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人格尊嚴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你分得清嗎?服兵役宗教信仰依法納稅監督受教育人身自由選舉維護國家利益遵守憲法法律勞動隱私權√√√√√√活動導入學習目標1、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 2、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 3、什么是法定義務?為什么要履行法定義務 4、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5、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有哪些?6、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 第四課 公民義務4.2 依法履行義務 無償獻血是一項拯救他人生命的公益活動,不但能夠挽救他人生命,獻血者也會獲得相應的回報。無償獻血者有無限量用血的權利,父母、子女和配偶也可以報銷獻血等量的用血費用。活動一:大家談材料告訴我們什么?要想獲得權利,必須履行義務。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1)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我國《憲法》第33條指出,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活動二:大家談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我國憲法第46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1、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1)權利與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結合圖片,聯系實際,與同學一起交流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探究與分享2.如何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視頻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共享單車相關法律規定私自給共享單車上鎖,導致他人無法使用的行為,已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在共享單車的二維碼之外,在車身另行設置二維碼,通過使得用戶誤掃而進行電信詐騙,屬于詐騙行為。輕者,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予以行政處罰;重者,則可能構成《刑法》第266條的詐騙罪。①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3.什么是法定義務?為什么要履行法定義務 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依法納稅保守國家秘密遵守交通規則依法服兵役保護野生動物接受義務教育促進民族團結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安全否則可能構成違法4、如何履行法定義務?情景1: 小斌等幾名15歲的學生多次使用不正當手段搶劫其他未成年人財物,后經抓獲審理,小斌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思考:以上做法正確嗎?為什么?我們從中得到怎樣的警示?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情景2:陳強找王發借了五萬塊錢,說好半年后就歸還,可如今兩年過去了,也沒見他還錢,于是,王發就把陳強囚禁起來。P57探究與分享4、如何履行法定義務?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做的行為有: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公民的姓名。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自然資源。……4、如何履行法定義務?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情景1: 小斌等幾名15歲的學生多次使用不正當手段搶劫其他未成年人財物,后經抓獲審理,小斌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思考:(1)從義務角度看,小斌等人搶劫他人財物、王發囚禁他人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為什么?情景2:陳強找王發借了五萬塊錢,說好半年后就歸還,可如今兩年過去了,也沒見他還錢,于是,王發就把陳強囚禁起來。探究與分享三、違反義務須擔責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屬于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屬于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2)陳強欠債不還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為什么?5、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有哪些?三、違反義務須擔責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刑事違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材料一:朱某在浴室撿到蘇某的進口名牌手表拒不歸還。為此,蘇某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朱某限期歸還蘇某手表,否則賠償蘇某精神損失3500元。材料二:劉某開車去銀行辦理業務,沒有注意到停車處有禁止停車的標志,隨意將車停在路邊,后被交警處以200元罰款。材料三:19歲的中學生趙某多次手持刀具強奪9名小學生的財物,后被公安機關抓獲。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有期徒刑。我來思考:上述材料中的主人公分別違反了什么法律?應依法承擔什么法律責任?③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公民6、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什么責任?筆記①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②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法行為一般違法1.行政違法嚴重違法違法行為的類別犯 罪2.民事違法3.刑事違法知識鏈接刑事責任法律責任行政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訴訟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刑罰主刑附加刑依法履行義務法律要求做的( )法律禁止做的( )做法:增強( )意識和( )觀念,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公民是合法權利的( ),也是法定義務的( )權利與義務( )法定義務具有( )法定義務須履行某些權利同時也是( )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義務須擔責違反民事法律承擔( )違反行政法律承擔( )違反刑事法律承擔( )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享有者承擔者義務。例如,勞動和受教育權利義務強制性必須去做堅決不做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課堂小結:1.