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免疫與計劃免疫一、概述本節包括四部分內容,分別是:人體的三道防線、免疫的功能、計劃免疫和艾滋病。其中人體的三道防線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由于本節涉及的概念多、名詞多,又比較抽象,所以安排了形象生動的卡通插圖。這些插圖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同時還能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人體的三道防線和免疫的功能。二、教學目標分析(一)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1、能說出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的名稱及功能。(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3、會描述免疫的概念,功能。(4、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會用免疫的知識解釋一些人體的現象。2、過程與方法:(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2、培養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免疫知識的學習,確立"對傳染病積極預防"的思想。(2、通過學習免疫對人體的利和弊,學會一分為二地辯證地看待問題。(二)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1、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2、免疫的含義及功能。教學難點:(1、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2、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間的關系。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七年級下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經結合人體生理的內容學習有關衛生保健知識,但不系統和全面;學習免疫的知識必須以七年級下冊人體結構、生理及上節課傳染病等知識為基礎,學習本節內容,還可以為學生日后珍惜健康,關愛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打下基礎。八年級學生仍然是感性思維強于理性思維,學生不易理解本節內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動的卡通動畫,盡量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另外,八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節課教學中,主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為基礎,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課上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分析歸納、班級交流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在教學中,盡量多地提供給學生具體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認識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和分析,主動地建構概念。運用生動、風趣、活潑的語言感染學生。充分解讀課本上卡通插圖的含義。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一些器官結構的形狀、位置和功能。通過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解決難點,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通過看圖、閱讀、討論、答題等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其次,整個教學過程以形象的動畫設計和卡通圖片,配合教師生動的比喻、舉例,用談話的方式進行教學,使“特異性免疫”“抗原”“抗體”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并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縮短了抽象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啟發學生自己舉例,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五、教學過程:1、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引入新課新知學習一.第一道防線:皮膚和粘膜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課堂小結 展示引出展示問展示教具展示聯系生活演示教具總結問展示展示總結提問展示閱讀放映 一張紙幣上的細菌數量;一立方米空氣中病原體的數量為什么我們沒有患病?免疫系統就像一支“軍隊”時刻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支軍隊。漫畫“無處不在的病原體”病原體已經覬覦人體很久了,它們能否一舉成功呢?會遇到什么困難?我們身體的“免疫大軍”又如何與它們戰斗?病原體落在人體的皮膚上,它們能夠透過皮膚進入人體內嗎?引導學生閱讀書本資料分析,討論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細菌會很快死亡?這說明皮膚具有什么功能?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性評價。病原體入侵皮膚的動畫燒傷病人為什么要涂上消毒藥水,用無菌綁帶包扎?病原體哪肯“罷休”,它們找到了鼻孔,試圖“穿孔而入”,它們能隨心所欲嗎?展示鼻毛、呼吸道上的纖毛和粘液的圖片。接著展示教材圖8-6,提問:呼吸道黏膜上纖毛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歸納第一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一群“幸運”的病原微生物穿越了第一道防線,到達人體的毛細血管。它們又會遇到什么麻煩呢?同時展示漫畫。血液圖片,請學生回憶白細胞的作用。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的圖片,小結:吞噬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展示傷口化膿的圖片。提問:身體受外傷,如果傷口較深,常會化膿。這是怎么回事呢?展示動畫。舉例:唾液、乳汁、淚液都含有溶菌酶。展示教材圖8-7和圖8-8,引導學生總結第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病原微生物在穿越第二道防線時“損兵折將,傷亡慘重”,可是它們中的一小支精銳部隊逃過了前兩道防線,到達人體細胞并攻擊細胞。免疫系統是否束手無策了?第三道防線的組成引導學生閱讀書本回答下列問題。1、誰負責制造抗體?2、抗體的本質是什么?淋巴細胞在什么情況下開始制造抗體?抗原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清除抗原的視頻。引導學生嘗試解釋流感病人是如何痊愈的。 通過表格對比第一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的不同,引出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引導學生總結概括 出示練習題進行鞏固。 體會病原體無處不在認識到免疫系統在保衛身體健康功不可沒聆聽,觀察漫畫,積極思考總結皮膚的功能:阻擋和殺死病原體思考,回答:因為燒傷病人的皮膚受損,失去免疫功能。回顧舊知,思考得出:呼吸道上的粘液可以黏住病原微生物,纖毛不斷擺動,可清除病原微生物。歸納并做筆記聽講、觀察、思考。回憶血液的相關知識觀察圖片,對吞噬細胞有直觀認識。應用知識聯系生活,認識到膿是吞噬細胞與病原體戰斗后雙方的“尸體”。總結歸納,并作記錄思考得出:免疫系統還有第三道防線閱讀書本得出答案:抗體由淋巴細胞制造;抗體的本質是蛋白質;淋巴細胞在受到病原體刺激時會制造抗體。觀看動畫,并用所學知識嘗試解釋痊愈過程。思考填寫表格,說出兩種免疫的區別。嘗試總結思考做題 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及時了解及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即使整理歸納隨著教學主線引導學生繼續學習。設計問題,作為階段學習的反饋。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緊隨主線,挖掘深度知識。引導學生與教材對話。問題的設置,有效地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形成較為完整的認識。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