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 化學與農業生產一、【學習建議】:1、結合已有的農業生產知識,從化學角度對這些知識進行再認識和再總結。2、通過實驗去探究相關的知識,感受知識形成過程。3、通看書、看圖片、討論、實驗探究等形式,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積極主動的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尋求解決。二、【學習目標】1、能識別常見化肥,知道對農作物生長的主要作用。2、知道銨態氮肥的化學性質,并了解銨態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項。3、使用化肥有什么好處和壞處。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能從化學視角認識農作物生過的過程以及影響這一過程的因素;能從化學變化的角度思考化肥對農作物生長的作用。四、【教學重點】:1、銨態氮肥的化學性質及使用注意事項。2、銨根離子的檢驗五、【教學難點】:1、銨根離子的檢驗時加熱與不加熱時的產物不同。2、有關含雜質元素的計算。六、【教學過程】:教師:5分鐘時間閱讀課本P104-106,思考下列問題1、化肥的種類有哪些?2、不同的化肥對農作物有什么作用?3、使用化肥有什么好處和壞處?4、銨態氮肥的性質及銨根離子的檢驗學習任務一、農作物所需營養元素的來源及化肥的種類與作用。教師:農作物所需營養元素的來源?學生:(學生探討作答)教師:PPt展示答案教師:化肥的種類與作用?學生:(學生探討作答)教師:PPt展示補充答案根據所含植物營養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為氮肥、鉀肥、磷肥、復合肥料等。含氮元素的化肥叫氮肥氮肥(硫酸銨、硝酸銨、氯化銨、碳酸氫銨、氨水、尿素),能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說明:含NH4+的氮肥叫銨態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叫磷肥(磷礦粉Ca3(PO4)2、過磷酸鈣Ca(H2PO4)2、重過磷酸鈣),磷肥使作物根系發達,耐寒耐旱,提早成熟,穗粒增多,子粒飽滿。含鉀元素的化肥叫鉀肥(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鉀肥能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桿粗硬,增強對蟲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含有兩種和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叫復合肥料,如磷酸二氫銨(NH4H2PO4)、硝酸鉀(KNO3)等。教師:在線測試下面給出的幾種常用的化肥,分別找出它們所含的營養元素,并指出各屬于那一類化肥 氨水(NH3.H2O)、硝酸氨(NH4NO3)、硫酸鉀(K2SO4)、尿素 [CO(NH2)2] 、磷酸二氫氨(NH4H2PO4)、硝酸鉀(KNO3)。學生:(學生探討作答)教師:PPt展示答案教師:1.試分別計算純凈的碳酸氫銨(NH4HCO3)硝酸銨(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 相對原子質量 C-12 H-1 O-16 N-14)學生:(學生計算作答)教師:PPt展示答案教師:化肥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含量是決定其肥效高低的重要因素。教師:請同學們完成活動天地11-3( 相對原子質量 C-12 H-1 O-16 N-14)1.計算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2.某尿素化肥包裝袋上說明含氮量46.3%,計算該化肥尿素的純度。學生:(學生計算作答)教師:PPt展示答案學習任務二、知道銨態氮肥的主要化學性質教師: 找2個學生完成下列實驗,學在在實驗過程中老師講解注意事項。學生:根據實驗回答實驗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的書寫。(1) 實驗探究1(課本105頁)1、分別取少量硫酸銨、硝酸銨,放在兩個研缽中,聞一聞它們的氣味。2、向上述兩個研缽中分別加入少量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再聞一聞混合物的氣味。現象:在步驟2中產生有__________氣味的氣體。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補充說明:氨氣易溶于水,溶液即氨水,呈堿性,所以氨氣可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____,但不能使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色。拓展延伸1. 農業上銨態氮肥不能與_______物質混用,也不能施入_______土壤中。2.銨鹽都能與堿發生反應,試寫出硫酸銨、硝酸銨分別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會確定物質是否含銨根離子嗎?(銨根離子的檢驗)檢驗方法:在有銨根離子的試管中加如可溶性的堿性物質,然后加熱試管。再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放出的氣體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并可聞到氨氣味,則可說明其中有銨根離子。NH4++OH-==NH3↑+H2O NH4++OH-=NH3.H2O(說明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簡記:①與NaOH溶液混合。