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化學《常見氣體的制取》專題復習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掌握實驗室氧氣、二氧化碳、氫氣的制取及檢驗方法。(2)能根據常見氣體制備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觸類旁通解決其他氣體的制備及收集方法。2、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實驗室制取、檢驗氧氣、二氧化碳及氫氣的復習過程,加深對實驗的理解,提高解題能力。(2)通過對知識的系統梳理,引導學生得出實驗室制備氣體要考慮的基本因素,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整合和升華。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分析整理實驗室制取常見氣體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2)通過學習中找規律,規律中體驗成功,進而使學生體會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化學的信心。二、內容與學情分析常見氣體的制取是九年級化學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學生在此前已經學習了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及氫氣的方法,對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氣體制備的一般思路上缺乏系統性,沒有形成由點及面,由個例到一般的知識網絡。因此,本課首先帶領學生復習這三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重點整理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以及熟悉相關的裝置圖,最后對如何制取純凈的氧氣、干燥的氧氣以及干燥的氫氣、純凈的二氧化碳這種問題的討論,達到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目的。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1)歸納實驗室制氧氣、二氧化碳、氫氣的制取及檢驗方法。(2)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知識整合能力的培養。解決策略:利用希沃白板5的圖片、文字、書寫、授課助手等功能,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幫助學生主動掌握知識。難點:知識的整合與歸納。解決策略:通過動手實驗、觀看演示、進行糾錯等活動,加強對相關氣體制備、收集、驗滿、檢驗方法的規律掌握,并通過相關中考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教學流程圖五、教學流程教師教學組織及學習引導 學生學習活動 智能化應用 設計意圖1.情境導入:教師展示一道2018年寧夏中考題中的氣體制備題型 嘗試完成填空,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 希沃白板5課件圖片展示 引起學生對氣體制備類型題目的重視,同時初步感受中考題型中的考查方向2.展示課標要求,掌握考點動向。 無 希沃白板5課件文字展示 使學生準確把握考點動向3.回顧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及氫氣的一般思路及過程 與教師一塊回顧,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希沃白板5課件文字展示 掌握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為接下來的知識回顧提供框架4.知識拆解,練習應用。 第一部分:三種氣體實驗室制取原理的回顧。請學生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并強調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注意事項:寫、配、注、標。 學生分別回答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及氫氣所用的藥品,并在作業本上書寫相關原理的化學方程式, 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授課助手連接教師平板,對學生書寫的化學方程式進行拍照,由一名學生上臺對其他同學的書寫進行點評糾錯。 通過書寫和糾錯幫助學生加強對反應原理的理解,并為選擇發生裝置做好鋪墊。第二部分:實驗室制取氣體所用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展示及拓展。(1)利用課件展示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包括固體加熱型和固液、液液不加熱型,并提問學生:選擇發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2)根據書寫的三種氣體的反應原理,對應選擇相應的發生裝置。(3)拓展提升:課件展示帶有長頸漏斗、分液漏斗、隔孔塑料板的發生裝置圖,并請學生說出這些發生裝置的優點,達到對知識的升華。(4)實驗演示帶單孔橡膠塞和雙孔橡膠塞發生裝置的氣密性檢查方法,并請學生說出檢驗原理,做到觸類旁通。(5)展示常見氣體收集方法的裝置圖: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并由學生說出每種收集方法應考慮的因素,教師總結收集方法應考慮的因素。(6)展示多功能收集瓶并分情況討論應用方法,總結規律“比密度、判沉浮、定進出”,緊跟習題檢測,對得出的規律進行應用檢測。 積極思考,能對應教師給出的每一張課件上的問題引導給出自己的解答 (1)發生裝置應考慮反應條件和反應物狀態。 (2)能說出氯酸鉀、高錳酸鉀制氧氣選擇固體加熱型發生裝置的原因,石灰石和稀鹽酸制二氧化碳、稀硫酸和鋅制氫氣選擇固液不加熱型發生裝置的原因。 (3)長頸漏斗方便添加藥品,分液漏斗能控制反應速率,帶孔塑料板與彈簧夾配合能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 (4)與教師共同回顧兩種常見氣體的氣密性檢查方法,并由兩位同學分別上臺演示,其他同學通過觀看演示進行糾錯。 (5) 能說出收集氧氣、氫氣選擇排水法的是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氫氣難溶于水;氧氣和二氧化碳都可選擇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是因為氧氣、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且不與空氣發生反應;氫氣選擇向下排空氣法是因為氫氣密度小于空氣且不與空氣發生反應。 (6)能明確利用多功能瓶收集氣體的選擇因素為密度的比較 (1)希沃白板5課件中的圖片功能 (2)希沃白板5課件中的圖片功能 (3)白板課件中的動畫演示視頻 (4)利用課件中的授課助手進行演示直播 (5)圖片展示各收集裝置,并由學生上臺利用書寫功能畫出氣體的走向。 (6)利用書寫功能,由學生上臺講解應用多功能瓶收集不同氣體時氣體的進出方向 通過對氧氣、二氧化碳及氫氣發生裝置的選擇,做到對反應原理應用的理解,同時加強知識的鞏固復習及整理,明確制取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因素。通過學生親自講解及實驗操作演示,能幫助學生加強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第三部分:氣體的干燥和凈化。先由學生說出常用干燥劑及其能干燥的氣體,再由教師進行干燥劑使用注意事項的講解和歸納,明確顯酸性的干燥劑和顯堿性的干燥劑分別能干燥的氣體類型。 學生能說出實驗室常用的干燥劑有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及生石灰,并由學生說出每種干燥劑能干燥的氣體和不能干燥的氣體。 圖片展示 通過回顧干燥劑的知識,做到對哪些氣體能被哪些干燥劑干燥的整理及歸納第四部分:常見氣體的檢驗及驗滿。這一部分主要掌握氧氣及二氧化碳的檢驗、驗滿,并強調注意事項。習題檢測,展示應用。 教師給每個小組提供一瓶二氧化碳,并要求學生說出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進而進行實驗驗證。 教師利用手機拍攝學生完成實驗的過程,完成實驗后,由被拍攝同學講解實驗步驟、現象及結論。 將二氧化碳及氧氣的檢驗、驗滿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能使學生掌握這兩種氣體的檢驗及驗滿規律,并通過實際操作加強印象。第五部分:氣體制備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問題形式提問氣體制備環節中的注意事項。 學生回答氣體制備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由教師進行總結和補充。 希沃課件圖片展示 對強調過的注意事項進行總結歸納,做到對知識的系統整理。小結 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思維導圖對本節課內容進行小結,明確氣體制取的一般思路及選擇裝置時應該考慮的因素。板書設計設計亮點 1.本節課用到了希沃白板5課件,能實現書寫、播放視頻、直播展示實驗、展示學生書寫結果等功能,能幫助教師更好地與學生互動,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參與度。 2.利用平板與電腦連接軟件seewolink能實現學生作業的實時展示,使課堂變成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共同探討的場所,能最大程度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能幫助學生在講解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3.希沃白板課件能容納大量圖片、習題,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精力解決本課重、難點,能幫助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大容量、高效率的整合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