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運輸物質的器官一、血管一、教學目標知識技能1.理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點。2. 嘗試區分這三種血管以及血液在這三種血管內流動情況。過程方法1. 通過觀察三種血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2. 通過學生對三種血管的比較,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的思維能力。情感價值1. 通過學習毛細血管及動靜脈的結構特點與功能,使學生樹立結構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2. 通過學習,教育學生熱愛體育鍛煉。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三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難點:三種血管的功能與結構相適應。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輸血或獻血時針刺部位在哪里?介紹輸血或取血的位置。同學聆聽并思考,提出疑問。(二)學習新課一、血液1.探究竟 實驗:(1)師生互動:選一位瘦弱同學參與感覺動脈、靜脈,判斷內部血流(2)三種血管在身體如何聯系分析圖片,考察學生掌握情況(3)演示血液在三種血管內流動講述 直觀形象再現三種血管的關系2.探究竟 實驗: 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教師引導,使學生制訂的探究計劃切實可行(1)實驗目的提出問題:人體血管分幾種?血液怎樣。流動?(2)設計和進行實驗教師介紹實驗注意事項,巡視,引導、鼓勵學生不急不躁,通過觀察解決問題[](3)實驗結論通過影片進一步仔細觀察血流速度、方向區分幾種血管引導學生分析(4)圖片解析觀察圖2-7,圖2-9識別動脈、靜脈、毛細血管3.知識提升例表比較三種血管的特點和功能及拓展知識(三)課堂小結1.三種血管的對比類型 分布 功能 結構特點[][]管壁 彈性 管腔 血流速度動脈 身體較深處 把血液從 心臟送往 全身 厚 大 小 速度快靜脈 身體較淺層 把血液從 全身送往 心臟 較薄 較小 大 速度慢毛細血管 全身各處 血液和組織細胞在此進行物質交換 極薄 最小 極小 最慢2.血管受傷及止血血管出血 血流特點 血流量 處理措施毛細血管出血 血液慢慢外滲 少 一般可自行止血,不要讓傷口 感染發炎 靜脈出血 流血速度 較慢 大 在傷口遠心端止血,經初步處理后,急送醫院治療 動脈出血 流血速度 快 失血量 很大 立即在傷口 近心端 止血,經初步處理后,急送 醫院 治療 五、板書設計一、血管六、作業布置完成本節《同步練習》2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