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 常見的酸和堿第1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常見的酸——鹽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和用途。2、認識濃硫酸的腐蝕性,掌握正確稀釋濃硫酸的方法,強化實驗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識。3、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能透過表面現(xiàn)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質原因。教學重點酸的化學性質和濃硫酸的腐蝕性及稀釋方法預習案1、寫出下列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鹽酸 氫氧化鈉 碳酸鈣氧化鐵 硫酸 硝酸銀氯化鋇 氧化銅 硫酸鋅2、說出酸可以使指示劑變色的情況。3、描述實驗現(xiàn)象時應注意哪些問題?4、實驗桌上有兩種溶液,稀鹽酸和食鹽水,請你用盡可能多的實驗方法將兩者區(qū)別開來。課內探究一、常見的酸 引入新課【提問】你知道的酸有哪些?你知道它們有哪些性質和用途嗎?實驗探究引導觀察〈展示〉濃鹽酸和濃硫酸各一瓶。【提問】打開瓶蓋有何現(xiàn)象?【播放實驗錄像】分別在兩個已調零的天平上放上敞口的濃鹽酸和濃硫酸,稱出起始質量,久置一段時間后觀察天平指針應該有何變化?為什么?1、(實驗探究一)各小組參考課本229頁,結合觀察到的現(xiàn)象填寫在表格中。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性質濃鹽酸 濃硫酸溶質的化學式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與水比較)打開瓶蓋后的現(xiàn)象及原因是否需要密封保存及原因其他(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若長時間敞口放置,溶質質量 ,溶液質量 ,溶質質量分數(shù) 若長時間敞口放置,溶質質量 ,溶液質量 ,溶質質量分數(shù)【想想看】 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我們可選用什么試劑?為什么?(精講點撥)(1)純凈的鹽酸為無色的液體,工業(yè)鹽酸因含雜質(如鐵離子)而呈黃色。(2)要注意煙和霧的區(qū)別。霧是液體小液滴,如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極易溶于水,能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形成鹽酸小液滴,所以打開盛濃鹽酸的瓶蓋后,會在瓶口形成大量白霧,不是白煙。煙是固體小顆粒,如紅磷燃燒會產生大量白煙,白煙其實是五氧化二磷固體的小顆粒。(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濃硫酸可以用來干燥某些氣體,如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但不能干燥氨氣等堿性氣體。【問題】濃硫酸還有什么性質呢?2、濃硫酸的腐蝕性結合課本230頁【實驗8-5】,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填寫在課本表格中。(自主學習)結合實驗現(xiàn)象閱讀230頁第一段,交流討論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精講點撥)濃硫酸能將某些物質(如蔗糖、木材等)中的H、O元素按照原子個數(shù)2:1的比奪取出來形成水,這一性質稱為脫水性。所以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問題】從試劑店購得的硫酸一般是98%的濃硫酸,而平時使用的硫酸通常是稀硫酸,那怎樣把濃硫酸變成稀硫酸呢?演示完成課本231頁【實驗8-6】【思考】(1)實驗中為什么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2)這兩個實驗在操作順序上有哪些不同?你能將正確的操作過程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出來嗎?(3)濃硫酸有很強的腐蝕性,萬一不慎將濃硫酸弄到皮膚或衣服上,應如何處理?用大量水沖洗的目的是什么呢?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目的又是什么呢?(精講點撥)(1)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應密封保存;濃硫酸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所以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斷的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中。(2)如果較多量濃硫酸灑到皮膚上,應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