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五下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五下道德與法治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一)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第三單元知識點梳理(一)
填空題。
到了近代,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面對外國列強的侵略,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
2.面對鴉片給中國帶來的巨大災難,一些有見識的清朝官員主張禁煙,要求嚴懲販賣和吸食鴉片的人,抵制鴉片的輸入,其中態度最堅決的是林則徐。
3.1839年6月3日,林則徐在虎門親自指揮銷毀沒收的鴉片。虎門銷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燒鴉片》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禁煙的決心和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堅強意志。“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展現了林則徐的愛國精神。
4.1840年6月,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關天培(誓與炮臺共存亡)是戰爭中壯烈殉國的英雄人物。
5.鴉片戰爭以清政府的妥協求和告終。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 條約要求將中國的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6.《南京條約》的內容
割地 割香港島給英國
賠款 賠款2100萬銀元
開放通商口岸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
五處為通商口岸
協定關稅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7.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國懷抱,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 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
為擴大在華利益,英國和法國聯合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這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園林(被譽為“萬園之園”)被英法聯軍洗劫燒毀。
9.1894年,日本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這一年正是農歷甲午年,所以這場戰爭被稱為“甲午中日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以清軍慘敗告終。
10.1894年9月,在大東溝海戰中,致遠艦艦長鄧世昌與同艦官兵壯烈殉國。鄧世昌是我國近代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11.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馬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這一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
12.《馬關條約》的內容
割地 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
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款 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
開放商埠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
允許設廠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4.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經歷了空前的磨難。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它警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15.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孫中山正是這樣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先驅,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成立同盟會,積極傳播革命思想。
16.為了推翻清朝的反動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十多次武裝起義(如萍瀏醴起義、黃花崗起義等),雖然起義都失敗了,但還是給清政府以極大打擊。
17.辛亥革命
(1)在孫中山和其他革命黨人的影響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的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槍聲。經過一夜激戰,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占領武昌。接著,漢口、漢陽的新軍也先后起義,革命在武漢三鎮首先取得勝利。
(2)武昌起義勝利后,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形成了席卷全國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因這一年是農歷辛亥年,這次革命被稱為“辛亥革命”。
18.1912年1月,革命黨人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漸入人心。
19.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后,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其他許多法令,推行了一系列移風易俗的措施。
20.辛亥革命的意義
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一次歷史性巨變。雖然它不是一次徹底的革命,沒有真正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但它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
21.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動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燈,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并逐漸認識到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
22.《新青年》是陳獨秀創辦的著名刊物,高舉“民主”“科學”大旗,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23.李大釗是中國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24.五四運動
直接原因 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的失敗
時間、地點 1919年5月4日,北京
口號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
作用 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意義
(1)1921年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木船上進行。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26.黨旗、黨徽和黨的生日
(1)中國共產黨黨旗為旗面綴有金黃色黨徽圖案的紅旗。
(2)中國共產黨黨徽為鐮刀和錘頭組成的圖案。
(3)每年的7月1日被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
27.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培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
28.南昌起義標志行共產黨獨立承擔著領導中國革命責任的開始,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8月1日后成為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29.1928年,朱德、陳毅率領部分隊伍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隊伍會師。
30.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撇出中央革命根據地,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
31.遵義會議
(1)召開: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會議。
(2)內容: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國革命從此開始走上勝利之路。
(3)意義: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32.紅軍長征路線: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江西瑞金)→沖破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向貴州進軍,強渡烏江→遵義會議(1935年1月)→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計)→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飛奪瀘定橋一翻雪山,過草地(被稱為“死亡陷阱")一陜北吳起鎮會師(1935年10月)一甘肅會寧紅軍三大主力會師(1936年10月).
