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教學設計教材分析:從健康測試活動入手,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健康,怎樣促進自己的健康。學情分析:學生對健康的知識有所了解,但對究竟什么是健康,怎樣才能促進自己的健康卻不甚清楚。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學會綜合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關注人體健康問題。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義,認識到心理健康對個體健康的重要意義。過程與方法1.學會自我調節或者幫助他人調節情緒、緩解學習壓力,保持心理健康。2.能控制自己、理智處理生活中的煩心事,從而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情感態度價值觀1.正確對待各種不良情緒,培養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思想。2.學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的良好品質及尊重他人的情感。教學重點:1.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真正認識到自己評價中的低分項涉及的問題。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義,認識心理健康對個體健康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學會自我調節情緒并內化為自我品質。課前預習:課本P97-P101教學過程:1、引入你認為什么是健康?(討論 小組形式)板書:評價自己的健康情況2、開始引導自評,組織討論——“給你的健康打分”(課前分發健康小檢測單子)(投影片打出下列內容)溫馨提示: 打分時需要注意以下的問題:1、單獨完成測試。在測試過程中,不要與其他同學商量,應獨立完成。2、如實評價自己。否則,評價結果將沒有任何意義。3、總分僅供參考,并不絕對,不要有任何思想負擔。4、分數可以保密,同學們要相互尊重。檢測項目、評價方法、評價參考看課本P98(?)看書中給出的健康的定義?板書:健康身體 心理 社會適應 (學生上黑板書寫)組織討論:請同學們通過小組討論,分析這些題目,看看哪些是評價身體健康的,哪些是評價心理健康的,哪些是評價社會適應狀態的?分別標上A、B、C。小組交流:(學生上臺展示)A、評價身體健康的有第2、5、7、9、13、14、16、21、23B、評價心理健康的有第1、3、4、6、7、17、18、20、24、25。C、評價社會適應的有第1、3、8、10、11、12、15、19、22。議一議:(小組討論)了解健康的定義,你覺得我們應怎樣從這三方面來保持健康的生活 1、加強體育鍛煉;2、有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保持愉快的心情,隨時展露笑臉;3、學會與他人相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等。三、事例過度,暢所欲言——“保持愉快的心情”什么 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心情愉快當你遇到挫折或者不順心的事情時,生氣、緊張、焦慮、抑郁等損害健康的情緒便會隨之而來!(小組討論)展示課件保持愉快的心情的方法:轉移注意力宣泄煩惱自我安慰“今天由我來坐診”出示兩個情境小故事(小組討論)用吸煙和喝酒去渲泄行不行?(提問討論)四、課堂小結,鞏固練習,結束新課〔學生小結〕什么叫健康?保持心情愉快有哪三種方法?保持愉快的心情的方法?[鞏固練習]出示3道題目。五、布置作業課時練P80--P82的選擇題。板 書 設 計第一節 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一、健康身體 心理 社會適應二、保持愉快的心情轉移注意力宣泄煩惱自我安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