教學活動的最后,補充多種其它常見傳染病,實現從具體到一般的突破結束語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當傳染病來襲時,我們不必驚慌,而應該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最終一定能戰勝它。課后請同學們完成一份“預防傳染病”的宣傳小報,讓更多的人懂得預防傳染病的相關知識,我們的口號是:“預防傳染病,保護自己,關愛他人,革除陋習,從我做起” 傾聽、認同 引導學生從最初聽到小明生病的害怕,到正確理性面對傳染病和傳染病患者。同時,通過設計制作“預防傳染病”的宣傳小報,加深學生對傳染病相關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