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人的性別決定》教師姓名 任教學科 初中生物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位于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下冊)22章第三節,主要涉及《課標》主題八的相關內容。本節主要介紹了以下內容:①人類的染色體組成與表示;②人的性別決定過程;③性別決定方式。該部分內容的學習基于學生日常生活的理性認識,通過觀察、討論、模擬游戲、文本研讀等教與學環節的設置,有助于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層面,激發其對相關遺傳問題的探索研究興趣。學情分析 基于本章前兩節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人類遺傳的生物基礎和一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有了充分的了解,并能通過繪制遺傳圖解分析相關遺傳性狀的遺傳。本節內容的學習,從雌雄有別這一生物界的普遍現象入手,分析了人類染色體的分類、表示和性別決定方式,并借助遺傳圖解和模擬游戲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性別決定的過程。本節內容的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人口性別比及其對社會發展的意義,從而為下一節“遺傳病和優生優育”打下基礎。教學目標 描述人類染色體的分類。 識別男女體細胞、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情況。 解釋人類的性別決定過程。 舉例說出和人類性別決定方式相同的生物類群。 關注我國人口性別構成與男女比率平衡問題。教學重點 識別男女體細胞、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情況。 解釋人類的性別決定過程。教學難點 解釋人類的性別決定過程。 關注我國人口性別構成與男女比率平衡問題。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出示】圖片“中華絨螯蟹” 【提問】從生物分類的角度來看,中華絨螯蟹屬什么動物?每年螃蟹上市時,如何判斷公母? 【提問】雌雄有別的現象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你能否舉出其他實例? 【過渡】雌雄有別是生物界中的普遍現象,人亦如此。那么,人的性別到底是由什么決定的? 【板書】課題。 復習回顧,回答問題。 舉例說明。 從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出發,選取生活中的素材,為新知的學習尋找錨定點。新課學習 1.細致觀察:人類的染色體 【講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性別與細胞核中染色體有關。依據形態特征可將染色體分類并編號。 【出示】男性/女性染色體組成示意圖 【提問】 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存在形式? 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可分為幾類?如何命名?各有幾對? 男女性染色體的形態差異?如何表示? 觀察分析,回答問題。 遵循直觀性的教學原則,通過染色體形態結構觀察,了解人類的染色體形態特征與分類。2.知識深化:染色體的組成表示 【提問】如何準備表達不同性別(男性/女性)、不同類型(生殖細胞/受精卵/體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 【分析】 數量關系 體細胞/受精卵中染色體數目=? 精子/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 具體組成 男/女體細胞染色體表示:? 男/女生殖細胞染色體表示:? 男/女體細胞性染色體表示:? 男/女生殖細胞性染色體表示:? 【歸納】 體細胞和受精卵內,染色體一般成對存在。生殖細胞內,染色體一般成單存在。 書寫染色體組成時,需關注:性別+細胞類型+染色體類型。 思考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歸納總結。 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實現學生知識認知的螺旋式上升。3.文本研讀:性別與性狀遺傳 【過渡】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上都有很多控制遺傳性狀的基因。這些基因在遺傳時與性別有關嗎?請自主閱讀課本P44第一二自然段,回答問題。 【討論】 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時與性別無關。性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時與性別有關。 由性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遺傳性狀,在男性和女性的表現情況常不同。 人類大多數的遺傳性狀與性別無關。 【分析】 控制紅綠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若某女子患有紅綠色盲,其后代中哪種性別的個體一定為色盲患者? 自主閱讀,討論交流。 通過文本資料的閱讀,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篩選信息的能力,從而了解性別與形狀遺傳的關系。4.游戲模擬:生男生女的奧秘 【過渡】要想準確推斷后代的患病情況,必須對人類性別決定的過程有清楚的了解。 【講解】已知,人的性別與受精卵中性染色體有關。精卵結合的過程中,性染色體的組合情況,可通過游戲模擬。 【指導】 每6人一組,完成游戲模擬。 牛皮紙信封標注甲乙,甲袋裝入40粒白色圍棋子,乙袋裝入白色、黑色圍棋子各20粒。 充分搖動信封,從甲乙兩袋分別隨機摸出1粒圍棋子進行組合,重復十次。兩粒白色記作組合A,一黑一白記作組合B。 統計組合A和組合B出現的次數。 【討論】 各組及全班統計數據中,組合A和組合B出現的次數是否一定相等? 模擬游戲的操作與人類性別決定過程有何關系? 【分析】人類性別決定過程的遺傳圖示 【總結】理論上,男性與女性的性別比?后代的性別取決于? 【提問】實際統計中,若性別比例與理論數值不符,有可能是何種原因? 分組實驗 數據匯總 討論交流 完成遺傳圖解,并分析理論上的性別比例。 分析可能的人為干擾因素 通過游戲模擬人類性別決定的過程,并引導學生逐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對實驗數據、實驗結果的理性分析,最終通過遺傳圖解解釋人類性別決定的過程。5.數據鏈接:我國的人口性別構成 【出示】我國人口性別構成圖表、出生人口性別比數值。 【分析】我國人口性別構成、出生人口性別比值及其所帶來的相關問題。 【講解】我國禁止非法鑒定胎兒性別。 了解我們的人口現狀及相關法律規定。 關注我國人口性別構成,對“生男生女”這一生活化的話題擁有正確的觀念。6.思維拓展:其他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 【提問】所有生物的性別方式都和人類相同嗎? 【講解】典型的性別決定方式:①XY型,②ZW型。 【拓展】某些生物的性別決定還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揚子鱷。 閱讀課本,提取關鍵信息。推斷鳥類雌雄個體性染色體組成。 了解性別決定的其他方式,以及影響性別決定的其他因素。小結與反饋 【課堂小結】詳見板書設計 【練習反饋】詳見PPT 梳理構建,完成相關反饋練習。 構建本節知識結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優點: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能做到以生為本。不論是在新課導入環節,還是新知學習過程,都盡可能的做到從學生的已有認知水平出發,選取學生熟悉的學習素材和背景知識,為學生的學習搭建階梯。 本節課的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教學活動緊扣重難點,學生課堂參與度高、目標達成率高。同時,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適當拓展。既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為下一節“遺傳病和優生優育”的相關內容打下了基礎。 不足: 染色體組成的表示是本節課的重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僅通過口頭表達進行了快速的練習和反饋。但在課后書面作業中,仍存在書寫不完整或有錯誤的現象。在今后的教學中,仍應結合《學練案》,設計相應的筆頭反饋練習。 在模擬實驗中,觀察到一組學生在操作中并未從甲乙兩袋中分別取出一粒圍棋子進行組合,而是僅從乙袋中隨機取出一粒圍棋子。通過統計乙袋中取出圍棋子黑白數目代替組合A和組合B出現數目。這一操作在數值上無影響,但卻不符合人類性別決定過程的生物學意義。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僅在巡視時給予了糾正,未在班級教學中提出。在后續教學中,可作為問題提出,以便學生深入思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