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第一節 人體的激素調節 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1.能指出并說出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的名稱。2.能說出三大激素對人體的調節作用及異常時的表現。(重、難點)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二、教材分析本節課位于濟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五章第一節,中心內容是要講清楚內分泌腺的特點、種類、位置和它們所分泌的激素,包括激素的概念、實驗研究甲狀腺激素對于幼小動物發育的調節作用、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及胰島素的生理作用等內容。激素是由人體的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在體液調節中起作用的主要化學物質,它對于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生理活動,都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三、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進入青春期以后,會感覺自己身體第二性征的變化,進而產生疑問。學生雖然了解一些有關激素調節異常導致疾病的現象,但是具體如何調節仍舊不清楚。所以,本節課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認識人體的內分泌腺,再通過“對子”互說、學生卡紙貼位置等活動形式,讓學生明白人體的激素在生命活動調節中的作用。教學過程四、教學過程【課前準備】課本、思維導圖本、紅黑筆、導案(方便課前預習)【引入】教師:播放<<笑傲江湖>>中關于“冬兒”的視頻問:為什么“冬兒”已成年了,身材仍舊停留在十歲左右?學生:生長激素分泌的少(視頻中涉及到)教師:生長激素是激素的一種(板書 激素),問:關于激素同學們有沒有想了解的?學生:什么是激素?激素是從哪兒來的?激素有什么作用,為什么缺少它,冬兒沒有長高?教師:現在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激素的概念、來源、異常癥等),來學習第五章第三節人體的激素調節(師板書課題)。【課前預習】【學生活動】 學生課前閱讀課本P77頁內容,完成1-2題,課上隨機指派小組組員分享答案。【教師活動】讓會的學生解答學生的疑惑,點撥補充。1、激素:是由 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2、比較內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不同比較項目 外分泌腺 內分泌腺導管 分泌物去向 舉例 【任務一 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及分泌激素】【學生活動】對照教材P77的圖,“對子”之間互相 指出各內分泌腺的位置并說出分泌的主要激素,一位同學用卡紙在黑板上貼出各內分泌腺的位置并說出所分泌的激素。【教師活動】巡視,發現學生有疑惑的地方進行及時的指導。垂體,分泌 激素,分泌甲狀腺激素,分泌胸腺激素④ ,分泌腎上腺激素⑤ ,分泌胰島素⑥睪(gǎo)丸,分泌 激素⑦卵巢,分泌 激素【活動二 進一步探究激素】【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76、77、78完成下表,知道三大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異常時的表現,最好能將激素的作用和異常癥聯系起來。內分泌腺 激素名稱 激素的作用 異常時的表現垂體 分泌 激素 幼年時分泌不足患: (病);幼年時分泌過多患: (病);成年時分泌過多患: (病)。甲狀腺 分泌 激素 1.2.3. 幼年分泌不足患: (病);成人分泌過多患: (簡稱甲亢);缺碘會引起 (俗稱大脖子病)。胰島 分泌 激素 降低 濃度 胰島素分泌過少會出現 病(典型表現“三多一少”),可通過注射 治療。【教師活動】巡視,發現學生有疑惑的地方。【學生活動】各小組代表展示疑惑和答案。【教師活動】讓會的學生解答學生的疑惑,精講補充。五、教學總結(由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當堂完成)六、板書設計第一節人體的激素調節七、當堂達標1.國家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來預防大脖子病,這個措施是 ( )A.營養品中加維生素 B.食鹽中加碘 C.食鹽中加鋅 D.飲水中加鈣2.某患者生長遲緩,身材矮小,經檢查患了侏儒癥。你認為原因是其幼年時哪種內分泌腺發生了病變( )A垂體 B胰島 C腎上腺 D甲狀腺3.飯后血糖濃度暫時升高,不久就恢復正常水平,這是下列哪種激素的作用( )A胰島素 B腎上腺素 C甲狀腺素 D生長激素4.激素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下列因激素分泌異常而引起的疾病是( )A.夜盲癥和佝僂病 B.糖尿病和巨人癥C.壞血病和侏儒癥 D.大脖子病和腳氣病5.下列有關激素調節的敘述,最為科學的是( )A如果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B如果長期生活在缺碘的環境中會患指端肥大癥C如果成年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患巨人癥D食用加碘食鹽,可有效的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6.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實驗一:某校生物科技小組將大小相同的蝌蚪分成甲乙兩組,分別放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飼養,甲組飼料中添加了適量的甲狀腺激素制劑。乙組未添加。喂養一段時間后,他們發現甲組的蝌蚪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育成了青蛙。實驗二:手術摘除小狗的甲狀腺,狗出現了身體臃腫、行動呆笨、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體停止發育。(1)實驗1中的變量是______,設置乙組的目的______。(2)根據實驗1、2得出,甲狀腺激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作業完成教材P79的調查活動:調查糖尿病的危害及預防措施九、效率問題反思本節課始終是以學生活動為思路設計教學,體現了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改革理念。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學到文化知識,更促進了動手、分析、思維、歸納等多種能力的提高,展現了“教”與“學”的和諧。第一次上課時,堂氣氛活躍,學生們都能積極地參與其中,但是對于指出某個具體“敏感”腺體時,學生有點放不開,出現“不好意思”現象。針對此問題,我用貼卡紙的方式來代替單純的指,果然學生表現很自然,各個環節進行的比較流暢,但是對于教師自身而言,今后在啟發學生思考這方面仍需要多下功夫研究才可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