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名稱 25.3免疫 學 科 生 物一、教材內內容分析本節課涉及的名詞多,又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課堂上應盡量采取淡化概念、聯系生活、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組織學生觀看Flash動畫、卡通圖片、激發學生課上深入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的理解,鍛煉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再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創造性的學習,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關注社會的意識。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學會合作學習,學會分享快樂,讓他們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二、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 遇到問題的能力。 2.鍛煉學生對資料的分析及處理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懂得健康的生活,珍愛生命。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教學難點: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四、學習者特征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生物學基礎,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所以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參與講課,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學習任務。五、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利用圖片、Flash動畫、視頻等素材幫助學生理解 較抽象的概念。談話教學法: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和學生問答對話,使學生獲得 知識的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室布置任務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教材, 小組討論,并以小組代表匯報的形式匯報學習成果。練習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運用知識,形成答題技巧。六、資源準備教師:制作Flash動畫,制作課件,準備表現免疫功能的形象卡通漫畫,準備有關免疫的視頻、小品。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小品導入 多媒體展示小品“微觀世界”。提出問題:視頻中你看到了哪些微觀角色?其中白細胞的作用是什么?從而引出本節課題《免疫》。 增加學習興趣,并根據問題得出結論:如“人體有抵抗有害物質的功能”等。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教學目標展示 多媒體展示教學目標 學生齊讀教學目標 使學生對本節內容構建答題輪廓。講授新課 1.多媒體展示三幅漫畫,提出問題:什么是免疫? 學生通過觀察漫畫,將免疫的概念填寫完整。 淡化概念2.多媒體展示帶有保護膜的卡通形象,并提出問題:人體有幾道防線?分別由什么組成?3.在黑板上劃出表格,請學生填寫三道防線的組成。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點評。 閱讀教材97~98頁小組討論:人體有幾道免疫防線?分別由什么組成?小組代表將討論結果填入黑板的表格中。 帶保護膜的卡通形象引出人體具有免疫防線。鍛煉學生閱讀、思考能力,學會合作學習。4.多媒體分別展示三道免疫防線的Flash動畫及漫畫 請學生到黑板前分析各防線的免疫功能 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5.提出問題:患過麻疹的人一般終生不會再患麻疹,而患過感冒的人還會再患感冒。你能說出其中的道理嗎? 師生討論,得出結果:患過麻疹的病人體內會產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體;患流感的人體內雖也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但流感病毒每年都會產生變異。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關注社會的意識。6.多媒體展示閱讀材料“抗體發現過程”。根據抗體的發現過程引出計劃免疫。 學生閱讀材料,了解抗體的實質是蛋白質,且抗體對抗原具有專一性。 通過和學生問答對話,使學生獲得知識7.多媒體展示計劃免疫的概念,和“四苗免疫”。 學生閱讀多媒體給出的概念并觀察教材99頁“預防接種卡”信息。了解計劃免疫可以提高人體對相關傳染病的抵抗力。 通過和學生問答對話,使學生獲得知識8.多媒體給出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學生根據概念區分兩者不同之處。并將三道免疫防線進行歸類。 加強學生處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思維拓展 多媒體播放視頻《人體免疫系統抵抗流感病毒過程》 學生觀看視頻 激發學生深入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的理解。課堂小結 根據板書梳理本節知識點 根據教師引導完成本節知識點梳理 知識梳理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結構習題檢測 多媒體展示習題。包括:4道選擇題、 1道連線題、 1道識圖作答。教師引導學生分析習題考察的知識點、并給出評價。 學生自主作答。學生代表給出答案,并做解析。 增強知識點的鞏固,提高知識點的運用能力。八、板書設計25.3 免疫組成功能類型皮膚黏膜阻擋、殺死、清掃病原體非特異性免疫殺菌物質吞噬細胞吞噬、溶解病原體非特異性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細胞產生抗體,消滅病原體(抗原)特異性免疫教學反思對授課細節、重難點的處理,課堂效果以及教學目標完成度: 1.利用小品《微觀世界》片段導入,過程輕松愉快,給學生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通過設計讓學生齊讀教學目標,使學生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 3.在教學中,針對“免疫”這樣的抽象名詞,我設計了漫畫及卡通人物形象,將抽象名詞直觀立體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針對“免疫功能”這一抽象名詞,我通過播放Flash動畫,將微觀世界直接體現在學生面前,請學生一一到黑板前講解動畫所表示的功能。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很好的實現了“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這一知識目標。 4.針對本節難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區別”,我首先給出兩者概念,讓學生在概念中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在學生找出區別之后,再將三道免疫防線進行分類。在攻破難點的同時,鍛煉了學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學生在此過程中很好的實現了“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這一知識目標。 5.針對本節重點,我設計了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小組討論、并以填寫表格的形式完成成果展示等環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互幫互助,積極參與學習進程。在突出重點、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了“鍛煉學生對資料的分析及處理能力。”這一能力目標。 6.通過設計師生討論“患過麻疹的人一般終生不會再患麻疹,而患過感冒的人還會再患感冒”這一環節。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實現了“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能力目標,和“讓學生懂得健康的生活,珍愛生命。”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7.設計學生閱讀多媒體給出的概念并觀察教材99頁“預防接種卡”信息。了解計劃免疫可以提高人體對相關傳染病的抵抗力。“實現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這一知識目標。 8.通過設計思維拓展播放視頻《人體免疫系統抵抗流感病毒過程》,激發了學生深入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的理解。 9.對于課堂小結這一環節,我選用讓學生將知識點匯總成表格的梳理模式,讓學生進行對比記憶。10.習題檢測,我選用了:4道選擇題、1道連線題、1道識圖作答。符合近年來生物會考題型及比例,讓學生感受課堂樂趣的同時,也達到和會考零距離接觸。不足之處:學生在課堂后半部分,學習興趣略有減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設計學生更感興趣的環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