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水市2021學年第二學期初中學科教學質量監測模擬卷(一)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試題卷考生須知:1,全卷由社會法治兩部分組成,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2.本次考試采用閉卷形式。全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3.請用藍色或黑色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部分(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列屬于唐朝時期中外文化交流事件的是(▲)A新羅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華文化B.松贊干布派遣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中原文化,C.唐中宗時期,贊普赤德祖贊迎娶了金城公主D.唐朝設置安西都護府,管轄天山南北地區2.據右圖信息及所學知識可以判斷,其畫的作者是(▲)第2題《送子天王圖》A.閻立本B.吳道子C.張擇端D.趙孟頫3.“科舉制度較廣泛地向地方各階層的地主們,打開了入仕的途徑,因而與各地地主特別是過去的所謂寒門、商人、地主等…通過科舉也取得了高官厚祿,參與政權中來。”說明科舉制度(▲)A注重考察人才的學識B.促進古代文化的繁榮C.擴大官吏選拔的范圍D.形成崇文抑武的氛圍4.唐三彩騎駝樂舞俑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下列對其說法準確的是(▲)①它是唐朝時期商業繁榮的重要表現之一②它精美的造型說明當時的手工業水平很高③它濃郁的“異域”情調印證當時開放交往的空前繁盛中國國家博的館④它體現了當時社會風氣比較開放,兼容并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下列歷史事件與彪響相一致的是(▲)選項歷史事件第4題影響A開鑿大運河B黃巢起義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較大推廣清朝設臺灣府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D設立軍機處臺灣正式建省,中央直接管轄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一)試題卷第1頁共8頁蝎00000006.下列選項中對我國古代科技成果表述正確的是(▲)A.《農政全書》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B.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C唐朝時發明的筒車,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D.指南針傳入歐洲,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進程7,某歷史合作學習小組選用下列四幅圖及相關知識制作網頁,共同反映的主題的是(△)⑧在唐朝長安城平面圖北宋交子明朝《南都繁會圖》清朝廣州十三行A.古代商業的發展歷程B.古代農業的發展C.古代對外交往的歷程D.古代手工業的發展8.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光輝燦爛,創造力之強大、成就之輝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獨領風騷。下面所示作品的文學體裁是(▲)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屈,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遲首。A.漢賦B.唐詩C.宋詞D.元曲觀察右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9一10題。9.下列關于右圖序號所示典型區域的生產生活特色的描述,正確的是(▲)A.①逐水草而居B.②用機器種莊稼C.③馴養羊駝和駱馬D.④耕海牧漁10.以下對右圖城市班加羅爾的各種表述正確的是(▲〉A被譽為“汽車城”,有世界最大的造船廠B,被譽為“文化藝術之都”是座美麗、優雅的城市C.被譽為“亞洲的硅谷”,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中心D.是一座國際大都市,有著獨特的文化品位的城市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一)試題卷第2頁共8頁000000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