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魚類學習目標:1、了解動物的分類。2、描述水生動物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3、概括魚類主要特征。4、了解水中生活的其他動物。關注魚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學習重點:通過觀察魚的外形、運動和呼吸等,概述魚的主要特征。學習難點:魚的呼吸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黑板上的這兩句格言都比較熟悉吧,意思理解嗎?(同時出示課件),這兩句格言都跟魚有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魚引入新課。(出示課件并板書課題)二、新授:(一)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師:同學們,吃過烤魚吧,吃過后剩下的骨骼是否像黑板上的骨骼呢?這就是魚的骨骼,這是鳥的骨骼,這是魚和鳥身體里由脊椎骨組成的脊柱。像這樣身體里有脊柱的叫脊椎動物。而這幾類身體沒有脊柱的叫無脊椎動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脊椎動物中的第一個代表—魚:(二)主要特征:1、生活環境:請同學們打開書仔細觀察第20頁和21頁的圖,你看到了哪些魚?(抽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出:海洋魚類和淡水魚類(出示課件),引導出魚的生活環境:都生活在水中(板書第一個特征),師:魚為什么能生活在水中呢?請大家翻到書22頁的第一自然段:因為有1、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躲避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的特點。師:魚為什么能在水中獲取食物和躲避敵害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魚的主要特征:師:請同學們齊讀22頁的最后自然段至23頁的第二自然段。2、魚的外形:師:請大家觀看視頻,說出魚的外部形態特征(提示:體形、體表和體側),抽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出示課件,板書第二個特征)。3、魚的運動:請大家認真看視頻,說出魚的運動,抽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出示課件,板書第三個特征)。4、魚的呼吸:(1)師:同學們,我們了解了魚的外形和運動,知道了魚在水中怎樣游泳了,但魚為什么能長時間生活在水中呢?接下來了解魚的呼吸。請大家結合問題(先出示課件)看視頻,看完后分組討論問題(先出示問題課件),抽學生匯報交流,教師歸納總結(出示課件)。(2)師:為什么流出的水里氣體成分發生了變化呢?從視頻中了解到了水從魚口進去經鰓蓋后緣流出,水經過了魚的鰓,而鰓的主要部分是鰓絲,進而說明是鰓絲引起了水里氣體成分的變化,那鰓絲有什么特點能引起水中氣體成分的變化呢?請大家小組合作探討第1問,抽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出流出水里氣體成分發生變化的原因。(3)師:同學們,能根據鰓絲的特點分析魚兒為什么離不開水呢?請大家看老師的實驗,實驗后請大家小組合作探討得出原因。抽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出示課件),同時提示學生在今后學習和工作中,做類式的實驗結束后,應立即將魚放回清水中(情感教育)。(4)師: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解答,同學們知道了魚是怎樣呼吸了吧?總結出鰓是魚的呼吸器官,主要部分是鰓絲,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出示課件,板書第四個特征)。5、總結魚的主要特征: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從魚的生活環境、體表、運動和呼吸了解了魚,你能歸納出魚的主要特征嗎?抽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歸納。6、魚主要特征的應用:師:那么我們能用魚的主要特征來判斷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說理由。(三)、與人類的關系:師:同學們,我們了魚的特征,跟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呢?請看書第23頁的最后兩自然段,抽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沿江一帶有很多人以打漁為生,內陸也很多人養魚致富,所以第1.捕撈業和養殖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2.魚為我們提供了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能觀賞,還融入了人類的文化,像年畫,還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貝貝,就用了很多魚的圖案。還有像“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等格言給人以深刻的啟示等等這些有關魚的文化豐富了我們人類的精神世界(出示課件)。但由于過度捕撈和水環境的污染,魚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所以1986年我國實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規定了“禁漁期”和“禁漁區”,漁業逐漸以養殖業為主。三、拓展:師:幾十年前,江河湖泊水流清澈,是水生生物的樂園,但現在呢?請大家思考我們該怎樣做才能........(出示課件)。四、結束語。同學們,請愛護環境,珍惜魚類資源,讓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吧!板書:魚類1、生活在水中2、體表常有鱗片覆蓋3、通過軀干部和尾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4、用鰓呼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