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必修2《遺傳與進化》復習提綱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一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識點回顧:一、減數分裂1.時間: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2.對象: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3.場所:睪丸和卵巢4.過程:原始生殖細胞(如精原細胞、卵原細胞)→成熟生殖細胞(如精子、卵細胞)5.結果:形成的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二、減數分裂的過程(以精子形成過程為例)三、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1.減數分裂前的間期一部分精原細胞的體積增大,染色體復制成為初級精母細胞,此時的染色體呈染色質絲的狀態。2.減數第一次分裂時間 圖示 相關變化前期 ↓ 中期 ↓ 后期 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發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兩側,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都附著在紡錘絲上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分別向細胞兩極移動3.同源染色體、聯會與四分體的概念①同源染色體來源: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行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進行配對②聯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③四分體: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4.減數第二次分裂每條染色體的著絲粒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這兩條染色體分別向細胞兩極移動,隨細胞的分裂進入兩個子細胞中。四、卵細胞的形成1.場所:卵巢。2.過程3.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差異精子形成過程 卵細胞形成過程場所 睪丸 卵巢細胞質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是否變形 變形 不變形結果 一個精原細胞 ↓ 4個精子 一個卵原細胞 ↓ 1個卵細胞、3個極體五、受精作用1.概念: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成受精卵的過程。2.結果: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3.實質: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后不久,精子的細胞核就與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體會合在一起。4.細胞學基礎:(1)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使同種生物的兩性生殖細胞能夠相互識別。(2)細胞膜的流動性——使兩性生殖細胞融合為一個受精卵。5.后代多樣性的原因:(1)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體組成具有多樣性。(2)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6.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1)對于維持每種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維持了生物遺傳的穩定性。(2)子代呈現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六、減數分裂相關題型解題技巧:1.精子和卵細胞種類和數目的計算技巧(正常情況下)(1)1個含n對等位基因的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后,能形成4個精子,2種類型。(2)1個含n對等位基因的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后,能形成1個卵細胞,1種類型。(3)1個含n對同源染色體的生物體,經過減數分裂能形成2n種精子或卵細胞。2.二倍體生物細胞三個時期分裂方式的判斷(1)三個前期圖的判斷判斷步驟:結論:A為有絲分裂前期,B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C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2)三個中期圖的判斷判斷步驟:結論:A為有絲分裂中期,B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C為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3)三個后期圖的判斷判斷步驟:結論:A為有絲分裂后期,B為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C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3.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核DNA數量變化曲線的判斷(1)模型(2)判斷好題精練:1.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減數分裂中配對的染色體B.在人的肌細胞中沒有X和Y這對同源染色體C.在人的精原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D.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的染色體【答案】A2.二倍體生物(2N=10)的某細胞剛剛完成著絲粒的分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細胞中含有20條染色體,不含染色單體B.該細胞中染色體數、核DNA數是體細胞的2倍C.該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中可能含同源染色體D.著絲粒分裂形成的子染色體上基因不同與交叉互換無關【答案】C3.圖A~C是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染色體(a)數目、核DNA分子(b)數目的柱形統計圖,圖D為該動物有絲分裂某時期的模式圖,對此進行的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A→B表示著絲粒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單體數目也加倍B.B→C表示同源染色體相互分離,染色體和核DNA分子數目也隨之減半C.圖D對應圖A所示時期,此時著絲粒整齊地排列在細胞板上,是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D.圖D中④是一條染色體,包含2條染色單體,2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粒②相連【答案】D【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表示染色體數目、b表示DNA數目,圖A細胞中染色體數∶DNA數=1∶2,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圖B細胞中染色體數∶DNA數=1∶1,且含量均為體細胞的2倍,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圖C細胞中染色體數∶DNA數=1∶1,且含量均與體細胞相同,可表示有絲分裂末期。圖D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排布于細胞中央,為有絲分裂中期圖,①是姐妹染色單體,②是著絲粒,③姐妹染色單體,④一條染色體,⑤⑥是同源染色體,⑧是紡錘體,⑨中心體,④和⑦為同源染色體。【詳解】A、A→B表示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單體數目為零,A錯誤;B、B、C均表示有絲分裂過程,該過程中不會出現同源染色體的分離,B錯誤;C、著絲粒整齊地排列在細胞的赤道板,并且動物細胞在分裂期不會出現細胞板,C錯誤;D、④是一個染色體,包含兩個染色單體①、③,兩個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粒②相連,D正確。故選D。4.下列示意圖能表示次級卵母細胞分裂過程的是( )A. B.C. D.【答案】B5.如圖甲、乙為高等動物某器官內細胞的分裂圖和完整分裂周期內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坐標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據圖甲細胞分裂圖像特點可以判斷該細胞來自雌性動物的卵巢內B.圖甲細胞中含有2個四分體,其子代細胞的基因型是AB、aB、Ab、abC.圖乙中曲線的變化能夠代表圖甲細胞所代表的分裂方式D.圖乙曲線3~4時間段內一定發生了由星射線引起的著絲粒分裂【答案】C6.下圖為同一動物體內,不同時期的細胞分裂圖像,對此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生在細胞④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生在細胞②中B.細胞①②③中均含有同源染色體C.細胞①分裂形成的是體細胞,細胞④分裂形成的是精細胞D.細胞①和④中的DNA分子數∶染色體數=1∶1【答案】A7.下圖是某哺乳動物個體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分裂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1中的BC段染色體數目下降是同源染色體分離進入子細胞造成的B.圖3所示的細胞可能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C.圖4所示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D.與圖1中EF段相對應的是圖2和圖3【答案】BD8.圖1表示某果蠅體細胞(2n=8)染色體組成,圖2表示該果蠅所產生的一個異常生殖細胞,依圖回答下列問題:(1)果蠅的一個精原細胞X染色體上的W基因在細胞分裂___________期形成兩個W基因,這兩個W基因在___________期發生分離。(2)基因B-b與W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3)上述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在次級精母細胞中分裂后期性染色體組成為___________。(4)圖2所示的是一個異常的精細胞,請在圖3中繪出與該精細胞來自同一個次級精母細胞的另一個精細胞的染色體組成___________。【答案】間 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 基因的自由組合 )B-b與W為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b位于常染色體上而W位于性染色體上) XX或YY9、圖甲、乙是基因型為AaBb的雌性動物體內細胞的分裂示意圖,圖丙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時期染色體數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1)圖甲細胞處于 分裂的后期,它發生在圖丙中的 階段。(2)圖乙細胞的名稱為 ,基因B與b的分離發生在圖丙中的 階段。(3)圖丙中,曲線①②階段形成的原因是 ;曲線②③階段形成的原因是 。(4)若圖乙細胞在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時,③和④沒有分離,減數第二次分裂正常,最終形成了四個子細胞,其中一個極體的基因型為AaB,則卵細胞的基因型是 。答案及解析:答案:(1)有絲;⑥(2)初級卵母細胞;①(3)同源染色體分離后,細胞一分為二;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中單體分離 (4) AaB 或 b解析:(1)據圖分析可知,圖甲細胞處于存絲分裂的后期,它發生在圖丙中的⑥階段。( 2)據圖分析可知,圖乙細胞為初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B 與b的分離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對應圖丙中的 ①階段。(3)圖丙中,曲線①②階段染色體數目減半,形 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休分離后細胞一分為二;曲線②③階段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形成的原因是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4)據題意對知,若此極體與卵細胞來自同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則卵細胞的基因型是AaB;若此極體由第一極體分裂產生,則卵細胞的基因型為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