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人教版)一、教材分析碳和碳的氧化物是初中化學教材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對非金屬元素知識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學中有著承上啟下的地位。第六單元包括三個課題,金剛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課題包括兩部分:1、碳的單質;2、碳的化學性質。通過本課題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教材內容在呈現方式上注重創設教學情境和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例如,在介紹金剛石和石墨的用途時,注意聯系學生生活中用到或見到的物質,如玻璃刀、鉆石、無軌電車等。本課題緊密聯系社會和高新科技。例如,教材中介紹了人造金剛石和金剛石薄膜、C60分子及管碳等,最大特點是圖文并茂,以圖代文,有利于豐富了教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讀性,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了解無定形碳的用途;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過程和方法對展示和演示的資料分析、歸納;能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會對現象分析歸納,總結出重要的知識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人類認識碳單質為例,引導學生形成“科學是發展”的觀點。三、教學重點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四、教學難點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五、學情分析九年級化學一開始就讓學生能接觸到物質,使他們對物質有一定地感官認識。但分子、原子、元素、化合價等內容,讓他們進入了抽象的世界。這一課的到來,使學生回到了物質世界,回到了直觀感受,回到了實驗探究,所以就其位置來看,它是很重要的一課。就學情而言,學生很有興趣,較易接受。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物質,那么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嗎?展示:金剛石、石墨、和C60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再現以前學過的知識:回答:O2和 O3紅磷和白磷總結: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 溫故知新碳的單質金剛石出示鉆石純凈的金剛石是無色透明的正面體形狀固體。用玻璃刀裁玻璃。播放情景教學素材“金剛石”。 總結金剛石的物理性質:色:態:形狀:硬度: 播放多媒體圖片,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活躍學生思維,拓展學生視野。石墨請大家觀察石墨樣品。學生實驗,教師善于引導,適時評價。播放情景教學素材圖片 觀察:切削鉛筆芯、觸摸。總結石墨的物理性質:深灰色、細磷片狀固體,有金屬光澤、不透明、軟有滑膩感。把2B鉛筆(兩端露出)和導線接在一起,接上電池和燈泡,接通電源。 讓學生充分利用對實物的感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交流,學會合作。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生活中常接觸到的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這些都是由石墨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的。演示: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錐形瓶里,加入一滴紅墨水,加入木炭粉,輕輕振蕩,觀察現象,過濾觀察現象。播放情景教學素材防毒面具,制糖業脫色結合金剛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質和用途,討論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之間有什么關系。 紅墨水顏色逐漸褪去,對比后分析,得出結論:木炭具有吸附性。決定性質 用途 體現 開展探索性實驗,增強學生的體驗,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建立科學的物質觀C60播放情景教學素材 學生觀看 緊密聯系社會和高新科技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為什么物理性質存在巨大的差異?出示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為什么物理性質存在巨大的差異?出示金剛石、石墨和C60分子模型。 分析總結:碳原子排列不同。 直觀形象勝似講解七、板書設計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 金剛石、石墨和C60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無定形碳炭黑焦炭C60碳納米管八、教學反思本節課最大的特點是:圖文并茂,通過形象的圖片和影像,增進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不足之處是:應增大課容量,多讓學生活動。通過適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使學生在知識的形成、聯系、應用和交流過程中養成科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主動的體驗探究過程。 “用科學”、“做科學”在探究和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終生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為更好地適應社會奠定基礎,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