33.歷經艱難險阻,紅軍勝利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毛澤東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宣告了國民黨圍追堵截的破產,實現了紅軍的戰略大轉移,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34.舉世聞名的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鑄就了不怕犧牲、百折不撓、浴血奮戰、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
二、判斷題。
1.1839年6月,在廣東虎門指揮銷毀鴉片的是林則徐。 (√)
2.1839年3月,關天培奉命到廣州查禁鴉片;誓與炮臺共存亡的英雄是林則徐。 (×)
解析:奉命到廣州查禁鴉片的是林則徐,誓與炮臺共存亡的是關天培。
3.1997年7月,香港終于回到祖國的懷抱。 (√)
4.1840年6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 (×)
5.鄧世昌在大東溝海戰中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最終與全艦官兵壯烈殉國。 (√)
6.回望歷史,我們應該記住那些恥辱,更應該記住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 (√)
7.人們到南京中山陵緬懷的革命先驅是孫中山。 (√)
8.林則徐領導成立了中國同盟會。 (×)
9.1911年,黃興領導黃花崗起義取得了成功。 (×)
10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 偉大的夢想。 (√)
11.武昌起義后,僅一個多月時間,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 (√)
12.1912年1月,革命黨人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 (√)
13.辛亥革命是一次徹底的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
14.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震動了全世界。 (√)
15.《新青年》是陳獨秀創辦的著名刊物,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16.8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紀念日。 (√)
17.中國共產黨的黨旗黨徽是中國共產黨的象征和標志。 (×)
18.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
19.現在是和平年代,長征精神不需要了。(×)
三、選擇題。
1.“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愛國人士(B)的名言。
A. 孫中山 B.林徐 C.關天培
2.“人在炮臺在,不離炮臺半步!”這是(C)在虎門炮臺與英軍戰斗時說的一句話。
A.林則徐 B.鄧世昌 C.關天培
3.1842年,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要求將中國的(B)割讓給英國。
A. 澳門 B. 香港島 C.黃巖島
4.(A)簽訂后,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A.《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天津條約》
5.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呈家園林,它毀于(B)期間。
A. 第一次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 抗日戰爭
6.(名校真題)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是(B)。
A.《北京條約》 B.《馬關條約》
C.《辛丑條約》 D.《南京條約》
7.(C)第一次提出了“振興中華”這個影響深遠的口號。
A.毛澤東B.周恩來C.孫中山 D. 李大釗
8.我們要學習和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其中孫中山先生的名言是( A )
A.一息尚存,不忘救國
B.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C. 先天下之憂而憂
9.(B)后,形成了席卷全國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統治迅速崩潰。
A.黃花崗起義 B.武昌起義 C.南昌起義
10.(B)是頌揚十月革命勝利和系統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A.陳獨秀 B.李大釗 C.李達
11.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起因是(C)。
A.辛亥革命的爆發
背景 ①近代以來清朝逐漸走向衰敗。②英國卻發展成為工業強國,對中國這個落后的東方大國垂涎欲滴
目的 掠奪中國的財富
方式 向中國走私和傾銷鴉片
影響 鴉片走私給英國資本家和鴉片販子帶來巨額利潤,帶給中國的卻是災難
B.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12.有關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A.中國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7月1日
B.中共“一大”的參會代表共13人
C.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會議是在嘉興南湖的一艘木船上進行的
13.(A)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A. 井岡山 B.岳麓山 C. 武功山
14.在長征途中,被稱為“死亡陷阱”的是( A )。
A. 草地 B. 大雪山 C. 鐵索橋
15.(C)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它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A. 五四運動B. 秋收起義 C.遵義會議
簡答題
1.(教材P44)從上面的資料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果鴉片長期泛濫,會給中國造成哪些危害
答:(1)信息
(2)鴉片長期泛濫會使中國的財富大量外流,危害中國人的身心健康,導致社會生產力嚴重衰退。
2. (教材P46)鴉片戰爭中,還有許多與侵略者抗爭的歷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讓我們一起收集相關資料吧!
答:(1)我了解到的鴉片戰爭中的故事是:1842年,英軍進攻長江門戶吳淞。年近七旬的老將江南提督陳化成率眾抵抗,身負重傷,力竭犧牲。
(2)我的感受是:老將陳化成英勇無畏、抗敵衛國的優秀品質和愛國情懷讓人敬佩。
3.(教材P47)為什么說中英《南京條約》是喪權辱國的條約
答:割讓香港島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負擔,被迫開放的通商口簍岸成為西方侵略者在中國掠奪原料、傾銷商品的場所,協定關稅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4.(教材P47)歷史的昨天和今天,給你留下了哪些思考
答:落后就會挨打,只有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才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5.(教材P48)兩個強盜分別指的是誰 圓明園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答:(1)兩個強盜指的是英國和法國侵略者。
(2)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劫掠燒毀顯示了英法聯軍的侵略圓明園大水法遺址罪行,它告訴我們:落后就會挨打。
6.(教材P49)如今的圓明園遺址中到處是斷壁殘垣。有人提議重建圓明園,希望重現昔日皇家園林風采,供人們游覽;也有人主張保留遺址原貌,以警示后人。你怎么看 說說你的理由。
答:如:我不贊同重建圓明園。保留圓明園的遺址原貌,有利于警醒國人不忘國恥,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持續奮斗。
7.(教材P49)你還知道哪些文物被掠奪的故事 從文物的流失和回歸中,你想到了什么
答:(1)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的文獻被外國探險家盜走。
(2)近代清政府腐朽,國力衰退,導致大量文物被列強掠奪,流失海外。當今中國綜合國力逐漸強大,為流失文物回歸祖國奠定了基礎。
8.(教材P50)100多年前的甲午中日戰爭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火的記憶,北洋水師英勇抗爭的精神至今仍激勵著我們。聽到同學們的討論,你想說些什么
答:日本對外侵略擴張的思想和政策由來已久,清政府的腐朽給了日本以可乘之機。戰爭中北洋水師官兵奮勇抗爭,保衛祖國,他們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
9.(教材P50)為什么鄧世昌的故事至今依舊被人們傳頌 在甲午中日戰爭中還有很多為國捐軀的將士,請查找資料,說一說他們的故事。
答:(1)鄧世昌的事跡激勵著當時以及后來的中華兒女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與富強而不斷奮斗。(2)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清軍將領左寶貴在平壤戰役中親臨城頭指揮作戰,中彈犧牲。
10.(教材P51)翻開中國近代史,從中英《南京條約》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馬關條約》的民族危機,中國人民飽受磨難而不斷抗爭。歷史留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
答:近代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頑強的中國人民進行了英勇的斗爭。歷史警示我們:落后就會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11.(教材P52)人們為什么用各種方式紀念孫中山?
