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命制人: 審核人:【課前預習學案】【高考考點】 1、世界文化的多樣性:(1)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2)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3)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2、文化在交流中傳播:(1)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2)現代文化傳播手段的特點(3)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考點默寫】(主干知識)1、世界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2、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意義:3、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4、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我的疑惑】【個性札記】(簡要筆記)【課堂探究學案】【考點探究】探究一: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世界上最長、工程量最大的運河——中國京杭大運河將于2014年申報世界遺產,并且只有一次機會,如果申報失敗將永久失去申報資格。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說明我國保護和開發文化遺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考體驗※1、(2012浙江卷31題)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國的,功夫是中國的,熊貓是中國的,場景是中國的,但熊貓阿寶怎么看都不像中國的大俠。這告訴我們①文化符號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榮我國文化應借鑒好萊塢的文化創新理念③繁榮我國文化的關鍵是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2012.北京25)優秀城市雕塑作為公共環境藝術品①體現了城市環境對雕塑風格的依賴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與城市環境的統一③體現了城市環境是時代精神的產物 ④反映了歷史情懷與時代精神的融合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2012江蘇)端午節即將到來,請你設計一個有助于吸引中學生了解其文化內涵的主題活動,并從《文化生活》角度說明活動的意義。探究二:《國語 鄭語》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認為“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無講”,意思是萬物相和相生,紛亂、爭端不利于事物的發展,但若單一無變化,萬事萬物就會停滯不前。正如聲音單調不好聽,顏色單一無色彩,一種味道就沒有滋味。從這段古語中,我們能否感受到文化多樣性的價值?※高考體驗※1、(2012.廣東30)雷鋒精神激勵了幾代中國人,并傳播到世界多個國家,被稱贊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這體現了文化①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源于實踐,引導實踐的發展③能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④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文化環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2012.天津11)由我國著名藝術家楊麗萍領銜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亞演出,引起轟動。這個蘊含現代文化觀念、充滿美麗安寧意境、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歌舞劇,在澳大利亞觀眾中產生了認同感和親切感。該劇引發澳大利亞觀眾共鳴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構成的 B.中華文化與澳大利亞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國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懷 D. 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知識構建】【課堂鞏固】1.[2012·北京卷] 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越來越多的中餐館開始提供英文菜單,但一些菜單的譯法鬧出不少笑話。近來有關部門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將2 158道中餐菜名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此舉有助于( )A.豐富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 B.促進中西飲食文化的傳播C.展現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 D.減少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2.[2012·江蘇卷] 電影《泰坦尼克號》和歌劇《羅密歐和朱麗葉》因歌頌純真的愛情而為世人所熟知,我國的愛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劇的形式在紐約上演,也為美國觀眾所欣賞。這些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都深深打動世界各地的人們。這說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實踐中產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樣性就是要承認文化的同一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12·山東卷] 中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形成了全球“漢語熱”現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學院,更是讓中國的語言文化在全世界煥發出生機。這說明( )①文化交流能夠增強文化影響力 ②文化對經濟有積極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2012·豐臺區期末] 圖書漂流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的歐洲,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隨意放在公共場所,撿拾這本書的人可取走閱讀,讀完后再將其放回公共場所,讓下一位讀者閱讀,繼續進行圖書漂流。圖書漂流活動( )A.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B.超越時空對文化傳播的局限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D.促進了文化傳播與交流5、[2012·西城區期末] 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談會上,一位企業家講了這樣一個小尷尬:為了增進與客戶的感情,感恩節這一天,他給世界各地的客戶都發郵件表示感謝,沒想到回復的特別少,一位希臘的客戶干脆直接告訴他,他們根本不過感恩節。由此可見( )A.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B.應當認同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D.經濟往來離不開對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6、(2010山東文綜)材料三 上海世博會上,各國展館紛紛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獨特風采,如丹麥“小美人魚”、盧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時,許多外國展館也都嵌入了中華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館的“福”字,挪威館的“中國紅”……結合材料三,從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7、世博會自誕生以來,一直講述并預言著世界的改變,推動人類文明不斷走向成熟。世博會是展示臺:上海世博會吸引了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世博會是大課堂:上海世博會拓展了人們的知識視野,激勵了全社會的創新熱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來。世博會是助推器:1933年熒加哥世博會使美國汽車業大放異彩;1933年大田世博會推動了韓國從出口加工型經濟向自言創新型經濟的轉變;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深化了人類對人與環境關系的思考和探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驛站。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說上海世博會“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驛站”。【反思構建】(易錯全面排查 復習感悟心得)第三課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答案【考點探究】探究一:(1)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不僅對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的作用,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2)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繼承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品格;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高考體驗※ 1、B 2、C3、以重讀《離騷》追思屈原為主題的閱讀節意義:①促進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②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探究二: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規律,又存在差異。沒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爭奇斗艷、五彩繽紛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多種文化的并存共生,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間取長補短,促進各民族文化的發展,是推動世界文明不斷進步的重要力量。※高考體驗※ 1、A 2、C【課堂鞏固】1、 C 2、、A 3、D 4、D 5、D6、①個性:各民族間經濟、政治、歷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上海世博會各展館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②共性:世界各族社會實踐的共性和普遍規律,決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上海世博會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③總括(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民族文化、繁榮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7、(1)尊重文化多樣性,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繁榮。(2)有利于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擴大中華文明的影響力。(3)有利于文化成果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4)有利于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進一步促進人類文明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