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概念及意義 2、學會對比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 3、通過學生自身的觀察和教師的舉例,使學生了解無性生殖的幾種類型 4、了解無性生殖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1、 植物有性生殖的過程及概念 2、植物無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 教學難點: 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 課時分配:1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植物的生殖》 教學過程:[引入] 提問: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生命的終止,而我們人類的總數會減少嗎 追問:生物個體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大家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什么生物的物種不會由于某些個體的死亡而滅絕?為什么物種依然存在、綿延不斷? 過渡: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當前人類研究的重要課題。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夠不斷地延續和發展,不是靠生物個體的長生不死,而是通過生殖發育來實現的。 生物是多種多樣的,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過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和胚胎在母體內的發育;細菌靠分裂的方式進行生殖;真菌和一些植物靠孢子進行生殖等等。不同的生物的生殖方式是不是都一樣呢?它與人類保護和利用生物有什么關系呢 今天我們一起尋找答案,讓我們共同來學習--植物的生殖。 [板書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 課件展示:桃花的結構、胚珠的結構、傳粉、受精的過程,幫助學生知識再現。 請同學們思考:1、新的生命如何產生的? 2、在種子的形成過程中是否有生殖細胞的產生及結合?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總結。師: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板書 有性生殖] 指導學生填寫完成課本第二頁的框圖。 提問:1、大家想一想。我們周圍還有哪些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除了大家列舉的上述生物之外,其他生物是如何生殖的?請大家翻開書第3頁,觀察這兩幅圖。[展示課件:馬鈴薯塊莖的生殖,椒草葉的生殖過程。]這是椒草的葉片,把它放在培養瓶中,在溫度合適條件下,7-8天后,葉片下生出根,最終長成一個新植株。再來看下一個:這是出了芽的馬鈴薯,切下帶有芽的一塊馬鈴薯,埋入土中,經過一段時間就會長成一個新的植株,結出許多的馬鈴薯。 討論問題:1、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同點? 2、這樣的生殖方式對植物來說有什么意義? 3、你能夠說出幾種類似于此的生物嗎? 學生交流,教師評價。 教師歸納:像馬鈴薯等植物的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是由母體直接產生新的個體,這種生殖方式被稱為無性生殖。[板書 無性生殖] 【過渡】今天我們學習了植物的兩種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請同學們思考:根據桃樹、椒草、馬鈴薯這三種生殖方式的圖式,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生一起總結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主要區別。教師指示圖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 [探究]大豆是用種子繁殖的,屬于有性生殖,為什么?種子在有性生殖中處于什么地位? 學生分組討論。 無性生殖在植物中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生殖方式。各位同學有什么問題嗎?例如: 1:在馬鈴薯的塊莖發芽后,可不可以直接由芽體栽進土里,為什么還要帶一塊莖呢? 2:柳樹枝條剪下后直接插進土壤里,就能活嗎?能不能用水泡一泡,長出根后再插?哪一種的成活率高一些呢? 3:洋蔥、大蒜、蘿卜和馬鈴薯一樣都長在土壤里,它們也是塊莖繁殖嗎? (對于學生答不出的問題,建議他們自己找答案,翻閱資料,或動手探究試驗等等。) 教師評價 [無性生殖的應用] 【提問】桃樹、玉米等被子植物通過開花、傳粉和受精并進一步解出果實和種子,由種子來繁殖后代。進一步追問:我們將鴨梨的種子種下去,幾年后是否能接出同樣甜脆的鴨梨來? [展示圖片]菊花、番茄等,這幾幅圖片中你看到什么現象 【教師總結:】在園林上培養名貴花卉常用嫁接、扦插等無性生殖的方式進行,因為這樣能使后代保持其母體的性狀。 [展示圖片]植物的扦插方式,如柳樹、菊花、葡萄。 圖片展示龍眼樹枝條的嫁接過程。嫁接就是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接上去的芽或枝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你認為要使嫁接成功,其關鍵是什么? 【追問】以梨樹作為例子來說,鴨梨的果實大,味道甜,但抗病力弱。杜梨的果實小,味道澀,但抗病力強,哪個作為接穗呢? [課堂小結] 1、 怎樣區分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2、 植物的生殖是多種多樣的,這對于植物來說有什么意義? [教學反思 ( http: / / www.ffkj.net / %B4%CB%CE%C4%D7%AA%D7%D4F%EC%B3F%EC%B3K%BF%CEJ%BC%FEY%D4%B0" \t "http: / / www.ffkj.net / JiaoAn / ShengWuJA8 / _blank )] 在介紹植物有性生殖時,教師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展示,讓學生認識到花的結構、被子植物的受精。利用電腦屏幕,講解植物無性生殖的方式。在獲得感性認識后,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把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出來供大家交流。通過點評、引導,將學生的認識上升到理性:植物無性生殖的概念、無性生殖的應用、無性生殖的特點。本節課在教學上注意直觀性和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強調生物學的基本觀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