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運動的描述和參照物以人為參照物:竹排人竹排是靜止的以山為參照物:竹排山竹排是運動的樹木山樹木是靜止的說物體是在運動還是靜止,要看以哪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物運動情況不同);(不同的物體選擇同一參照物運動情況不同)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為了方便,我們常用地面作參照物。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時,結論也不一樣。(2022 邵陽縣模擬)“五一”節,小華一家自駕游新寧崀山,在小車行駛過程中,小華覺得自己是靜止的,他選取的參照物是( )2-1-c-n-j-yA.對面駛來的小車 B.沿途飛過的美景C.坐在旁邊的弟弟 D.路邊的建筑物【答案】C【解答】解:A、小華相對于對面駛來的小車,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小華相對于沿途飛過的美景,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B不符合題意;C、小華相對于坐在旁邊的弟弟,位置沒有變化,是靜止的,故C符合題意;D、小華相對于路邊的建筑物,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2 甌海區一模)如圖所示,在勻速行駛的高鐵列車的窗臺上有一枚硬幣屹立不動,小明認為硬幣是運動的,則他選擇的參照物為( )A.座椅上的小明 B.路邊遠去的樹C.勻速行駛的列車 D.列車的窗臺【答案】B【解答】解:A、以座椅上的小明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A不符合題意;B、以路邊遠去的樹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時刻變化,所以硬幣是運動的,故B符合題意;C、以勻速行駛的列車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C不符合題意;D、以列車的窗臺為參照物,硬幣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硬幣是靜止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二、速度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①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②比較通過相同的路程所需的時間。2.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量。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不隨運動時間的改變而改變,也不隨路程的改變而改變,且速度是一個定值【版權所有:21教育】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指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千米/時。1米/秒=3.6千米/時。速度公式:v=s/t,根據公式可推出:s=vt,t=s/v。勻速直線運動速度、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2022春 徐匯區期中)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0m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分別經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甲比乙早2秒通過Q點,則(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甲比乙早 2 秒經過P點 B.乙比甲早 2 秒經過P點C.甲比乙早 4 秒經過P點 D.乙比甲早 4 秒經過P點【答案】C【解答】解:因為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0m的兩點,P點是起點(圖象上是點O),Q點是終點(Q點位于縱軸的10m處)。由圖可知,兩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解得t=5s,即甲車的縱坐標都是10m時,甲車對應的時間是5s,而乙車的縱坐標都是10m時,乙車對應的時間是3s,已知甲比乙早2秒通過Q點,如果兩車同時從P點出發,則甲比乙遲2秒通過Q點,所以,甲比乙早4秒經過P點,故C正確。故選:C。(2021秋 德江縣期末)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5:3,所用時間之比為2:9,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A.10:3 B.18:15 C.15:2 D.5:6【答案】C【解答】解:由題意可知,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路程之比為5:3,所用時間之比為2:9,由v=可得,甲、乙兩物體的速度之比:==×=×=15:2。故選:C。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之間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觸可能有力的作用。(有些力需要接觸:推、拉、提、壓,有些力不需要接觸:吸引力、排斥力)。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2022春 浦北縣期中)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力能脫離物體而存在B.產生力的兩個物體一定發生了作用C.施力物體不會受到力的作用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一定產生力的作用【答案】B【解答】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沒有物體存在,不可能產生力的作用,故A錯誤;B、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產生力的兩個物體一定發生了作用,故B正確;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也會受到力的作用,故C錯誤;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如果它們之間沒有發生相互推、拉、擠、壓等作用,則它們之間就沒有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B。(2022 杭州二模)如圖所示,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下列對該物體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A【解答】解:(1)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物體隨電梯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相對于電梯之間沒有發生相對運動,也沒有相對運動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CD錯誤;(2)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物體隨電梯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處于平衡狀態,受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故A正確。故選:A。重力是指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作用點:物體的重心。重心:1、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幾何中心; 2、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懸掛法。物體的重心不一定落在物體上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大小:G=mg,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牛,其值為9.8牛/千克。在粗略計算時,g的值可取10牛/千克。注意:質量是物體的屬性,重力與質量成正比,不能說成質量與重力成正比。質量和重力的區別和聯系:質量 重力兩者的區別 概念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單位 千克 牛頓性質 物體本身的屬性 地球施加物體的力測量工具 天平 彈簧測力計方向 無 豎直向下變化 與位置無關 與位置有關兩者的聯系 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G=mg(2022春 南崗區校級期中)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適合航天員在空間站進行的體育鍛煉項目是( )A.跳遠 B.舉重C.拉彈簧拉力器 D.推箱子【答案】C【解答】解:AB、太空中,涉及到重力的體育鍛煉都不適合,跳遠、舉重需要克服重力做功,故A、B錯誤;C、拉彈簧拉力器,與重力無關,可以進行。故C正確;D、推箱子過程中,受到摩擦力,摩擦力大小和壓力大小有關,水平面上,重力為0,壓力為0,摩擦力為0,推箱子不適合進行體育鍛煉,故D錯誤;故選:C。(2022春 灤南縣期中)田徑比賽中的跳高項目,經歷了“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背越式”5次技術性的革命。目前運動員普遍采用“背越式”技術(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A.采用“背越式”技術,目的是起跳時人體重心可以高出橫標桿很多B.“背越式”跳高時,人躍起后不再受重力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可以低于橫桿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一定在運動員身上【答案】C【解答】解:ACD、同一個運動員在跳高的過程中重心上升的距離差不多,采用不同姿勢過桿的運動員在越過橫桿的時候,他們的重心距橫桿的距離不一樣,跨越式過桿的時候,人體的重心必須在橫桿上面幾十厘米,而俯臥式或背越式過桿時,重心十分接近橫桿,甚至背越式過桿時重心可以位于桿的下方,這樣在彈跳力不變的情況下,運動員的成績可以提高許多,故C正確,AD錯誤;B、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故B錯誤。