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名稱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教材內容分析學生剛學完化學方程式,本課題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化學方程式含義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有關反應物、生成物質量的計算,達到使學生能從定量的角度了解和認識化學變化的目的學習者特征分析本課題內容雖是計算,但這種計算對數學方面的知識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確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但是,學生對化學計算常常進行得并不順利,這往往是由于在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中,學生對化學的特點認識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力爭從以下幾方面對薄弱環節進行突破;使得學生對化學計算題里的有關化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強化化學方程式一定要寫正確并且配平;練習中嚴格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書寫格式來解題;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好習慣和熟練的計算技能。教學目標及確立依據知識與能力目標: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相對質量關系,能正確計算出反應物、生成物的質量。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運用已有化學知識和數學知識,獨立解決定量計算中的問題,同事對各種方案進行對比、分析、評價,從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開拓思路,鍛煉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化學變化中的定量研究對于科學實驗和生產實際的重大作用,同事,在解決問題中學會互相幫助,體會成功,建立自信。教學重難點分析及確立依據教學重點: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教學難點:1、物質間量的關系;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要領及關鍵。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引導,練習法教學資源準備神州六號”升空的場面,本課題的一些相關的練習題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創設教學情境引入新課【教師活動】:展示“神州六號”升空的場面,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火箭靠什么力量升入太空的嗎?“加入火箭的燃料是液氫,助燃劑是液氧,那么火箭需要攜帶多少燃料才能完成一次發射任務呢?”這個思路很好,拿它們之間有什么關聯?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解決的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問題。【教師活動】:板書: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學生全神貫注地觀看,興趣盎然。答:靠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學生思考,答:可能與氫氣燃燒的化學反應有關。創設真是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引導學生走進本課化學知識。【教師活動】:確定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依據上述問題簡化:如果4g氫氣燃燒需要多少克的氧氣支持?【教師活動】:若你是火箭推進器的設計師,當確定聲控火箭需要液氫100kg時,你會在火箭助燃劑倉中填充多少千克液氧來滿足這些液氫完全燃燒?同學們互相討論一下你能說出你解題的依據嗎?稍計算回答:32g學生各抒己見,很快得出了結論800kg。答: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成正比。通過簡單計算聯系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內容,引導學生理解物質之間量的關系過渡【教師活動】:非常好。那么在工農業生產中如何通過質量關系來計算原料或者產品的質量,充分利用、節約原料呢?我們學習的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從量的方面來研究物質變化的一種方法【教師活動】:我們做過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有的同學藥品取用太多或者太少都對實驗造成了影響,那么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可以產生多少氧氣呢? 聽,置疑引入學習生活的實際問題,做好化學學習的導向學會利用反應物質量計算生成物的質量,并規范解題格式展示教材例題1:請你根據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試著解決這個問題,并把你的解題過程表達出來。【教師活動】:教師走到學生中查看學生的解題過程。【教師活動】:教師展示幾份有代表性的解答;請你們評價哪種方案既簡單又準確呢?【教師活動】:提出問題:為了準確計算出結果,還要注意解題格式的規范。同學們能不能總結出這種計算方法的解題步驟呢?學生開始解決這一實際問題,并與附近同學進行交流,有的與老師討論自己的做法。學生互相對比自己的解法并作出評價。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并總結出解題步驟:1、設未知數2、寫出化學方程式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答通過學生的自主解題嘗試,引導學生歸納出計算的一般步驟【教師活動】:學會利用生成物的質量計算反應物的質量【教師活動】:例1是利用反應物的質量計算生成物的質量,你能根據生成物質量秋反應物的質量嗎? 請閱讀教材例題2,你能根據步驟解答這個問題嗎?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試試。教師邊看邊收集信息展示集中代表性的錯誤解題過程請同學們幫他們檢查一下解題方案,思考你認為計算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師補充強調解題注意事項。學生嘗試解題有的同學互相討論對比。學生觀察比較,分析錯誤,并思考總結解題要點通過嘗試解題、交流合作、互檢互查互評,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計算的關鍵,提高解題能力。【課堂練習】總結對本節課中同學們的表現予以表揚,并鼓勵他們利用這節課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反思評價本節課自己的表現和學習情況。【教師活動】:讓學生反思評價本節課的表現和學習情況,明確自己的學習狀態。板書設計課題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計算步驟:1、設未知數2、寫出化學方程式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比例式求解5、寫出簡明答案教學反思本節課是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的一次課堂教學,力求在教學的三維目標上構成完整的體系,給學生提供一個民主、寬松、和諧、開放的學習環境。所以整堂課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學中注重了自主、合作與探究,課堂氣氛活躍,點燃了學生的智慧火花。課后和學生的交流中學生都表示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氛圍。不足之處:學生的基礎差異大,在問題的層次上做得不夠好,所以學生的有效參與率不是很滿意;有一些同學不能理解化學反應中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還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模仿、生搬硬套。如何才能是學生理解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這還需要不斷嘗試和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