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 溶解與乳化(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知道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2.認識乳化現象重點:知道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難點: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的原因學習過程:預習案:閱讀教材194—196頁回答1.植物油分散在水里能形成溶液嗎?怎樣洗掉衣物上的油污?2.溶質溶解時吸熱或放熱的原因是什么?探究案:主題一:乳化乳濁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化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乳化劑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___________。洗滌劑洗去衣物上的油污是___________________,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污是________________。主題二:溶解時的吸熱、放熱現象1.實驗:物質溶解時的溫度變化溶 質 加入溶質前水的溫度/℃ 溶質溶解后液體的溫度/℃硝酸銨氯化鈉氫氧化鈉2.解釋:1)溶解的過程伴隨著熱量的吸收或釋放。⑴溶質的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溶質的分子或離子的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時,溶解______⑵溶質的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溶質的分子或離子的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時,溶解______如:⑴NaOH、濃H2SO4、CaO等溶于水時,會使溶液溫度升高;⑵NH4NO3固體等溶于水時,會使溶液溫度降低;⑶NaCl固體等溶于水時溫度不變 。少量固體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凝固點降低,沸點升高。如食鹽檢測案:1.探究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不需要的儀器是( )A.燒杯 B.酒精燈 C.溫度計 D.玻璃棒2.市場上有一種“冷敷袋”,其主要成分由水和物質A組成,使用時只要將水和物質A混合,輕輕搖晃,就可作冰袋使用。其中物質A可能是 ( )A.氯化鈉 B.硝酸銨 C.氫氧化鈉 D.氧化鈣3向如圖試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種物質后,U形管左端的紅墨水液面降低,則加入的物質是( )A.氫氧化鈉 B.蔗糖 C.硝酸銨 D.濃HCl4.寒冷的冬天,人們可向公路上的積雪撒些鹽,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A.鹽能與雪發生化學反應 B.鹽水溶液能導熱C.鹽水的凝固點較低 D.鹽溶于水產生熱量5.在嚴寒的冬季,下列廚房用品不易結冰的是 ( )A.純凈水 B.白醋 C.鹽水 D.白酒6.小琪同學往如圖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攪拌后,發現溫度升高,石蠟熔化、塑料片掉了下來。該同學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 )A.蔗糖 B.硝酸銨 C. 氧化鈉 D. 氫氧化鈉7.將適量的下列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中,會使溶液的溫度顯著降低的是 ( )A.濃硫酸 B.硝酸銨 C.火堿 D.蔗糖8.關于溶液和乳化的下列說法這種錯誤的是( )A.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種溶質B. 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現象D. 溶液不一定是無色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