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的性狀和遺傳課時安排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列舉人體常見的遺傳性狀。2.舉例說出生物的相對性狀。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二、能力目標:1.通過調查人體常見的性狀,學習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2.在學習遺傳圖解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情感目標:1.使學生樂于運用生物科學去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學重點 1.生物的相對性狀。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3.基因的遺傳圖解。教學難點 1.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2.基因的遺傳圖解。教學方法 新授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1.請學生說出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2.人的體細胞中有多少對染色體?二、新授1.遺傳性狀和相對性狀(1)在DNA上有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生物在生殖后代的過程中基因就會通過生死細胞傳給后代,因此子女總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教師指導學生回想自己和夫婦之間的相同點,理解遺傳性狀的概念。(2)調查相對性狀調查幾種性狀的學生表現數據請學生匯報調查結果。教師匯總學生的數據。并指導學生理解相對性狀的概念。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叫做相對性狀。老師的指導找出同學間的一些相對性狀。(如:卷發和直發、拇指能否向后彎曲、食指和無名指的長短等)2.基因控制性狀(1)基因位于DNA上,DNA在染色體上,體細胞中的染色體一般是成對出現。引導學生分析基因一般也是成對的。人的體細胞中有23對染色體,那么在精子和卵細胞中有多少染色體,受精卵中有多少條染色體?(2)分析子女的受精卵中的基因來源父母的每一對染色體中只有一條會遺傳給子女,而子女的每一對染色體中均一條來自于父親,另一條來自于母親。分析:受精卵中的基因一個來源于父方,一個來源于母方。(3)在成對的基因中有顯性和隱性之分。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顯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隱性基因。例如:有耳垂為顯性(D表示)無耳垂為隱性(d表示)分析在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規律。分析: 父 DD dd 母生殖細胞 D d子女 Dd請學生寫出DD×Dd這一組合的遺傳圖解。與學生一同探究Dd×Dd組合的后代基因組成、表現類型和各自所占的比例。板書設計人的性狀和遺傳一、體的常見遺傳性狀遺傳性狀:可以遺傳的生物體的形態和生理特征相對性狀:一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有耳垂:D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無耳垂:d3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