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主要內容第1課《種子發芽實驗》(1)許多植物的新生命是從種子發芽開始的。種子發芽可能需要多個條件,如水、土壤、光、空氣和溫度等。(2)我們可以通過對比實驗來驗證種子發芽所必需的條件。在實驗中只能改變我們選擇的那個條件,同時保證其他條件不變。第2課《比較種子發芽實驗》(3) 種子發芽需要水、空氣和適宜的溫度等,土壤、陽光不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第3課《綠豆苗的生長》(1)空氣是一種混合物,氮氣和氧氣是空氣的主要成分。(2)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綠色葉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養料,并釋放出氧氣。(3)植物的生長器官受單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長彎曲的現象稱為向光性。第4課《蚯蚓的選擇》(1)蚯蚓適宜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2)不同的動物對環境有不同的需求,動物在長期生活繁衍的過程中也形成了適應環境的生存技巧。第5課《當環境改變了》(1)當環境改變的時候,動物會努力適應新環境。(2)為適應環境的變化,動物會有一些特殊的行為:冬眠、遷徙、長毛、變色等第6課《食物鏈和食物網》(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2)食物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動物吃掉。(3)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我們一般用箭頭表示食物鏈中“誰被誰吃” 的關系,箭頭指向捕食者。(4)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食物網。第7課《設計和制作生態瓶》(1)綠豆苗和它周圍的各種生物形成了一個群落。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作生態系統。(2) 生態瓶里的生物種類和數量要平衡,生物和諧地生存下去。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重點實驗1.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名稱 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材料 30條蚯蚓、紙盒、吸水紙、鑷子實驗步驟 1. 準備一個長方形的紙盒,一端剪掉一塊,,盒底鋪上吸水紙。 2. 將10條蚯蚓放在盒子內黑暗與明亮的交界處,蓋好盒蓋。 3. 5分鐘后打開盒蓋觀察,蚯蚓選擇哪邊的更多,做好記錄。 4. 重復做3次左右,記錄并比較每次的結果。實驗現象 5分鐘后,蚯蚓爬到黑暗環境中的更多。 3次實驗中,可能有的蚯蚓會爬不動而留在中間。實驗結論 多數蚯蚓爬到了盒子黑暗的一端,說明蚯蚓更喜歡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2.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境的選擇實驗名稱 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境的選擇實驗材料 30條蚯蚓、紙盒、干燥和潮濕的土壤、鑷子實驗步驟 1. 準備一個長方形的紙盒,在盒子兩端分別鋪上一層土壤,一端鋪潮濕的,一端鋪干燥的。 2. 將10條蚯蚓放在盒子中間,蓋好盒蓋。 3. 5分鐘后打開盒蓋觀察,蚯蚓選擇哪邊的更多,做好記錄。 4. 重復做3次左右,記錄并比較每次的結果。實驗現象 5分鐘后,蚯蚓爬到潮濕土壤中的更多。 3次實驗中,可能有的蚯蚓會留在中間位置。實驗結論 多數蚯蚓爬到了潮濕的土壤中,說明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境》典型練習1.種子發芽必須要的條件是 、 和 。2.在比較種子發芽實驗中的兩個組,我們通常改變其中的 個條件,其他條件 。3.蚯蚓喜歡生活在 、 的環境中。4.當季節變化,由夏季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變冷時,青蛙會 ,大雁會 。5.生物之間像鏈條狀的食物聯系,叫做 ,而很多條這種鏈條狀聯系在一起,叫做 。6.一個池塘里的各種生物與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做 。7.生態瓶里放了小魚、水、沙石、金魚藻、小蝦等,其中屬于生物的是 ,非生物的是 。參考答案:適宜的溫度、水、空氣。一、保持相同潮濕、黑暗冬眠、遷徙(往南飛)食物鏈、食物網生態系統小魚、金魚藻、小蝦, 水、沙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