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5月時政匯總5月1日-5月8日5月4日中午,13名珠峰科考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是我國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在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本次珠峰登頂,科考隊員完成世界海拔最高自動氣象站的架設。新華社5月6日報道,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新華社5月6日報道,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生動展示中國工人階級在奮斗中創造精彩人生的時代風采,中央宣傳部以云發布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錢海軍同志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新華社5月7日報道,經中央軍委批準,中央軍委辦公廳近日印發《軍隊干休所工作暫行規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施行。《規定》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落實黨、國家和軍隊關于離休退休干部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度,適應新體制新要求,科學規范離休退休干部服務保障、教育管理、干休所自身建設、獎勵與處分等各個方面,是做好軍隊干休所工作的基本依據。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5月7日說,通過持續攻堅,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取得決定性進展,主體任務完成進度超過90%,整體進入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20-2022年)正式啟動。國資國企系統以實施三年行動為契機,吹響了新一輪改革的“沖鋒號”,通過加快深化改革,讓企業機制活起來,讓布局結構優起來,讓發展動力強起來。新華社5月8日報道,盡管當前我國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部分市場主體遇到一些超出預期的新情況、新困難,但截至4月底,我國實有市場主體達1.58億戶,仍保持10.5%的較高增速。5月9日-5月15日新華社5月9日報道,“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對護理事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國家衛健委近日印發《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為適應新要求作出新調整。規劃要求,到2025年,全國護士總數達到55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8人,護士隊伍數量持續增加,結構進一步優化,素質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護理服務更加貼近群眾和社會需求。5月10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新華社5月12日報道,記者5月12日從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獲悉,今年在持續做好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價格臨時補貼等常規保失業人員生活待遇發放的基礎上,我國將失業保險保障階段性擴圍政策再延續實施一年,并逐步將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至最低工資標準的90%。新華社5月15日報道,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相關通知,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于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為不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減20個基點,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現行規定執行。新華社5月15日報道,5月15日是第三十二次全國助殘日,今年助殘日的主題是“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權益”。各地各有關部門圍繞助殘日主題,以促進殘疾人就業增收為重點,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扶殘助殘活動。5月15日凌晨1時許,“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從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發放場地升空。4時40分,浮空艇升空高度達到4762米,創造了海拔9032米的大氣科學觀測世界紀錄。5月16日-5月22日新華社5月16日報道,記者16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明確將通過部門聯動、上下推動、市場帶動,促進大中小企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全面融通,著力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發展生態。新華社5月16日報道,據國家醫保局最新消息,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已全面建成,在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域上線,為13.6億參保人提供醫保服務,醫保信息化標準化取得里程碑式突破。5月17日,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機“吉祥鳥”AC313A在江西景德鎮呂蒙機場成功首飛,標志著我國航空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再添新利器。首飛后,AC313A直升機研制工作從試制階段轉入試飛階段,按計劃將在“十四五”期間完成適航取證,并交付用戶新華社5月20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得到控制和消除,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持續改善,醫療衛生相關支撐能力和健康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國民健康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人均預期壽命在2020年基礎上繼續提高1歲左右。新華社5月22日報道,記者22日從財政部了解到,中央財政近日下達資金100億元,再次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支持夏收和秋播生產,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新華社5月23日報道,5月20日,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青島交付運營,標志著我國深遠海大型養殖工船產業實現了由0到1的進階發展。5月23日-5月31日新華社5月24日報道,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通過線上方式完成考察,正式認定我國3個傳統農業系統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分別是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和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截至目前,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18項,數量居世界首位。新華社5月24日報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有縣級醫療衛生機構2.3萬個,鄉鎮衛生院3.5萬個,村衛生室59.9萬個,實現縣鄉村全覆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5月25日上午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會議代表,向他們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廣大公安民警輔警致以誠摯問候。新華社5月26日報道,第九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5月25日至26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會議代表,向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國信訪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誠摯問候。5月29日10時,一列裝載著45個集裝箱貨柜的中歐班列,從江西鷹潭國際陸港緩緩駛出,標志著“世界銅都”鷹潭國際陸港正式開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