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10.2 我們與法律同行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1.了解依法辦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辦事。2.知道樹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國的推動者。3.知道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學習目標01040305樹立法治意識的原因(為什么)?學會依法辦事的要求(如何)?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為什么)?青少年如何推進法治中國的建設?02法治意識的含義(是什么)?自學提示一、樹立法治意識立法機關公民思考問題:這些做法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在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有利于維護人們的幸福生活。執法機關司法機關運用你的經驗遵法守法尊法守法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和服從。1.什么是法治意識?p101一、樹立法治意識思考問題: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視頻賞析中國人民建設法治中國共同事業受益者踐行者法治中國的建設要依靠誰?一、樹立法治意識對人民:①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2. 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有什么意義?1.有助于樹立憲法權威,推進依法治國的實施。2.有助于增強公職人員的憲法觀念,激勵其忠于和維護憲法。3.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培養憲法情感。4.有助于在全社會傳播憲法理念,樹立法治信仰。立 法執 法司 法守 法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②對國家: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盧梭: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銘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的內心里。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否則,再好的法律也淪為擺設。一、樹立法治意識③對法律: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內心時,才能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 一項違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機 制的研究,共調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員、410名 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751名專 門學校學生。從材料中你讀出了什么信息?部分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淡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一、樹立法治意識④對青少年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參觀法治文化長廊青少年模擬法庭少年交通警察參觀監獄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①人民的角度: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②社會國家的角度: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青少年的角度: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參與者和推動者③法律本身的角度: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內心時,才能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筆記整理02 學會依法辦事全網關注的“賣150碗熟肉被判賠5萬元”一事,迎來了案中案。5月6日,極目新聞記者獲悉,因熟肉買家邵興(化名)向法院提供了虛假地址,該地址的真實業主張娟(化名)遭網暴,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邵興公開道歉并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2000元。也談網暴你如何看待網暴行為?在網絡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如果違背了法律,會有什么后果?3.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法律保障我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筆記整理“依法帶娃”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十四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將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開啟“依法帶娃”時代。2.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P101噪音擾民何時休思考問題:舞民跳舞有錯嗎?4.如何學會依法辦事?跳廣場舞占據籃球場案例一: 嫌廣場舞太吵, 72歲老人往樓下扔鵝卵石砸壞17輛車,犯高空拋物罪被判緩刑。2022年3月23日,記者獲悉,72歲張爺爺被判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法庭上,張爺爺表示沒想到會觸犯刑法,很是后悔,當場表示愿意認罪認罰。思考:這兩起案件有哪些共同點?這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共同點:缺乏法治意識;都是違法行為,沒有依法維護權利。【探究二】案例分析案例二: 2022年5月,女子不滿意婚紗照效果,溝通無果發朋友圈辱罵影樓,遭起訴其侵犯影樓名譽權。法院查明,被告王女士確實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不當言論。經調解,王女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事件的嚴重性,表示愿意當庭書面道歉,最終,雙方達成和解。4.怎樣學會依法辦事?(1)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知識理解讓遵守交通規則成為一種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你準備如何做到 探究三 如何做到依法辦事思考:你如何看待“靜音廣場舞”現象?這種行為值得提倡,既保障了跳舞的權利同時又不損害他人的權益。啟示我們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最近在上海嘉定區安亭鎮出現了一種畫風清奇的靜音廣場舞。在安亭鎮紅梅小區旁的小花園里,十幾名舞者整齊劃一地跳著舞,但現場卻聽不到一點音樂聲。原來,舞者們都佩戴了一對能夠接受指定頻段的耳機。不少居民對這種“靜音模式”的廣場舞表示贊賞。②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守捍衛者。2.怎樣學會依法辦事?(1)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2)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筆記整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努力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課外多讀關于法律的書籍,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意識。當合法權益受侵犯時,告訴家長和老師,或通過法治方式來維權。遵守各種法律法規,不觸犯法律。……拓展空間3.青少年如何為法治中國建設做貢獻?①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②增強法治意識,遵守各種法律法規,依法辦事;③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我們與法律同行樹立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怎么做)1、什么是法治意識 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 (國家、人民、法律、青少年)3、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 4、如何做到依法辦事 課堂小結1.小林升入中學后,為方便上學,爸爸為他購買了一輛價值近千元的自行車。一天放學后,小林發現停放在學校大門外的自行車被盜。對此,你認為小林的正確做法是( )A.自認倒霉,讓父母再幫自己買一輛自行車B.找學校理論,要求學校賠償一輛新車C.及時撥打“110”電話報警,尋求法律幫助D.為挽回經濟損失,偷偷騎走一輛價值相同的自行車C課堂訓練2.建設法治中國有賴于每個公民的積極參與。因此,未成年人應該( )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②舉報違法犯罪行為③依法規范自身行為④參與制定法律法規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5、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劉萌的爸爸今天回到家,氣呼呼的說:“今天氣死我了,不知是誰劃了我的車,還把窗戶的玻璃砸壞了,要是讓我抓到,我非狠狠的揍他一頓不可。”學習了“學會依法辦事”相關內容后,劉萌想到了勸解爸爸的好方法。劉萌會怎樣勸解爸爸?參考答案: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①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②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教師寄語: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確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今年專門成立了依法治國委員會,依法治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保駕護航,只要我們與法同行,不懈奮斗,到建國100周年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實現!我們一定會“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中華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0.2我們與法律同行課件2.pptx 不讓跳廣場舞四川大媽傷警被刑拘.avi 法治中國宣傳片.mp4 第15頁幻燈片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