故選:C。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或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及運動速度大小無關。2.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觸面變得粗糙,在接觸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觸面上的壓力,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減小有害摩擦:使接觸面變得光滑,使摩擦面脫離接觸(如形成氣墊),減小接觸面上的壓力,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比較滑動摩擦力 靜摩擦力產生條件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且有彈力(形變)接觸面粗糙(不光滑)存在相對運動(靜止的物體也可受滑動摩擦力,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間一定是相對運動的) 存在相對運動趨勢(運動的物體也可受靜摩擦力,受靜摩擦力的物體間一定是相對靜止的)滑動摩擦力 靜摩擦力力的方向 跟物體運動方向在同一直線上可能與運動方向同向,也可能與運動方向反向一定與運動方向相反 一定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力的大小 跟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隨外力的變化而變化,直到滑動為止,存在最大靜摩擦力力的作用點 在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的表面上(2022 大興區二模)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給鏈條添加機油 B.給軸承里安裝滾珠C.剎車時剎車片抱緊車輪 D.給軸承涂上潤滑油【答案】C【解答】解:A、給鏈條添加機油,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www-2-1-cnjy-comB、給軸承里安裝滾珠,是用滾動代替滑動的方法來減小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C、剎車時剎車片抱緊車輪,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D、給軸承涂上潤滑油,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的方法減小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故選:C。(2022春 莊浪縣期中)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小黃同學提出了以下猜想:21*cnjy*comA、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B、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小黃同學進行了如下圖的甲、乙、丙三個實驗探究過程:①在實驗中,小黃應該沿水平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 運動。②對比圖中 兩個探究過程,可以驗證猜想C;對比圖中 兩個探究過程,可以驗證猜想B③在甲探究過程中,小黃正確操作,拉動物體時,測力計示數是2N,此時摩擦力為 N,若拉力增大到3N時,摩擦力為 N。21教育網④實驗探究中,小黃采用的實驗探究方法是 A、類比法 B、科學推理法 C、控制變量法。【解答】解:①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物體時,彈簧測力計顯示拉力大小,要使摩擦力等于拉力,物體要進行勻速直線運動;②甲乙實驗說明壓力一定時,探究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驗證猜想B;甲丙實驗說明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壓力大小的關系,驗證猜想C;③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直線拉動物體時,彈簧測力計示數是2N,拉力是2N,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得,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所以摩擦力大小是2N;當拉力增大時,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大小不變,仍為2N,拉力增大,物體進行加速運動;④猜想摩擦力大小跟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觸面粗糙程度、壓力大小有關,探究摩擦力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控制其它因素不變,這種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答案為:①勻速直線;②甲、丙;甲、乙;③2;2;④C。彈力是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得越長,它的彈力就越大。彈簧測力計是根據這個原理制作的。2、物體在受到較大力時,發生斷裂或形變不能恢復原狀,則這樣的形變叫塑性形變,又稱非彈性形變彈力的三要素:A、彈力的作用點:彈力的作用點在受力物體接觸點或表面B、彈力的方向:垂直與接觸面(點)指向形變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幾種典型的彈力的方向(1)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壓的物體(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體(3)細繩的拉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4)輕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022春 錫山區期中)某同學從滑梯上勻速下滑,滑梯對該同學彈力F的方向是( )A.B.C.D.【答案】A【解答】解:當同學在滑梯上勻速下滑時,滑梯對同學的支持力是彈力,支持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滑梯表面向上,故A正確。故選:A。四、力的測量和圖示1.測量力的工具叫測力計,實驗室常用彈簧測力計。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長的長度與拉力成正比。3.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點: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選擇合適量程,判斷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測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量程。4.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使用前,應先進行調零,使指針正對零刻度線,并注意彈簧秤的測量范圍(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時,注意彈簧、指針不與外殼摩擦。·讀數時,視線應正對刻度面、平視指針。·記錄時,刻度值后帶單位。·使用后,及時整理回盒。習慣上,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圖示時應注意以下三點:①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②線段上箭頭的方向表示受力方向。③線段的長度(包括箭頭在內)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時要標出單位線段表示的力的大小。(2022春 牡丹江期中)如圖所示,將彈簧測力計A、B的掛鉤掛在一起,一端固定在墻壁上,然后用手水平向右拉彈簧測力計A的圓環,使其保持靜止狀態,當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為4N時,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及右手對彈簧測力計A的拉力大小分別是( )A.8N、4N B.4N、8N C.0N、8N D.4N、4N【答案】D【解答】解:彈簧測力計B的讀數為4N時,說明彈簧測力計B受力為4N,由于彈簧測力計B處于靜止,受平衡力作用,則彈簧測力計A對彈簧測力計B的拉力為4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也是4N,右手對彈簧測力計A的拉力也是4N。故只有選項D正確。故選:D。(2022春 肥城市期中)如圖是一位同學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測量前,需把彈簧測力計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B.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1NC.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3ND.若將該實驗移至中國空間站,在空間站內不可能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答案】A【解答】解:A、測量前,需把彈簧測力計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與外殼之間有太大的摩擦,故A正確;BC、彈簧測力計的一大格表示1N,分為5個小格,其分度值為0.2N,指針在1N下第3個格,示數為1.6N,故BC錯誤;D、若將該實驗移至中國空間站,由于失重,不能測量重力,但還能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拉力的大小,例如:測量手的拉力,故D錯誤。