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海洋化學資源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知道海洋是人類的天然聚寶盆,蘊藏著豐富的資源;能說出海洋資源包括化學資源、礦產資源、動力資源、生物資源等。2、 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蘊含的主要物質3、 通過對海水淡化的實驗探究,知道蒸餾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 認識海洋資源的開發對人類社會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合理進行海洋開發、保護海洋環境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社會責任感。二、教學重點:1、 知道海洋中蘊藏豐富的資源,能說出海洋資源包括的種類。2、 利用海水制取鎂,海洋環境保護。三、教材難點:學會用辯證的思維分析問題,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四、重難點突破:通過學生分組討論、教師講解、多媒體等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五、教材分析:教材首先從海水中的物質引領學生認識海洋化學資源,初步滲透“科學合理開發資源”的觀點,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為范例,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穿插有關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運用。教材通過海洋這個巨大的資源寶庫,為學生開拓了一個新的廣闊的化學背景,又使學生掌握了一些終生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體現出“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六、學情分析:學生對這一部分比較關注的是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海洋環境的保護認識可能不足,對如何處理好經濟利益與環境問題,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還存在認識上的偏差,所以應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和環境觀。七、教學方法:自學、討論、講述相結合教具:多媒體、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單孔塞、玻璃導管、鐵架臺(帶鐵夾)、膠頭滴管、海水、硝酸銀溶液八、教學流程設計:創設情景,圖片引入指導學生認識海水中的物質 指導學生學習鎂的制取和利用 指導學生學習海底礦物部分 九、實驗探究:蒸餾法淡化海水 十、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投影):出示一幅海洋圖片(問題):從圖片中,你知道海洋中都含有哪些資源 比一比,看哪一組說得又快又全。 觀察、思考,分組討論、交流共享 激發學生興趣,引出課題,并知道海洋資源的種類(板書):第一節 海洋化學資源海洋資源:化學資源 礦產資源生物資源 動力資源 學生整理筆記 明確本節課題,并知道海洋資源的種類。(問題):1、海水有什么味道 2、海水中有哪些物質 思考、討論、交流 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容易引起學生興趣(板書):一、海水中的物質 整理筆記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30頁圖示海水中的化學資源 閱讀、思考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學會觀察圖表(講解):海水制取鎂的過程(板書): MgCl2+Ca(O H)2=Mg(OH)2↓+CaCl2Mg(OH)2+2HCl=MgCl2+2H2O 通電MgCl2===Mg+Cl2↑寫出每一步發生的化學方程式并記憶,學生整理筆記 ,了解海水制取鎂的反應原理,熟練掌握化學用語,并認識到海洋開發前景廣闊。(問題):鎂有哪些用途呢 思考了解鎂的用途補充:海洋中的“國防元素”鎂 整理筆記 拓寬視野(過渡):不僅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海底也是個巨大的寶藏。指導學生閱讀教材31頁圖示海洋礦產資源部分。(板書):二、海底礦物 閱讀、思考 了解海底礦產資源的種類,會觀察圖表 。(講解):新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形成過程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由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冰狀固體,燃燒時產生的能量多,幾乎不產生殘渣。寫出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點燃CH4+2O2===CO2+2H2O了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形成過程,樹立新能源觀。指導學生閱讀教材32頁錳結核部分和33頁海洋資源分布圖 。閱讀、交流 、了解錳結核、石油、天然氣分布情況。(講解):隨著海洋資源的開發,海洋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投影):海洋污染圖片、錄像。。(問題):怎樣保護人類共有的海洋資源 如從污染源頭上應采取哪些措施 觀察、思考,分組討論、交流,發表各自的見解 ,讓學生意識到海洋污染的嚴重性和緊迫性,知道保護海洋環境的措施,學會辯證的處理開發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環境的關系,樹立科學發展觀。(投影):地球水資源儲量示意圖(問題):從圖中你得到什么信息 觀察、思考,分組討論、交流共享 ,讓學生意識到淡水資源的短缺,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問題):怎樣從浩瀚的海洋中獲取淡水,你有什么好的辦法 (先引導學生回顧分離、提純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回顧舊知識,分組討論、交流發言 從舊知引出新知。(板書):三、海水淡化 (實驗探究):蒸餾法淡化海水(投影):蒸餾法淡化海水實驗圖 實驗探究,對實驗現象進行記錄、分析,得出結論 。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設計實驗能力、合作意識。(講解):多級閃急蒸餾法 ,思考了解多級閃急蒸餾法。指導學生閱讀結晶法和膜法淡化海水, 閱讀、思考 了解海水淡化常用方法,培養自學能力。(討論)海底礦物是人類共同財富,怎樣科學合理地開發海底礦物思考、分組討論,發表每組的見解 學會辯證的處理開發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環境的關系,樹立科學發展觀。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要點 ,歸納整理本節要點, 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十一、學習成果評價:小組能較好的學會海水制鎂的過程;較好的完成蒸餾法淡化海水,得到純度較高的蒸餾水實驗報告撰寫認真、條理、清晰、完整、準確;專題作業測評、主題測試達標。學習過程評價:探究實驗的設計合理,條理性強,小組內分工明確;實驗緊湊,能在實驗的同時完成實驗報告和現象的記錄。學習態度評價:能積極主動的合作探究,大膽發言,表達和交流;對于實驗中出現的問題能主動請教老師。附:蒸餾法淡化海水實驗儀器、藥品:酒精燈、試管、單孔塞、玻璃導管、鐵架臺(帶鐵夾)、膠頭滴管、海水、硝酸銀溶液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解釋、結論1、按圖所示組裝儀器,并檢查裝置氣密性 2、向大試管中加入約5毫升-10毫升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燈加熱 3、往小試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幾滴硝酸銀溶液 問題:為使水蒸氣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認為應對實驗裝置做哪些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