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2《遺傳與進化》復習提綱第一章 遺傳因子的發現第一節 孟德爾豌豆雜交試驗(一)知識點回顧:1.孟德爾之所以選取豌豆作為雜交試驗的材料是由于:①豌豆是自花傳粉植物,且是閉花授粉的植物;②豌豆具有易于區分的性狀。2.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兩同一不同)。性狀分離:雜種后代中,同時出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象。3.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選取高莖和矮莖親本(P)雜交,子一代( F1 )全部表現為高莖,正反交結果 相同 ,所以高莖為 顯性性狀。讓子一代 自交得到子二代(F2),出現高莖:矮莖= 3:1 的分離比。4.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即“基因”)決定的;體細胞中基因 成對 存在;形成配子時彼此 分離 ;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 隨機 的。為驗證此解釋的合理性,孟德爾設計 測交 實驗,就是讓 子一代 與 隱性純合子個體 雜交,用來驗證 子一代的基因型。預測結果和實驗結果吻合,一對相對性狀的測交后代不同性狀的分離比為1:1 。5.基因的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 細胞中,控制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基因)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基因)發生 分離 ,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后代。6.分離定律的實質就是在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不同的配子中。7.常見問題解題方法(1)如后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3 :1,則雙親一定都是雜合子(Dd)即Dd×Dd 3D :1dd(2)若后代性狀分離比為顯:隱=1 :1,則雙親一定是測交類型。即為Dd×dd 1Dd :1dd(3)若后代性狀只有顯性性狀,則雙親至少有一方為顯性純合子。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好題精練1.豌豆是自花傳粉、閉花受粉植物。豌豆的紅花與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分別由遺傳因子A、a控制),現有一批遺傳因子組成為AA與Aa的紅花豌豆,兩者數量之比是1∶2。自然狀態下其子代中遺傳因子組成為AA、Aa、aa的數量之比為( )A.25∶30∶9 B.7∶6∶3 C.3∶2∶1 D.4∶4∶1【答案】C2.豌豆的高莖(B)對矮莖(b)為顯性,如果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1/4,基因型為Bb的個體占3/4,在自然狀態下,理論上,子一代中表型的比例是( )A.13:3 B.15:1 C.5:1 D.3:1【答案】A3.一個研究小組,經大量重復實驗,在小鼠毛色遺傳的研究中發現如下現象。推測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發育)的基因型為(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黃色×黃色→2黃色:1黑色 ③黃色×黑色→1黃色:1黑色A.隱性個體 B.顯性雜合體C.顯性純合體 D.不能確定【答案】C4.人類ABO血型系統有A型、B型、AB型、O型,由IA、IB、i三個復等位基因決定,基因IA和IB對基因i是完全顯性,IA和IB是共顯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人類ABO血型系統有6種基因型B.一個正常人體內一般不會同時含有三種復等位基因C.IA、IB、i三個復等位基因在遺傳時不遵循基因分離定律D.A型血男性和B型血女性婚配生下的孩子,其血型最多有4 種可能【答案】C5.金魚草的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選擇紅花植株(RR)與白花植株(rr)進行雜交實驗,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2的表現型不能反映它基因型 B.F2中粉紅色花所占比例的理論值為1/3C.基因R對基因r為完全顯性 D.金魚草花色的遺傳符合分離定律【答案】D6.下圖為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雜交實驗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2)操作①稱為________,①的操作過程應在_________(時期)進行,操作后要________處理。(3)若圖示親本皆為純合子,F1全為紅花,讓F1進行自交,F2中表現型有________,F2的基因型有________(顯性基因A、隱形基因a來表示),基因型比例為________。【答案】白花 紅花 去雄 花蕾期 套袋 紅花和白花 AA、Aa、aa 1:2: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