故選:A。1.(2021 嶗山區校級自主招生)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時刻,甲、乙兩車相距s,經過t后,兩車距離變為s1(s1<s),兩車的s﹣t圖像如圖b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b中的圖像Ⅱ表示的是甲車的運動情況B.圖b中的t0時刻表示的是甲、乙兩車此時的速度相等C.t時刻一定在圖b中的t0時刻之前D.圖b中的t0時刻表示的是甲、乙兩車此時相遇【解答】解:A、由題和圖a可知,甲、乙兩車最初的位置不同,乙車在前,甲車在后,甲、乙兩車相距s;由圖b可知,兩車同時出發,在0~t0時間內,兩車的距離逐漸減小,說明是甲車的速度快,由s﹣t圖像可知,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且斜線的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越快,圖線Ⅰ的傾斜程度大,表示甲車的運動情況,則圖線Ⅱ表示乙車的運動情況,故A錯誤;B、圖b中的t0時刻,說明兩車的位置相同,表示甲、乙兩車相遇,但兩車的速度并不相等,故B錯誤;CD、由上述解答可知,甲車的速度大于乙車的速度,所以,兩車距離變為s1(s1<s),有兩種情況:一是甲車尚未追上乙車,二是甲車超過乙車;所以,t時刻可能在圖b中的t0時刻之前,也可能在t0時刻之后,故C錯誤,D正確。故選:D。2.(2021 嶗山區校級自主招生)在圖中物體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A.自由下滑的木塊 B.投出的籃球C.水平地面靠著墻的足球 D.細線拉住的氫氣球【解答】解:A、自由下滑的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f,但不受沿斜面向下的力F,故A錯誤;21·cn·jy·comB、投出去的籃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向后的阻力f,但不受向前的力F,故B錯誤;C、水平地面靠著墻的足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豎直向上的支持力FN,但不受向右的支持力FN,故C錯誤;D、細線拉住的氫氣球,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沿細線向下的拉力F、豎直向上的浮力F浮,故D正確。故選:D。3.(2021春 龍泉驛區月考)如圖所示,用8N的水平拉力F拉動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勻速運動,物體B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5N,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5N,方向水平向左C.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3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8N,方向水平向左【解答】解:AC、因B靜止時處于平衡狀態,水平方向上B受到測力計向左的拉力和A對B向右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A對B=F示=3N;因A對B的摩擦力和B對A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3N,方向水平向左,故AC錯誤;BD、因物體A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上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B對A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對A向左的摩擦力處于平衡狀態,所以,由平衡狀態的合力為零可得:fB對A+f地=F,則地面對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地=F﹣fB對A=8N﹣3N=5N,故B正確,D錯誤;故選:B。1.(2021 濟南)“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描繪了一幅闡述運動相對性的完美畫卷,詩中的意境如圖所示。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我們說舟中人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白帝 B.江陵 C.兩岸 D.輕舟【解答】解: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我們說乘船的人是靜止的,即人相對于船的相對位置沒有改變,故是選擇船(輕舟)為參照物的,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2.(2021 長沙)懷舊的竹蜻蜓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下列靜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B.C.D.【解答】解:靜止的竹蜻蜓受力平衡,受到豎直向下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正確。故選:D。3.(2021 宜賓)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小華同學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為防打滑,他用較重的鎮紙壓住白紙,向右勻速行筆書寫“一”字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筆的毫毛向左彎曲,所以毛筆受到向左方向的摩擦力B.手對毛筆水平方向作用力小于毛筆受到的摩擦力C.白紙只受到向右方向的摩擦力D.若沒有鎮紙,白紙可能向左移動【解答】解:A、白紙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毛筆相對于紙向右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紙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故A正確;B、手對毛筆水平方向作用力與毛筆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錯誤;C、白紙始終處于靜止狀態,則白紙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毛筆對白紙的向右摩擦力與桌面對白紙的向左摩擦力處于平衡狀態;故C錯誤;D、若沒有鎮紙,白紙在向右摩擦力作用下可能向右移動,故D錯誤。故選:A。4.(2021 沈陽)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1)小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產生了如下猜想:①接觸面所受的壓力;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觸面積;④物體運動速度。那么依據生活中推箱子,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這一經驗,合理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該與上述猜想 (填序號)有關;(2)如圖所示,甲、乙、丙是小明用同一木塊做的三次實驗,其中甲、乙兩次所用的是同一木板。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該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中 的條件。(3)為了驗證(1)中的猜想②,小明應選用圖中的 兩次實驗進行對比,得出結論;(4)小明又想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是否有關,那么他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只改變木塊的 ,并分別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進行比較便可得出結論。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木塊 (選填“必須”或“不必須”)做勻速直線運動;(5)在許多情況下,摩擦是有用的,人們常常設法增大它,如圖所示的三個現象中, (填字母)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A.用力捏車閘,車容易停下來B.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C.冰壺運動中,刷冰可以改變冰壺受到的摩擦力【解答】解:(1)當推箱子時,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由此,可提出的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壓力的大小有關,故選①;(2)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該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中二力大小相等的條件;(3)為了探究壓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應該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所以應該選擇甲、丙;(4)小明又想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是否有關,那么他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只改變木塊的速度;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處于平衡狀態,由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5)A、用力捏車閘,車容易停下來,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滑動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題意;B、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滑動摩擦力的,故B符合題意;C、冰壺運動中,刷冰可以改變冰壺受到的摩擦力,是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滑動摩擦力的,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①;(2)二力大小相等;(3)甲、丙;(4)速度;必須;(5)B。