(2021年湖北鄂州)公民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以下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的是①依法納稅 ②依法服兵役 ③勞動 ④受教育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隨堂檢測D2. (2021湖南衡陽)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熱愛祖國,造福人類。他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先后獲得“未來科學家大獎”、“共和國勛章”等榮譽稱號。袁隆平的事跡充分體現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主要表現在( )①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②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③違反法定義務,必受刑罰處罰④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4.(2021年湖北咸寧)2021年1月,遼寧沈陽市一對父子因在核酸檢測點插隊并毆打、撕扯、漫罵民警,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有期徒刑10個月。這說明①違法必須承擔刑事責任 ②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③履行義務比享有權利更重要 ④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5.(2021年遼寧營口)如圖,下列選項符合陰影部分的內容是 ( )A.勞動、受教育 B.依法納稅 C.維護國家利益 D.人身自由3.(2021年內蒙古赤峰)漫畫中人的行為厚此薄彼( )A.超越了權利的界限,屬于濫用權利 B.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是正確的 C.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D.具有正確的權利和義務觀念CA6.(2021年湖南邵陽)下圖中,對權利和義務關系表示正確的是( )B.C.D.A.7.(2021·菏澤)某鎮人民政府租用村民李某承包的荒地作為停車用地,現因租金拖欠,李某要求歸還租用的停車用地,遭到該鎮政府的拒絕.于是,李某便以鎮人民政府為訴訟對象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這屬于( )A.民事訴訟 B.刑事訴訟 C.行政訴訟 D.刑事自訴8.【2021·南京】小俊在電影院看電影,看到興奮激動的時候,不禁手舞足蹈,大聲叫好,周圍觀眾制止他,他卻說:“這是我的權利和自由,我想怎樣就怎樣。”下列觀點中正確且可以用來反駁小俊的有( )①公民行使權利必須得到他人的許可②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③尊重社會公德是遵守憲法法律的表現④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CA9.近日,浙江兩名高校學生拒絕服兵役被處罰:永久不得恢復原學籍。這表明( )①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②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 ③公民要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④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是犯罪行為。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A10、違反法律必然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按照違反法律的不同,需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關于當事人違反的法律類別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C11.近年來,廣場舞擾民的新聞頻現,在不堪噪音騷擾的市民眼里,這些搶占小區空地和街邊廣場的大媽,已經嚴重影響了他人的正常生活,以致潑糞、放狗咬、高音炮等對抗大媽的極端行為時有發生。從公民權利和義務關系看,上述問題的出現在于不理解 ( )①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 ②公民不僅要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依法履行義務 ③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 ④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具有廣泛性,他人無權干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2021·天津】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小強在放學路上撿到一個皮包,內有一臺九成新的電腦。小強在原地等了很長時間才等來失主,但小強向對方索要500元報酬才歸還。你認為小強的做法( )A.應該的,索要報酬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B.應該的,失物的價值遠遠超過500元C.不應該,撿到物品歸還失主是履行法定義務D.不應該,要履行法定義務就不要維護自己權利CA1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平時喜歡瀏覽新聞的小福在春節期間,注意到這樣一則新聞。2020年1月24日,浙江一網民陳某因與徐某合作生意產生分歧,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張編輯有“此人從武漢攜帶大量病毒回慈溪,望大家快速轉發”文字的照片,并被網友大量轉發。因散步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陳某已被當地警方處以行政拘留處罰。(1)請你運用如何依法履行義務的知識評價陳某的行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陳某在享有言論自由權利的同時,也必須履行義務。(2)請你運用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對陳某提出忠告。陳某的做法是錯誤的。①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陳某做出了法律禁止做的行為。②拒不履行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10. 觀察漫畫,回答下列問題。(1)漫畫反映了什么問題?(2)請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角度對漫畫中人物進行勸說?漫畫反映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只想享受權利而不愿履行義務,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的現象,漫畫中的人物割裂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①權利和義務相統一,是一致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權利的行使需要義務的履行,而義務的履行有利于權利的實現;③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④公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 依法履行義務.pptx 4.2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