②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放出或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顯藍色。教師:PPt展示實驗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現象:有無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結論:銨態氮肥與堿混合,有氨氣放出。化學方程式:(NH4)SO4+Ca(HO)2=CaSO4+2NH3↑+H2O2NH4+Ca(OH)2=Ca(NO3)2+2NH3↑+2H2O教師: 找2個學生完成下列實驗,學上在實驗過程中老師講解注意事項。學生:根據實驗回答實驗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二)實驗探究2(課本105頁)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氫銨,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現象。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師:PPt展示實驗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現象:固體物質逐漸減少,試管口有水霧,有刺激新氣味.結論:銨態氮肥受熱易分解,有氨氣放出。化學方程式: NH4HCO3==NH3 ↑+H2O+CO2 ↑說明:銨態氮肥不穩定,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所以銨態氮肥應密封保存低溫在干燥處.拓展延伸(PPt展示)1. 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肥料(如:草木灰)混用,也不能施在堿性的土壤中。2. 銨態氮肥應儲存在低溫陰涼處,使用時要避免猛烈的撞擊和暴曬。3. 合理施肥,提倡使用農家肥。4. 可在低溫天氣時深層施肥。5. 存在低溫干燥陰涼處 。對比化學肥料和農家肥料的一些特點化學肥料 農家肥料所含營養元素種類少,但營養元素的含量大 常含多種營養元素,營養元素含量較少一般易溶于水,易于被作物吸收,肥效較快 一般較難溶于水,經腐熟后逐步轉化為可溶于水、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質,肥效較慢但較長便于工業生產,成本較高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有些品種化肥如長期大量施用能使土壤板結 能改良土壤結構小結(銨態氮肥的主要化學性質)【課堂小結】系統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七、【課堂達標測試】1.下列化肥不宜與熟石灰、草木灰等堿性物質混合施用的是( ) A.碳銨 B.尿素 C.硝酸鉀 D.磷酸鈣2.農作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有碳、氫、氧、___、___、___、鈣等,其中_____、_____、____是最主要的化學肥料。3.某同學家里的水稻生長不茂盛,葉色淡綠,稻穗短,籽粒不夠飽滿。該同學家里的水稻缺乏兩種營養元素,它們是___________(填“N”“P”或“K”)。4.從下列物質中,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相應的空格里: A.食鹽 B.純堿 C.硫酸銅 D.燒堿 E.熟石灰 F.稀硫酸 G.食醋 (1)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金屬除銹的是_____。 (2)腐蝕性很強,工業上常用于造紙、煉油的是_____。 (3)“侯氏聯合制堿法”中的“堿”是指______。 (4)生活中既可作食品調味,又能用于清洗熱水瓶內水垢的是_____。5、檢驗某物質中是否含有銨根離子,可以使用的一組試劑是( )A.稀鹽酸、紅色石蕊試液B.NaOH溶液、藍色石蕊試紙C.稀鹽酸、藍色石蕊試紙D.氫氧化鈉溶液、紅色石蕊試紙6、草木灰是農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含鉀的鹽。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將上層浸出液進行過濾。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為藍色,說明草木灰是一種 (酸/堿/中)性肥料;向濾液中加入鹽酸,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由此可推斷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它不能與 混合使用。八、【課后作業】1、教材P107 挑戰自我1—3題九、【課后反思】課后反思:本節課采用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啟發引導、等手段,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們積極踴躍發言,能夠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所學內容。注意利用對有關化肥使用利弊的思考,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辯證思維,使他們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解決原有問題、促進社會和生產發展的同時,往往又可能會引出新的問題,比如環境問題、增產與投入的問題等等。3.由于我校地處農村,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補充了一些具體種類的化肥的應用技術、使學用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