5.飛機在空中水平勻速飛行。徐冰同學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學習過的光學、力學知識,測量飛機的飛行速度,以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當他聽到飛機的聲音從頭頂正上方傳來時,發現飛機在他前上方與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圖所示,已知h=2052m,飛機從頭頂正上方到達他前上方與地面成37°角的位置時用時6s。求飛機速度,以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個角為37°角時,三個邊,長度之比為3:4:5)。【解答】解:三角形三邊的長度之比為3:4:5,h=2052m,則飛機飛行的距離s=×4=2736m,所以飛機速度v===456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v′===342m/s。答:飛機速度為456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2m/s。1.(2022 高新區一模)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塊乙上疊放木塊甲,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勻速運動,已知F1=100N,F2=10N,下列關于甲、乙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說法正確的是( )A.甲對乙的摩擦力為100 N,水平向左B.乙對地面的摩擦力為90 N,水平向右C.甲受到的摩擦力為10 N,水平向左D.地面對乙的摩擦力為10 N,水平向右【解答】解:兩個物體一起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上甲受到拉力F1和乙對甲的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F1是100N,所以乙對甲的摩擦力的大小是100N,方向水平向左;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對乙的摩擦力與乙對甲的摩擦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甲對乙的摩擦力大小是100N,方向水平向右;物體乙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上受到甲對乙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對乙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對乙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與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甲對乙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乙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100N﹣10N=90N,方向水平向左;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對地面的摩擦力與地面對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乙對地面的摩擦力為90N,方向水平向右。綜上所述,B正確。故選:B。2.(2022 石景山區二模)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拔河比賽時隊員用力抓緊繩子B.運動鞋底有凸凹不平的花紋C.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在冰壺前方“刷冰”D.足球比賽中守門員戴防滑手套【解答】解:A、拔河比賽時隊員用力抓緊繩子,是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2·1·c·n·j·yB、運動鞋底有凸凹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題意;C、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在冰壺前方“刷冰”,使冰熔化,形成一層水膜,通過使接觸面脫離,從而減小了摩擦力,故C符合題意;【來源:21cnj*y.co*m】D、足球比賽中守門員戴防滑手套,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21*cnjy*com故選:C。3.(2022 章丘區二模)2022年6月我國將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送3名航天員進駐“空間站”核心艙,并在軌遨游太空(一天可繞地球15圈以上)駐留6個月。這個過程中,飛船首先要與空間站對接好,宇航員才能順利進入空間站。在“神舟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完成后,二者就成為一個整體,針對對接完成后狀態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將會是靜止的B.“神舟飛船”和“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靜止的C.“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運動的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靜止的【解答】解:A、以“空間站”為參照物,“神舟飛船”與“空間站”之間的位置沒有變化,因此“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是靜止的,故A正確;BCD、以地球為參照物,“神舟飛船”和“空間站”相對地球之間的位置不斷變化,因此“神舟飛船”和“空間站”相對于地球都是運動的,故BCD錯誤。故選:A。4.(2022 長沙模擬)如圖所示的體育賽事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事例不同的是( )A.圖甲:國足運動員武磊大力抽射,將足球踢進球網B.圖乙:射箭運動員張娟娟射箭時,將弦拉到變形C.圖丙:籃球運動員姚明用力將球扣進球框D.圖丁:標槍運動員劉詩穎投出的標槍做曲線運動【解答】:甲:國足運動員武磊大力抽射將足球踢進球網,說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乙:射箭運動員張娟娟射箭時將弦拉到變形,說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丙:籃球運動員姚明用力將球扣進球框,說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丁:標槍運動員劉詩穎投出的標槍做曲線運動,說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只有乙圖與其他三個事例不同。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5.有兩根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原長10cm。若一根彈簧兩端受到10N的壓力時,彈簧長度壓縮到5cm。如圖所示,第一次將一根彈簧水平壓在墻壁和甲物體之間,使彈簧長度為5cm,彈簧和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第二次再將另一根彈簧放在甲和乙物體之間,使兩根彈簧都被壓縮到5cm且處于同一水平直線上,甲、乙兩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若甲和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重力都是50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第一次時,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第二次時,甲沒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兩次實驗中,墻壁均受到10N的推力D.乙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左【解答】解:A.第一次彈簧被壓縮至5cm,所以彈簧對墻壁和甲的彈力均為10N,甲處于靜止狀態且受到水平向右的彈力,由二力平衡可知甲受到10N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A正確;【來源:21·世紀·教育·網】B.第二次兩個彈簧均被壓縮到5cm,所以甲受到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彈力均為10N,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甲不會受到摩擦力,故B正確;C.兩次實驗中,彈簧均被壓縮至5cm,所以彈簧的彈力均為10N,即墻壁受到的推力均為10N,故C正確;D.乙受到彈簧水平向右10N的彈力,此時乙處于靜止狀態,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時乙還受到水平向左的10N的摩擦力,故D錯誤。故選:D。6.(2022 費縣一模)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給我們做了如圖所示“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的實驗,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最準確的說法是( )A.太空中失重狀態下,排開的水重力為零,浮力消失B.乒乓球沒有排開水,水對球沒有壓力C.太空中失重狀態下,水的密度小到零D.