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2 常見的酸和堿第3課時【教學目標】1、了解幾種常見的堿,知道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俗稱、保存方法、物理性質及用途。2、掌握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能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認識堿的腐蝕性及使用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并掌握有關事故的急救與處理常識,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并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和合理利用物質的意識,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教學重點】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課前延伸】1、前面我們學過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寫出這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工人將石灰、黏土和沙子混合,用來做建筑材料,利用了氫氧化鈣的什么性質?3、現有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三瓶無色液體,請你將三者區分開來。【課堂探究】一、幾種常見堿的物理性質(實驗探究一)完成下列表格,總結歸納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的有關知識。比較項目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化學式俗名顏色、狀態溶解性吸水性制取用途保存其他【問題】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那么,氫氧化鈉呢?【思考】閱讀教材內容(1)說明了氫氧化鈉有什么性質?俗稱是什么?(2)你能提醒大家在使用氫氧化鈉時要注意什么?不慎將堿液沾到皮膚上該怎么自我救助?【小結】氫氧化鈉有強腐蝕性,俗稱苛性鈉、火堿、燒堿。【提問】檢驗二氧化碳用什么?該溶液的溶質是什么?你知道該溶質可以怎樣得到嗎?【演示】在蒸發皿中放一小塊生石灰,加少量的水,觀察現象。【思考】(1)如何證明該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鈣?(2)使用它時應該注意什么?【小結】氫氧化鈣對皮膚、衣服等也有腐蝕作用,使用時注意安全。(精講點撥)(1)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并與水反應,所以也可以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它和氫氧化鈉都是堿性干燥劑(它們的混合物叫堿石灰),可以干燥H2、O2、N2、NH3等氣體,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氣體。[:](2)由于氫氧化鈉有腐蝕性且易潮解,所以稱量氫氧化鈉時不能直接放在托盤 上,也不能放在 上,要放入________________中。【過渡】氫氧化鈣與酚酞試液、二氧化碳可以反應,那么氫氧化鈉呢?(實驗探究二)堿的化學性質:觀察實驗現象,并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二、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1、與 酸堿指示劑反應,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 色,無色的酚酞溶液變 色。2、觀察分析Ca(OH)2與CO2的反應方程式,試著寫出NaOH與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思考】(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應如何保存?為什么?(2)兩種堿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有何共同點?有何不同點?(3)三氧化硫與堿的反應與上面的反應類似,試著寫出化學方程式(4)工廠燒含硫的煤會產生大量SO2氣體,污染環境,一般可通過燒堿溶液吸收,為什么?寫出化學方程式。總結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的原因 :(2個)(精講點撥)(1)在這類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因此,NaOH與SO2反應生成Na2SO3和水(S都為+4價),而不生成Na2SO4(S為+6價), NaOH與SO3反應才生成Na2SO4。(2)難溶的堿(例如氫氧化鎂、氫氧化銅等)不能使指示劑變色,也不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3)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皮塞,是因為NaOH能與玻璃成分中的SiO2反應生成粘性的Na2SiO3(水玻璃)等物質使玻璃相互粘結,不易打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SiO2===Na2SiO3+H2O3、【問題】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酸能跟某些金屬化合物反應,那么堿能不能跟金屬化合物反應呢?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寫出化學方程式。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1)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2)向氯化鐵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3)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碳酸鈉溶液4、【問題】結合生活常識和所學的堿的性質,你能分析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用途嗎?【鞏固練習】能否用氫氧化鈉來干燥SO2 、CO2氣體?為什么?能用什么物質作干燥劑?【反思小結】通過本次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堿有哪些化學性質?與酸進行比較。[板書設計][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