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傳染病及其預防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預防措施。2.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和病毒性傳染病。【能力目標】1.觀察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2.資料分析及調查活動,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貫徹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2.關注常見的傳染病的流行及預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難點:傳染病的病原體。三、課前準備學生:1.調查當地常見的幾種傳染病以及傳播途徑。2.完成課本想一想議一議的表格。教師:1.制作本節課的課件。2.編寫本課教案。3.指導各小組完成預習任務。4、教學設計思路學生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應能夠說明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并能說出常見傳染病的病原體;能列舉傳染病的各種船舶途徑;能說明常見傳染病的有效預防措施。本節課在貼近學生生活的同時,充分挖掘和延伸教材資源,結合地震,h7n9禽流感和抗擊非典等時事熱點,靈活處理教材所提供的資料,幫助學生逐步構建概念。5、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導入新課 1思考什么是健康。2.傾聽,思考什么是傳染病。 展示圖片引導學生討論:以“第八單元”篇章頁導入2.h7n9禽流感新聞播報導入第一節 傳染病及其預防探究新知 傳染病的概念 學生分析討論什么是傳染病。小組展示:1.分析近視眼和病毒性結膜炎的病因及特點,得出傳染病的概念和特點。2.分析什么是病原體。并例舉常見傳染病的病原體。 引導:同學們交流想一想議一議的表格,討論什么是傳染病。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傳染源 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學生總結展示:1.流感患者——飛沫、空氣——老人小孩甲肝、病毒攜帶者-餐具-其他接觸到餐具的人歸納總結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2.傳染源——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例如:流感患者,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傳播途徑——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空氣傳播,飲食傳播,生物媒介傳播)易感人群——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例如手足口的易感人群是嬰幼兒。 設疑:傳染病為什么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環節呢?1.學生自主分析課本(2分鐘)資料并討論交流(2分鐘)以下問題:流行性感冒、甲肝的病原體是什么 病原體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流行性感冒、甲肝通過什么途徑傳播到健康人身上的?什么人最容易得流行性感冒、甲肝?2.那么什么是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呢?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學生回答:不能缺少。各種各樣的預防措施。如:戴口罩、打掃衛生、開窗換氣、隔離病人、喝增強免疫的中藥……學生歸納傳染病的預防的方法:學生討論以上的措施分別屬于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并分析課本75頁圖片。學生展示總結:控制傳染源:對傳染源采取的措施。如讓患者去醫院看病,隔離治療,將患禽流感的雞殺死掩埋。切斷傳播途徑:對環境,場所,用過的器具進行消毒處理等措施。保護易感人群:對健康人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注射疫苗,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等。 1.引導學生討論:傳染病流傳的三個環節可以缺少嗎?假如我們班有三名同學患了流感,為了防止流感擴散,現在該怎么辦呢?以上各種方法,各從傳染病的哪個環節上考慮的?講:以下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傳染病,請同學們分析這幾種病的特點,談談怎樣預防?總結講:傳染病的預防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采取綜合的措施,但又要根據具體不同病種的特點和具體情況,抓住主要環節。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傳染病概念、特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正確對待患者,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講康的生活方式。 同學們,通過本課學習我們學會了哪些知識呢?課堂檢測 學生小組搶答課件展示的問題。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六、板書設計第一節傳染病及其預防1.傳染病定義:病原體引起,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特點:流行性和傳染性等特點2.傳染病流行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3.傳染病預防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4.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七、課下作業完成教材課后練習八、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內容較多,包括健康的概念、傳染病的概念、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怎樣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獲得這些知識,是擺在老師面前的一個課題。通過本節課的處理,效果較好。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