乒乓球的質量為零,重力為零【解答】解:A、太空中失重狀態下,排開的水重力為零,根據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浮力為零,相當于浮力消失了,故A正確;B、乒乓球放入水中后,占據了一部分原本都是水的空間,而且放入后液面會升高,所以是排開了一部分水的;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二是液體具有流動性;太空中的水不受重力的作用,水對乒乓球沒有壓力,故B錯誤;C、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一切物體都有密度,水的密度不會因為失重變為零,故C錯誤;D、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所以乒乓球的質量不為零;乒乓球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不受重力的作用,故D錯誤。故選:A。7.(2022 麗江二模)在學習摩擦力時,小木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觸面所受的壓力B、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她隨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并記錄了實驗數據。①如圖甲所示,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從而測出長木板對木塊的滑動摩擦力;②如圖乙所示,在木塊上加一砝碼,從而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③如圖丙所示,在木板上鋪上毛巾,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塊上的砝碼不變,測出此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實驗次數 接觸面 壓力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1 木板面 4N 0.6N2 木板面 6N 0.9N3 毛巾面 6N 3N(1)以上實驗中,根據 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在第1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為 N,若將拉力增大到2N時,木塊做加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為 N。21cnjy.com(2)比較2、3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 。(3)小木發現上述實驗操作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不穩定,于是改進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改進后長木板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因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無關,進一步分析可知長木板受到木塊對它水平向 (選填“左”或“右”)的摩擦力。www.21-cn-jy.com【解答】解:(1)根據題意知道,實驗中需要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二力平衡知道,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在第1次實驗中,由表格數據知道,彈簧秤的示數是0.6N,所以,滑動摩擦力為0.6N。若拉力增大到2N時,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木塊做加速運動時滑動摩擦力不變,為0.6N。(2)比較第2、3次實驗數據知道,壓力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且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由圖丁知道,改進后長木板不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兩個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無關。木塊相對地面處于靜止狀態,受到的測力計的拉力與木板施加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測力計施加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所以,木塊受到的木板施加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板受到木塊對它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答案為:(1)二力平衡;0.6;0.6;(2)當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不一定;速度;左。(2022 寶應縣一模)某小組同學研究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如圖(a)、(b)為他們設計的兩種實驗方案。(1)他們應根據圖 所示方案進行實驗。(2)圖中用到的測量工具是 ,30s時它的示數均為 牛,該小組同學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結論: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 是相等的。【解答】解:(1)由圖a可知,此時測力計的兩個力是作用在硬紙板上,兩個測力計的拉力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選(b);(2)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儀器,由圖可知:30s時它的示數均為5N,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答案為:(1)(b);(2)彈簧測力計;5;大小。9.(2022 江西模擬)如圖所示,這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的原理是 。(2)實驗中,應使斜面保持 (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以減小測量 的誤差。(3)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小車運行的路程是 cm。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得AC段的平均速度與實際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4)實驗中,對于如何獲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B到C所用的時間tBC與路程sBC,計算得到vBCB.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B點開始計時,到達C點后測得時間tBC,再測量路程sBC,計算得到vBCC.不測量,利用已有數據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計算得到vBC(5)下表是實驗時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則“?”一欄里應填寫的內容是 。路程s(m) 時間t(s) ?AB段BC段AC段【解答】解:(1)測量平均速度,需要測量路程及對應的時間,該實驗的原理是v=;(2)了便于測量時間并減小測量時間造成的誤差,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樣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較長,測出的時間誤差較小;【出處:21教育名師】(3)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路程:sAC=80.0cm;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所測時間會偏小,根據v=可知,計算出的AC段的平均速度vAC會偏大。(4)A、小車在下滑過程中,到達B點的速度并不為零,所以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到達C點的時間,并不等于下半段的時間,計算得到vBC結果不準確;B、可以在B點開始計時,但在運動中開始計時,計時誤差比較大,計算結果不準確;C、不測量,利用已有數據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計算得到vBC結果比較準確。故選:C;(5)本實驗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所以測量出路程和時間,根據速度公式v=算出平均速度,所以“?”一欄里應填寫的內容是:速度v(m/s)。故答案為:(1)v=;(2)較小;時間;(3)80.0;偏大;(4)C; (5)速度v(m/s)。10.(2022 豐澤區校級模擬)福平鐵路通車后,平潭、長樂與福州老城區將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對更好發揮福州中心樞紐作用,帶動閩東北區域整體開放開發,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1)福平鐵路由福州站至平潭站,全長約為88km,若列車由平潭站至福州站所用時間為0.5h,求列車由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駛速度;(2)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約16km,上層汽車限速100km/h,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求汽車通過大橋至少需要多長時間【解答】解:(1)列車由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駛速度為:v===176km/h;(2)根據v=可知,汽車通過大橋至少需要的時間為:t1===0.16h。