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食品安全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在掌握了食物營養成分和消化吸收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擴展和延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食品安全在改革開放的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又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和新的現象值得人們去探討和思索,所以,本節重點是讓學生關注食品安全,增強辨別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學生分析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已經對有害食品有了一些了解,但缺乏鑒定食品安全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意識,特別是對一些零食,常常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知道的更少。因此學好本節課,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也會很感興趣。教學目標知識性目標:了解幾種鑒別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技能性目標:利用石蕊試紙測定液體食品是否腐敗。情感性目標:關注食品安全,提高安全意識。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食品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繁衍、維持健康的基本條件,其安全性和營養價值同等重要。青少年樹立食品安全意識,近看有利于個人健康,遠觀提高未來國民的體質,是本課的重點。利用PH試紙測定食物酸堿度因無相關化學知識支撐成為難點,不能過多展開,側重學會用途即可。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是難點。課時安排1課時。課前準備1、教師提前收集下載有關食品安全的素材,如:網上下載關于食品安全的視頻,把《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一些規定做成圖片卡、下載“QS”標志、綠色食品標志等。2、提前一天給學生布置任務:每人收集2~3種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3、實驗用品:玻璃棒、燒杯、石蕊試紙等,準備新鮮的粥和已在溫暖的地方放置幾天的粥。4.把石蕊的酸堿特性,在電腦上用photoshop做成圖片形式的技能卡。教學過程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新課導入二、探究關于食品包裝的知識三、判斷變質食品四、大家討論五、知識整合:總結三種食品安全問題六、課后思考 用多媒體播放關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視頻。教師提出“怎樣鑒別食品是否合格?食品安全知識有哪些呢?”從而進入課堂教學。1.給學生分組觀察食品包裝,提出問題:你收集的食品包裝上有哪些內容?2.教師讓學生每組出一個代表闡述上問題。3.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關于食品包裝及說明書的規定的圖卡。4.展示“QS”標志和綠色食品標志,看看那些包裝上有這些標志。(解釋QS標志及綠色食品)1.我們日常食品,如飯菜等,如何判斷其好與壞呢?2.教師大屏幕展示“技能卡”的內容,使PH試紙變紅為酸性,變藍為堿性讓學生對照。 3.討論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用什么方法判斷飯菜等食物的好壞?教師匯總:看顏色、嗅氣味、償味道、觸摸等。為了防止食物變質,我們經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險箱”嗎?從食品安全方面考慮,使用冰箱應注意什么?除了上述我們研究和討論的食品腐敗變質問題以外,食品安全問題還有很多,比如隨工業發展及環境污染帶來的問題。想一想,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除了食品腐敗變質問題外,食品安全問題還涉及哪些? 教師總結:一是由細菌及其毒素污染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問題;二是由農藥、有毒化學藥品和激素引起的食品污染問題;三是新型食品中的安全問題,如某些未經實踐證明是無害的轉基因食品,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等。食品的安全關系到我們的每一個成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增強辨別能力。課后思考以下問題:1.食品安全問題可分為幾種情況?2.我們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那些食品安全問題?3.你是怎樣判斷食品是否過保質期的? 學生觀看了這些觸目驚心的事件,討論對這些事件的看法。通過觀察每個人收集的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加以總結。學生勇躍發言。學生對照自己手中的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判別是否是合格產品。學生閱讀有關資料,思考并了解綠色食品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學生分組實驗:取兩個干凈的燒杯,分別加入新鮮的粥和已在溫暖的地方放置幾天的粥。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兩燒杯中的液體,滴在兩張石蕊試紙上,觀察現象。發現一張石蕊試紙無明顯變色,另一張變成紅色。發現放置幾天的粥變酸,說明已變質。學生分組討論最后總結,每組選一名同學闡述本組結果。很多學生經歷過冰箱中食物變質的事情,爭相發言:1、不是保險箱。食品不要保存太長時間。2、放入冰箱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凈。3、生食和熟食要分開。4、過一段時間也要清潔冰箱。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討論:如:吃了殘留有化肥農藥的糧食蔬菜、未炒熟的豆角、發芽的馬鈴薯、有毒的蘑菇、死河豚肉等使人中毒問題,吃生有黃曲霉的花生對人體的危害、轉基因食品、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的安全問題等等,以及動物飼料含有激素對人的間接影響問題。 把學生的趣興點引到本課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分析能力。通過對比,可以自然而然的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一些規定并用于指導日常生活。通過實驗,了解了石蕊試紙測定液體食品是否腐敗的方法。在討論中交流經驗,增加平時生活知識。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加以討論。在學生的生活經歷中,前面提到的問題就不少了,聽教師說“食品安全問題還有很多”,自然會有進一步了解的欲望。教師又提起“工業發展及環境污染”,學生的思路馬上就打開了。教師引導學生去聯想,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這些思考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課后反思: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討論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新知識。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