答:孫中山是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革命先驅,他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他為推進民主革命而四處奔走、大聲疾呼,為探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作出重要貢獻。
12.(教材P53)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革命精神,繼續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結合下面的內容,選擇其中一個方面,查查它的含義,并說說你的理解。
答:如:選擇“一息尚存,不忘救國”,這句話的含義是“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不能忘記挽救國家的責任”,表明了孫中山以救國為己任的愛國情懷。
13.(教材P54)你所知道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 你了解他們的故事嗎
答: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1911年4月27日,林覺民與黃興等人攻入總督衙門,之后在與清軍巷戰中被俘。不久后在刑場從容就義。
14.(教材P55)辛亥革命已經過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永遠留在我們心中。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銘記歷史,紀念 亥革命呢 和
同學們討論一下,談談你的想法。
答:(1)我的紀念方式是:讀一本與辛亥革命有關
(2)我的活動感受是: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與無革命者的奮斗是分不開的,辛亥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和愛國精神是我們要銘記和學習的。
15.(教材P56)你知道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為實現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哪些積極的探索嗎
答: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明確《中華民國臨時“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 約法》局部體”;借助移風易俗來推動革命。
16.(教材P57)你知道什么是從“頭”到“腳”的革命嗎 你還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現了哪些新風尚
答:(1)從“頭”到“腳”的革命指的是剪發辮和禁纏足。
(2)如: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提倡婚姻自由等。
17.(教材P58)和同學們議一議,李大釗為何不懼死亡。
答:李大釗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不屈的革精神。
18.(教材P59)查一查,五四運動中都提出了哪些口號 議一議,為什么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
答:(1)“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
(2)“弱國無外交”,中國當時綜合國力弱小,國際地位不高,在巴黎和會上遭到不平等對待。
19.(教材P61)同學們,你們知道南昌起義的故事和八一建軍節的由來嗎 查閱資料,看看有什么發現。
答:(1)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2)8月1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20.(教材P62)請以小組為單位,查閱更多革命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答:紅軍戰士張子清受傷,戰友把從伙食中節省的一包鹽留給他清洗傷口,可他舍不得用。當醫院消毒用鹽用完時,他把珍藏的食鹽捐出來給重傷員清洗傷口,而他自己卻因傷勢惡化犧牲。紅軍戰士有著頑強的意志和忘我的革命精神。
21.(教材P63)在地圖上找一找紅軍長征經過的地區,查一查資料,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想一想紅軍當時面臨怎樣的困難。
答:紅軍長征跨越近百條江河,翻越40余座高山險峰,穿越茫茫草地,面對的是險惡的自然環境。
22.(教材P64)這場遠征為什么這么“難” 紅軍又為什么“不怕”
答:(1)紅軍長征面臨一路上險惡的自然環境,缺衣少食,還要應對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
(2)紅軍有著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及革命必勝的理想信念。
23.(教材P65)在新的時代,我們該怎樣學習和傳承長征精神 和同學討論,寫下你的想法。
答:我們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努力把個人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不怕困難,不怕吃苦,勇往直前,掌握知識和本領,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大宁县| 沙湾县| 麻阳| 涟源市| 包头市| 卢湾区| 洪泽县| 手机| 吴旗县| 深圳市| 莆田市| 新晃| 承德县| 镇远县| 盱眙县| 招远市| 高清| 抚松县| 新泰市| 舞阳县| 定边县| 清涧县| 富源县| 岳池县| 获嘉县| 南宫市| 大足县| 如东县| 峨山| 彰化市| 昭平县| 涟源市| 富锦市| 平昌县| 墨玉县| 榆林市| 德阳市| 隆回县| 巨野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