答:(1)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駛速度是176km/h;(2)汽車通過大橋至少需要的時間為0.16h。專題15 運動和力(1)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歸類探究1、描述參照物的概念考點 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1變式演練1歸類探究2、概念,描述勻速直線運動,單位、公式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2變式演練2歸類探究3、概述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知道力的單位、表述力的作用效果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3變式演練3歸類探究4、重力的概念、方向以及公式計算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4變式演練4歸類探究5、說明摩擦力的概念,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5變式演練5歸類探究6、 知道彈力的概念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6變式演練6歸類探究7、 用彈簧測力計,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7變式演練7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運動的描述和參照物以人為參照物:竹排人竹排是靜止的以山為參照物:竹排山竹排是運動的樹木山樹木是靜止的說物體是在運動還是靜止,要看以哪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________。(同一物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物運動情況不同);(不同的物體選擇同一參照物運動情況不同)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為了方便,我們常用地面作參照物。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_____的。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時,結論也不一樣。(2022 邵陽縣模擬)“五一”節,小華一家自駕游新寧崀山,在小車行駛過程中,小華覺得自己是靜止的,他選取的參照物是( )2-1-c-n-j-yA.對面駛來的小車 B.沿途飛過的美景C.坐在旁邊的弟弟 D.路邊的建筑物(2022 甌海區一模)如圖所示,在勻速行駛的高鐵列車的窗臺上有一枚硬幣屹立不動,小明認為硬幣是運動的,則他選擇的參照物為( )A.座椅上的小明 B.路邊遠去的樹C.勻速行駛的列車 D.列車的窗臺二、速度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①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_____。②比較通過相同的路程所需的_____。2.速度: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是表示物體__________的量。對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不隨運動時間的改變而改變,也不隨路程的改變而改變,且速度是一個定值【版權所有:21教育】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指物體沿著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運動。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千米/時。1米/秒=3.6千米/時。速度公式:v=s/t,根據公式可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勻速直線運動速度、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2022春 徐匯區期中)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0m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分別經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甲比乙早2秒通過Q點,則(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A.甲比乙早 2 秒經過P點 B.乙比甲早 2 秒經過P點C.甲比乙早 4 秒經過P點 D.乙比甲早 4 秒經過P點(2021秋 德江縣期末)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為5:3,所用時間之比為2:9,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A.10:3 B.18:15 C.15:2 D.5:6力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的,即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作用力。物體之間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接觸可能有力的作用。(有些力需要接觸:推、拉、提、壓,有些力不需要接觸:吸引力、排斥力)。力的單位:_____,簡稱牛,用N表示。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力能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包括速度的大小和運動的方向)。(2022春 浦北縣期中)下列有關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力能脫離物體而存在B.產生力的兩個物體一定發生了作用C.施力物體不會受到力的作用D.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一定產生力的作用(2022 杭州二模)如圖所示,將一物體放在勻速向上運動的電梯上。下列對該物體受力分析正確的是( )A. B. C. D.重力是指由于地球_____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_____,作用點:物體的_____。重心:1、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幾何中心; 2、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懸掛法。物體的重心不一定落在物體上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重力的大小:__________,G表示重力,m表示質量,g表示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牛,其值為9.8牛/千克。在粗略計算時,g的值可取10牛/千克。注意:質量是物體的屬性,重力與質量成正比,不能說成質量與重力成正比。質量和重力的區別和聯系:質量 重力兩者的區別 概念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單位 千克 牛頓性質 物體本身的屬性 地球施加物體的力測量工具 天平 彈簧測力計方向 無 豎直向下變化 與位置無關 與位置有關兩者的聯系 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G=mg(2022春 南崗區校級期中)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適合航天員在空間站進行的體育鍛煉項目是( )A.跳遠 B.舉重C.拉彈簧拉力器 D.推箱子(2022春 灤南縣期中)田徑比賽中的跳高項目,經歷了“跨越式”、“剪式”、“滾式”、“俯臥式”、“背越式”5次技術性的革命。目前運動員普遍采用“背越式”技術(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A.采用“背越式”技術,目的是起跳時人體重心可以高出橫標桿很多B.“背越式”跳高時,人躍起后不再受重力C.“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可以低于橫桿D.“背越式”掌握得好的運動員,過桿時重心一定在運動員身上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__________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相反。1.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__________和壓力的_____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及運動速度大小無關。2.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有利摩擦:使接觸面變得粗糙,在接觸面上添加增大摩擦力的材料,增大接觸面上的壓力,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減小有害摩擦:使接觸面變得光滑,使摩擦面脫離接觸(如形成氣墊),減小接觸面上的壓力,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比較滑動摩擦力 靜摩擦力產生條件 兩個物體相互_____且有彈力(_____)接觸面_____(不光滑)存在_______________(靜止的物體也可受滑動摩擦力,受滑動摩擦力的物體間一定是相對運動的) 存在_______________運動的物體也可受靜摩擦力,受靜摩擦力的物體間一定是相對靜止的)滑動摩擦力 靜摩擦力力的方向 跟物體運動方向在同一直線上可能與運動方向同向,也可能與運動方向反向一定與_____方向相反 一定與_______________方向相反力的大小 跟_____和_______________有關 隨__________而變化,直到__________為止,存在最大靜摩擦力力的作用點 在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的表面上(2022 大興區二模)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增大摩擦的是( )A.