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8.5化學肥料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知道化學元素對植物生長的重要性。2.認識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3.知道化肥、農藥對環境的影響。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內容,學會如何探尋重點要點,有條理地歸納整理新知識。2.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行活動探究—化肥的簡易鑒別,學會如何團結小組成員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實驗和探究報告。3.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 1.知道化肥農藥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學種田,越種越甜”的道理。2.通過分析化肥、農藥對環境的利弊,樹立關注環境、熱愛自然的意識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學會區分氮肥、磷肥和鉀肥的方法。教學過程 (一)植物生長需要的主要營養元素有哪些?植物生長需要較多的元素是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等,還需要硼、錳、銅、鋅、鉬等元素,含有這些元素的鹽類物質補充到土壤中,可以供植物生長之需,這些無機鹽就是人們常說的化學肥料,簡稱化肥。(二)化肥的分類及作用(三)化肥與農家肥的優缺點比較(四)化肥的鑒別1. 銨根離子(銨鹽)的檢驗方法①試劑:堿溶液(NaOH),紅色石蕊試紙②操作:取樣與堿液共熱,有氣泡冒出,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產生的氣體,若試紙變藍,則所取樣品為銨鹽(含NH4+ )NH4Cl + NaOH == NH3↑+ H2O + NaCl 2. 氮肥的檢驗(五)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產效益。1. 銨態氮肥碳酸氫銨最不穩定,易分解放出氨氣,所以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陰涼通風處。2. 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肥料(如草木灰)混合施用,因二者反應會生成氨氣,使肥效損失。3. 化肥要合理施用,不能過量,否則會造成土壤板結、酸化,江河湖泊水體的富營養化。4. 化肥與農家肥要配合使用。板書設計 8.5化學肥料一、植物生長需要的主要營養元素二、化肥的分類及作用三、化肥與農家肥的優缺點比較四、化肥的鑒別 銨根離子(銨鹽)的檢驗方法五、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增產效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