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代謝廢物》教案【教學目標】1、說出人體產生的主要代謝廢物和排出的途徑。2、說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意義。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思維能力。4、學會利用嗅覺、視覺等各種感官來認識代謝廢物。本節內容是本章的第一節,內容比較簡單。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排泄的途徑和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以協作活動方式,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表達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設計思路】以演示實驗開始,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然后在師生討論交流活動中,完成對排泄概念、排泄途徑和意義的學習;最后,鞏固課后思考題一,并提出開放性問題,供師生辯論,以達到對排泄重要意義的深入認識。整個教堂過程在生生交流、師生互動中完成,把更多的話讓學生來說。運用這種教學設計,在于本節內容比較簡單,而很多知識是學生已有的一些常識,新知識的構建是建立在這些舊有知識上的。【課堂實錄】引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人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它是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一種代謝廢物。人體在代謝過程中還產生了哪些代謝廢物呢?它們又是如何排出體外的呢?這是我們今天要來一起探討的問題。新課教學:一、代謝廢物的種類師:對于人體排泄的廢物,同學知道有哪些嗎?尿液、汗水、糞便師:同學們說的這些,到底是不是代謝廢物呢,暫不評論。先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吧。(教師做尿液成分測定的演示實驗。幾個學生上臺來做近距離的觀察。)問題:1、你們看到的尿液是什么顏色?(黃色)2、有什么氣味?(騷臭味、化肥店的味等)3、在燒烤過程中,看到什么,有氣味產生嗎?(白煙、氣味等)(1~3由上臺學生回答,后面由小組討論后回答)4、能預測一下這種氣味來自什么物質嗎?(有點象是化肥商店里尿素的味道)5、大家看看,殘余物有多少,是什么顏色的?這種物質會是什么呢(薄薄的一層白色物質)用一個簡便的辦法來測定。(點燃、聞)6、尿液中還有什么呢?(水)牛頓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對于這層白白的物質,大家大膽猜測。根據它不能燃燒,可以證明它是什么嗎?無機物師:分析得對。準確的說,它是無機鹽。有人嘗過它的味道,是咸的。師:尿液的成分有水、無機鹽和尿素。師:剛才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尿液的成分。請同學們結合已有的知識,思考討論:7、汗水的成分有什么?(舉例運動后,流出的汗水干了,在脖子上就會有白色的顆粒,是咸的,是無機鹽;夏天如果幾天不洗澡,內衣上和身體就會有股尿素的味道。)先讓我們來學習什么是排泄。二、排泄的概念:人體將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無機鹽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P59)人體在代謝活動中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水、尿素等,這些物質是代謝廢物。師:人體產生的這些代謝廢物,在體內積累過多,會影響到細胞的正常活動,必須及時排出體外。(舉例)三、排泄的途徑8、排泄的途徑有哪些呢?都分別以哪些形式(氣體、液體或其它)通過哪些器官系統排出了哪些代謝廢物呢?請同學們根據你的常識和剛才學過的知識,分組討論。形式 器官系統 代謝廢物液體(汗液) 皮膚 部分水,少量無機鹽和尿素氣體 呼吸系統 二氧化碳和水液體(尿液) 泌尿系統 大部分水,大部分尿素、無機鹽。9、糞便排出是不是排泄呢?觀點1:因為大腸是里的物質不是代謝后的廢物,是食物殘渣。觀點2:因為糞便中也含有某些代謝廢物。師: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糞便本身不是代謝廢物,不能算是排泄物,只是有某些代謝廢物隨糞便排出體外而已。10、排泄對人體生命活動有什么意義呢?(學生看書后,思考回答)三、排泄的意義在于①排出代謝廢物,②調節體內水鹽平衡,③維持細胞生活環境穩定。(課后思考與練習第1題,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同意這種說法:因為汗液和尿液都含有相同的成分,水、無機鹽和尿素。不同意這種說法:雖然它的成分一樣,但分量不同,還有,所產生的地方也不同,汗液是皮膚,尿液是泌尿系統。所以,汗液和尿液是不一樣的。師:非常好。兩種觀點都有道理,從不同方面看都是對的(開放性)。(提出探討性問題)人體的這三種主要排泄途徑,很重要,但是不是三者都必須要有呢?(學生思考)1、皮膚不分泌汗液了,行不行?比如狗就不用皮膚排汗。汗液和尿液的成分是一樣的,通過汗液排出的成分,完全可以通過尿液排出。沒有了皮膚的排汗功能,會給人帶來很多麻煩。但如果沒有了這一功能,人還能生存嗎?2、沒有了呼吸系統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行不行呢?因為二氧化碳必須通過呼吸系統排出,別的地方排不出去呀。所以不行。3、要是沒有了泌尿系統分泌尿液行不行呢?也不行。因為人體大部分的代謝廢物是靠它排出去的。師:剛才的辯論,大家表現得非常出色,通過爭論,我們對排泄的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也從其他同學那兒獲得了不少書上沒有的知識。我們的學生真是很棒。-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