給鏈條添加機油 B.給軸承里安裝滾珠C.剎車時剎車片抱緊車輪 D.給軸承涂上潤滑油(2022春 莊浪縣期中)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小黃同學提出了以下猜想:21*cnjy*comA、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B、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小黃同學進行了如下圖的甲、乙、丙三個實驗探究過程:①在實驗中,小黃應該沿水平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 運動。②對比圖中 兩個探究過程,可以驗證猜想C;對比圖中 兩個探究過程,可以驗證猜想B③在甲探究過程中,小黃正確操作,拉動物體時,測力計示數是2N,此時摩擦力為 N,若拉力增大到3N時,摩擦力為 N。21教育網④實驗探究中,小黃采用的實驗探究方法是 A、類比法 B、科學推理法 C、控制變量法。彈力是物體由于__________而產生的力。在彈性限度內,彈簧伸得越長,它的彈力就越_____。彈簧測力計是根據這個原理制作的。2、物體在受到較大力時,發生斷裂或形變不能恢復原狀,則這樣的形變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彈力的三要素:A、彈力的作用點:彈力的作用點在受力物體接觸點或表面B、彈力的方向:垂直與接觸面(點)指向形變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幾種典型的彈力的方向(1)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壓的物體(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體(3)細繩的拉力方向:沿繩指向繩收縮的方向(4)輕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022春 錫山區期中)某同學從滑梯上勻速下滑,滑梯對該同學彈力F的方向是( )A.B.C.D.四、力的測量和圖示1.測量力的工具叫測力計,實驗室常用彈簧測力計。2.彈簧測力計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點:檢查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選擇合適量程,判斷最小刻度值。另外,所測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量程。4.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使用前,應先進行調零,使指針正對零刻度線,并注意彈簧秤的測量范圍(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時,注意彈簧、指針不與外殼摩擦。·讀數時,視線應正對刻度面、平視指針。·記錄時,刻度值后帶單位。·使用后,及時整理回盒。習慣上,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稱為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作力的圖示時應注意以下三點:①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__________。②線段上箭頭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__。③線段的長度(包括箭頭在內)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時要標出單位線段表示的力的__________。(2022春 牡丹江期中)如圖所示,將彈簧測力計A、B的掛鉤掛在一起,一端固定在墻壁上,然后用手水平向右拉彈簧測力計A的圓環,使其保持靜止狀態,當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為4N時,則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及右手對彈簧測力計A的拉力大小分別是( )A.8N、4N B.4N、8N C.0N、8N D.4N、4N(2022春 肥城市期中)如圖是一位同學練習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測量前,需把彈簧測力計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B.該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1NC.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1.3ND.若將該實驗移至中國空間站,在空間站內不可能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1.(2021 嶗山區校級自主招生)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時刻,甲、乙兩車相距s,經過t后,兩車距離變為s1(s1<s),兩車的s﹣t圖像如圖b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b中的圖像Ⅱ表示的是甲車的運動情況B.圖b中的t0時刻表示的是甲、乙兩車此時的速度相等C.t時刻一定在圖b中的t0時刻之前D.圖b中的t0時刻表示的是甲、乙兩車此時相遇2.(2021 嶗山區校級自主招生)在圖中物體受力示意圖正確的是( )A.自由下滑的木塊 B.投出的籃球C.水平地面靠著墻的足球 D.細線拉住的氫氣球3.(2021春 龍泉驛區月考)如圖所示,用8N的水平拉力F拉動物體A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勻速運動,物體B靜止不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3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對B的摩擦力大小為5N,方向水平向右B.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5N,方向水平向左C.B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3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對A的摩擦力大小為8N,方向水平向左1.(2021 濟南)“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描繪了一幅闡述運動相對性的完美畫卷,詩中的意境如圖所示。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我們說舟中人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白帝 B.江陵 C.兩岸 D.輕舟2.(2021 長沙)懷舊的竹蜻蜓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下列靜止的竹蜻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A.B.C.D.3.(2021 宜賓)中國書法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小華同學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白紙,為防打滑,他用較重的鎮紙壓住白紙,向右勻速行筆書寫“一”字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筆的毫毛向左彎曲,所以毛筆受到向左方向的摩擦力B.手對毛筆水平方向作用力小于毛筆受到的摩擦力C.白紙只受到向右方向的摩擦力D.若沒有鎮紙,白紙可能向左移動4.(2021 沈陽)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1)小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產生了如下猜想:①接觸面所受的壓力;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觸面積;④物體運動速度。那么依據生活中推箱子,箱子越重,推起來越費力這一經驗,合理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該與上述猜想 (填序號)有關;(2)如圖所示,甲、乙、丙是小明用同一木塊做的三次實驗,其中甲、乙兩次所用的是同一木板。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該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利用了二力平衡中 的條件。(3)為了驗證(1)中的猜想②,小明應選用圖中的 兩次實驗進行對比,得出結論;(4)小明又想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是否有關,那么他應控制其它條件相同,只改變木塊的 ,并分別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進行比較便可得出結論。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木塊 (選填“必須”或“不必須”)做勻速直線運動;(5)在許多情況下,摩擦是有用的,人們常常設法增大它,如圖所示的三個現象中, (填字母)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A.用力捏車閘,車容易停下來B.體操運動員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C.冰壺運動中,刷冰可以改變冰壺受到的摩擦力5.飛機在空中水平勻速飛行。徐冰同學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學習過的光學、力學知識,測量飛機的飛行速度,以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當他聽到飛機的聲音從頭頂正上方傳來時,發現飛機在他前上方與地面成37°角的方向,如圖所示,已知h=2052m,飛機從頭頂正上方到達他前上方與地面成37°角的位置時用時6s。求飛機速度,以及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直角三角形一個角為37°角時,三個邊,長度之比為3:4:5)。1.