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綠色植物的呼吸》教案教學目標1.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概述呼吸作用的過程2.能舉例說出呼吸作用與人類生產、生活的關系3.在進行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猜想和推理、觀察、概括能力及創造性思維。4.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認同科學研究的嚴謹和求實,并讓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教學重點有關呼吸作用的演示實驗;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實質;教學難點呼吸作用概念的歸納總結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前準備: 種子呼吸時吸收氧的實驗裝置一套,種子呼吸時釋放二氧化碳實驗裝置一套,澄清石灰水,玻璃管若干支,試管若干支,裝有煮熟種子、萌發種子和干燥種子的透明保溫杯(生活中常用的雙層透明保溫水杯即可)各一個,溫度計3支,洋蔥根、葉呼吸作用裝置各一套。教學程序一、情景激疑1.呈現一幅生機勃勃的玉米生長圖,請學生欣賞。2.添加積水,創設問題情景,請學生推測猜想:如果玉米長期淹水,生長狀況會怎樣呢?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猜想并尋求原因。3.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認識到由于根部缺水將無法正常呼吸而導致死亡后,教師繼續啟發,植物的其他器官進行呼吸嗎?從而順利地引入課題。二、實驗探究1.在探究實驗一之前,先用多媒體出示課本實驗內容,然后出示一部分資料,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通過分析資料來推測實驗可能出現的現象。學生分組討論結束后,引導學生再進行分組實驗加以驗證:甲飲料瓶內(選用口徑較大的,利于實驗)裝有煮熟的黃豆種子,乙飲料瓶內裝有等量的萌發的黃豆種子,將燃燒的蠟燭分別放入兩瓶內。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思考原因,歸納出結論,種子呼吸時吸收氧。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擴大了實驗空間,有利于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另外本設計中未用常規的實驗器具,而是用了一些廢棄的飲料瓶,這樣進行實驗新穎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同時還可以教育學生科學并不只存在于設備精良、先進的實驗室中,只要用心思考,創造條件,科學就會來到我們身邊。2.學生探究實驗二,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吹氣,證明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以此作為知識鋪墊。3.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種子呼吸時釋放二氧化碳。(1)小組充分討論,大膽設計實驗,培養創造性思維。(2)相互交流補充,通過合作學習,篩選優化實驗設計。學生們的設計大膽,方法多樣,例如,①將萌發的種子裝入廣口瓶中,瓶塞上插有玻璃管,通過玻璃管向瓶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石灰水的變化;②有的直接將澄清的石灰水裝入廣口瓶中,用紗布包住萌發的種子,將紗布袋懸掛于瓶內,觀察石灰水的變化;等等。(3)學生動手完成實驗三,驗證設想,體味科學研究的過程。4.探究實驗四:種子呼吸時放出熱(1)觀察盛有煮熟種子和萌發種子的保溫杯內的溫度計示數,并思考產生此現象的原因,引導學生歸納出種子呼吸放出熱(2)鼓勵指導學生提出問題:是否只有萌發的種子才進行呼吸作用?干燥的未萌發的種子是否進行呼吸作用?(3)對比實驗:裝有干燥種子保溫杯的溫度有何特點,說明什么問題?(4)師生共同歸納:只要有生命活力的種子都進行呼吸作用。隨著問題的逐漸深入,學生思維愈加深刻全面。5.由特殊到一般,由種子的呼吸作用聯想到植物其他器官是否也進行呼吸作用,使學生的思維進一步開闊。(1)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植物的根或葉是否進行呼吸作用。(2)通過小組交流,相互補充和完善設計方案,教師及時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肯定并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學生的設計形式多樣,例如,①用塑料袋包住根或葉,塑料袋的一角連著帶止水夾的橡皮管,將橡皮管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擠壓塑料袋,觀察石灰水的變化;② 將新鮮的葉放入試管內,試管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觀察石灰水的變化;③將根或葉放入帶瓶塞的瓶中,過一段時間后,將燃燒的蠟燭伸入瓶內,觀察蠟燭的燃燒情況;等等。(3)師生共同探究洋蔥根進行呼吸作用(4)教師演示“黑袋”釋放二氧化碳實驗,激發學生猜想“黑袋”內裝的是什么?新穎的設計增加其神秘感和驅動力,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5)進一步明確:整個植物體都進行呼吸作用,使理解更加深刻、全面。6.展示“糠心”蘿卜,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教師提供資料:兩個同樣大小的蘿卜,新鮮時干重和糠心后干重,引導學生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分解了有機物。7.資料分析: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產生水。三、歸納總結這是群體思維的關鍵,是思維活動最積極的環節。通過組織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對探索的結論進行歸納總結,從而歸納出呼吸作用的表達式和概念。1.在教師點撥下,學生自己歸納呼吸作用概念2.多媒體展示呼吸作用概念及呼吸作用實質(動態過程)。四、遷移深化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前后知識的比較類化,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體會,經歷一個再認識的深化過程,從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并過渡到形成能力。1.啟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以下問題:(1)農民伯伯為什么要《鋤禾》?(2)剛剛收獲的玉米能否直接入倉貯藏?(3)清晨,到樹林中鍛煉是否科學?(4)山東盛產生姜,生姜豐收后,農民往往將生姜放入早已挖好的幾米深的姜井中保存。但經常聽說姜農到姜井里取姜時發生窒息現象,甚至有人喪失了生命。請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為什么進入姜井時容易發生窒息?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姜農們避免這類悲劇的發生?2.討論思考: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異同,進一步加深理解,使學生清晰地構建起知識結構。3.體態語小結,生動有趣。五、開拓創新 這是拓寬學生思維,培養創造能力的有效環節1.思維發散:學習了呼吸作用知識,今后你在養花種草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學生們思維開闊,列出了一系列問題:(1)經常松土;(2)一次澆水不能太多;(3)晚上不能將大量的花草放在臥室;(4)大雨后要及時倒掉盆內積水;(5)花盆要用瓦盆而不用瓷盆;(6)花盆底部不能留洞,而應將洞開在瓦盆壁上;(7) 花種籽應在低溫、干燥狀態下保存;等等2.鼓勵學生自己設計練習,自己解決問題同學們思維活躍,積極思考,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現整理如下:(1)過冬后的蘿卜為什么變成“糠心”?(2)新疆的哈密瓜為什么特別甜?(3)蔬菜存放在冰箱中為什么保存時間會長些?(4)貯藏水果的冷庫里為什么要通入氮氣?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