(2022 高新區一模)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塊乙上疊放木塊甲,在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水平向右勻速運動,已知F1=100N,F2=10N,下列關于甲、乙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說法正確的是( )A.甲對乙的摩擦力為100 N,水平向左B.乙對地面的摩擦力為90 N,水平向右C.甲受到的摩擦力為10 N,水平向左D.地面對乙的摩擦力為10 N,水平向右2.(2022 石景山區二模)如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拔河比賽時隊員用力抓緊繩子B.運動鞋底有凸凹不平的花紋C.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在冰壺前方“刷冰”D.足球比賽中守門員戴防滑手套3.(2022 章丘區二模)2022年6月我國將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送3名航天員進駐“空間站”核心艙,并在軌遨游太空(一天可繞地球15圈以上)駐留6個月。這個過程中,飛船首先要與空間站對接好,宇航員才能順利進入空間站。在“神舟飛船”與“空間站”對接完成后,二者就成為一個整體,針對對接完成后狀態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飛船”相對于“空間站”將會是靜止的B.“神舟飛船”和“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靜止的C.“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運動的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空間站”相對地球是靜止的4.(2022 長沙模擬)如圖所示的體育賽事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事例不同的是( )A.圖甲:國足運動員武磊大力抽射,將足球踢進球網B.圖乙:射箭運動員張娟娟射箭時,將弦拉到變形C.圖丙:籃球運動員姚明用力將球扣進球框D.圖丁:標槍運動員劉詩穎投出的標槍做曲線運動5.有兩根完全相同的輕質彈簧,原長10cm。若一根彈簧兩端受到10N的壓力時,彈簧長度壓縮到5cm。如圖所示,第一次將一根彈簧水平壓在墻壁和甲物體之間,使彈簧長度為5cm,彈簧和甲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第二次再將另一根彈簧放在甲和乙物體之間,使兩根彈簧都被壓縮到5cm且處于同一水平直線上,甲、乙兩物體都處于靜止狀態。若甲和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重力都是50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第一次時,甲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第二次時,甲沒有受到地面的摩擦力C.兩次實驗中,墻壁均受到10N的推力D.乙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為水平向左6.(2022 費縣一模)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號的航天員給我們做了如圖所示“乒乓球在水中浮力消失”的實驗,對這個現象的解釋最準確的說法是( )A.太空中失重狀態下,排開的水重力為零,浮力消失B.乒乓球沒有排開水,水對球沒有壓力C.太空中失重狀態下,水的密度小到零D.乒乓球的質量為零,重力為零7.(2022 麗江二模)在學習摩擦力時,小木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觸面所受的壓力B、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她隨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并記錄了實驗數據。①如圖甲所示,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從而測出長木板對木塊的滑動摩擦力;②如圖乙所示,在木塊上加一砝碼,從而改變木塊對長木板的壓力,測出此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③如圖丙所示,在木板上鋪上毛巾,從而改變木塊與長木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木塊上的砝碼不變,測出此情況下的滑動摩擦力。實驗次數 接觸面 壓力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1 木板面 4N 0.6N2 木板面 6N 0.9N3 毛巾面 6N 3N(1)以上實驗中,根據 知識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在第1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為 N,若將拉力增大到2N時,木塊做加速直線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為 N。21cnjy.com(2)比較2、3兩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 。(3)小木發現上述實驗操作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并不穩定,于是改進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裝置,改進后長木板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因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無關,進一步分析可知長木板受到木塊對它水平向 (選填“左”或“右”)的摩擦力。www.21-cn-jy.com(2022 寶應縣一模)某小組同學研究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特點。如圖(a)、(b)為他們設計的兩種實驗方案。(1)他們應根據圖 所示方案進行實驗。(2)圖中用到的測量工具是 ,30s時它的示數均為 牛,該小組同學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結論:兩個物體間相互作用力的 是相等的。9.(2022 江西模擬)如圖所示,這是“測量小車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的原理是 。(2)實驗中,應使斜面保持 (選填“較大”或“較小”)的坡度,以減小測量 的誤差。(3)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小車運行的路程是 cm。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得AC段的平均速度與實際相比 (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4)實驗中,對于如何獲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A.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B到C所用的時間tBC與路程sBC,計算得到vBCB.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經過B點開始計時,到達C點后測得時間tBC,再測量路程sBC,計算得到vBCC.不測量,利用已有數據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計算得到vBC(5)下表是實驗時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則“?”一欄里應填寫的內容是 。路程s(m) 時間t(s) ?AB段BC段AC段10.(2022 豐澤區校級模擬)福平鐵路通車后,平潭、長樂與福州老城區將形成“半小時生活圈”,對更好發揮福州中心樞紐作用,帶動閩東北區域整體開放開發,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具有重要意義。(1)福平鐵路由福州站至平潭站,全長約為88km,若列車由平潭站至福州站所用時間為0.5h,求列車由平潭站至福州站的平均行駛速度;(2)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長約16km,上層汽車限速100km/h,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求汽車通過大橋至少需要多長時間專題15 運動和力(1)課題1思維導圖 自主學習區課題2考點管理 明確考點分布歸類探究1、描述參照物的概念考點 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1變式演練1歸類探究2、概念,描述勻速直線運動,單位、公式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2變式演練2歸類探究3、概述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知道力的單位、表述力的作用效果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3變式演練3歸類探究4、重力的概念、方向以及公式計算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4變式演練4歸類探究5、說明摩擦力的概念,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5變式演練5歸類探究6、 知道彈力的概念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6變式演練6歸類探究7、 用彈簧測力計,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 悟透各類題型例題選講7變式演練7課題3.走進重高 命題規律分析課題4.課堂練習 提升解題能力課題5.限時集訓 點拔拓展延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初中科學培優講義(word版 含答案)專題15 運動和力(1)(原卷版).doc 初中科學培優講義(word版 含答案)專題15 運動和力(1)(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