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教案(第1課時)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2)說出探究實驗的過程。2、能力目標:(1)初步學會探究活動的一般方法;(2)初步學會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試驗。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1)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2)養成與小組同學合作交流的習慣。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實驗變量的控制和設計對照試驗。2、難點:探究實驗的引導。三、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資料分析、討論和實驗探究等方式獲取知識,教師作為指導者、幫助者和組織者參與教學過程。四、課前準備教師準備:6個空鞋盒(鞋盒蓋保留一半),保鮮膜一卷,透明膠布6粒,記錄表格6份,實驗報告表6份,濕土、干土若干,每組鼠婦20只,冰排(一半事先冷凍過)若干,多媒體課件(《生物實驗室管理制度》、《鼠婦》、討論提綱)。學生準備:4人一組,明確各自的職責。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有關鼠婦的資料,了解鼠婦的生活環境,準備實驗探究可能用到的材料工具(鼠婦、手表等)。五、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1、組織教學(1min) 多媒體展示:《生物實驗室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與常規教育 觀看、傾聽,思考、認可 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2、創設情境,探討鼠婦的生活環境(4min) (1)檢查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資料、材料與小組分工)(2)播放無聲視頻片段——《鼠婦》(3)組織討論:①你在哪里找到鼠婦的?②你認為鼠婦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1)個別小組展示搜集到的資料(文字、圖片、語言),匯報分工情況(組長、操作員、記錄員、匯報員)并把準備好的實驗材料(鼠婦等)拿出來。(2)觀看、思考(3)思考、討論、回答 實驗前的預熱,檢查資料搜集情況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二、探究《環境對鼠婦生活的影響》1、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作出假設(4min) 利用多媒體出示討論提綱,指導學生開展討論、巡視并評價:(1)你認為哪些環境因素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2)你想要探究哪一種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3)實驗中,除了你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條件是否需要保持一致?(4)你要探究的的問題是什么? (5)你能為自己的實驗結果做一個預測嗎? 討論、個別小組匯報回答:(1)光、濕度、溫度、空氣……(2)光(濕度、溫度、空氣……)(3)除探究因素外,其他條件均需保持一致。 (4)光(濕度、溫度、空氣……)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嗎?(5)光(濕度、溫度、空氣……)對鼠婦的生活有影響。 激發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科學素養2、指導學生制定試驗計劃(6min) 利用多媒體出示討論提綱,指導學生開展討論、巡視并評價:(1)你要探究的實驗需要哪些材料用具?自己準備還是選用老師準備好的?如何使用?(2)如何為鼠婦創造哪兩種不同的環境?(3)實驗時,鼠婦的起始位置應該在哪里?為什么?(4)為什么2分鐘后才能開始記錄數據?(5)實驗中,如何防止鼠婦爬出紙盒?爬出后,怎么處理?(6)你認為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7)將你的實驗計劃做個綜合匯報。 討論、個別小組匯報回答(1)根據需要,選擇材料、記錄表格等。(2)根據問題做出選擇(亮與暗、干燥與濕潤、室溫與低溫……)(3)兩種環境的邊界;到兩邊一樣遠(4)讓鼠婦對新環境有個適應的過程。(5)保鮮膜加透明膠布密封紙盒。(6)光照的方向、鼠婦的個數…… (7)匯報試驗計劃 體驗探究實驗的設計過程,培養學生設定、控制變量,設計對照組的能力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3、指導學生實施計劃(15min) 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實驗,要求各小組按照各自的實驗設計,進行實驗,觀察并將數據記錄在教師設計好的表格中。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將數據填入表格中。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意識4、得出結論(1min) 指導學生整理實驗數據,求平均值,得出實驗結論 整理實驗數據,算出兩種環境中的鼠婦平均值,得出實驗結論 培養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5、表達與交流(4min) 利用多媒體出示討論提綱,指導學生開展討論、巡視并評價:(1)你的結論是什么?如何得出這一結論?(2)請將你實驗成功的經驗與同學分享,或將你實驗失敗的原因與大家交流。(3)聯系你的探究實驗,說出變量與對照實驗的含義 學生交流、探討、個別小組發言:(1)匯報實驗結論及做法(2)分享成功或失敗的經驗(3)變量就是要探究的那個因素,對照實驗就是除了要探究的因素不同外,其他條件均相同的兩組實驗。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養成分析、反思、評價的方法與習慣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三、環境對生物的影響(2min) 要求學生綜合各小組實驗結果和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歸納總結:環境對生物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生物因素……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及表達能力四、教學反饋1、完成實驗報告(4min) (1)教師分發課前準備的實驗報告表,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實驗具體情況完成實驗報告。(2)利用媒體工具展示學生完成的實驗報告。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實驗具體情況完成實驗報告。(2)各小組匯報實驗報告完成情況。 重溫實驗,加深學生對探究實驗的認識2、拓展延伸(3min) 組織學生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討論:(1)鼠婦靠什么結構感知外界刺激?(2)鼠婦是否也會影響環境?(3)如何探究?課后,請根據你自己的設想,設計并完成一份探究實驗報告(探究的問題、假設、設計思路、實驗的變量、材料用具、方法、步驟、結論)。 小組討論交流,個別小組匯報自己的設想與方案課后完成;上交檢查 開拓學生視野,啟發創新思維和探究精神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五、整理實驗器材(1min) (1)質疑:實驗結束后,鼠婦該如何處理?(2)重申實驗室規則,指導學生整理實驗器材 (1)回歸大自然(2)各小組整理實驗器材 養成熱愛實驗動物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1《環境對生物的影響》教案(第2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關系。過程與方法:學會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保護環境、愛護生物的情感。教學重點:能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教學難點: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聯系。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有哪些?(即非生物因素)二、新課導入:大千世界,種類繁多。它們彼此之間,有的和睦相處,親如一家,有的相互殘食。視如仇敵,生物界每時每刻都有著微妙的變化。生物的生存不僅受到非生物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那么,生物與生物之間都有哪些關系?它們之間的關系對生物自身和種族的繁衍有什么意義呢?三、新授:1、讓學生閱讀P57—59頁回答下列問題。(1)什么是種內關系?什么是種間關系?(2)據你所見到的生物,分析同種生物之間有什么關系,不同種生物之間又有什么關系。(3)舉例說明什么是種內斗爭?舉例說明什么是種內互助?(4)舉例說明什么是捕食關系?舉例說明什么是況爭關系?(5)舉例說明什么叫寄生關系?舉例說明什么叫共生關系?(6)種內關系包括哪些?種間關系包括哪些?2、指學生回答,師作點撥。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1)種內關系是指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2)種內關系包括種內斗爭和種內互助。種內斗爭是指同種生物個體之間因爭奪食物、空間、配偶等發生的斗爭。如,鱸魚的成魚以幼魚為食。種內互助是指同種個體之間通過互相合作和幫助,有利于防御敵害、獲取食物及保證種族生存和延續。如,螞蟻搬運食物、蜜蜂采蜜等。(3)種間關系包括捕食、競爭、寄生、共生關系等。捕食關系是指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如狼吃羊、青蛙捕食害蟲、七星瓢蟲吃蚜蟲。競爭關系是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會爭奪生存條件(陽光、水、空間等)或生活資源(營養、食物等)從而發生相互排斥的現象。如,雜草與農作物、動物之間爭棲息地、食物、配偶等。寄生關系是指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從那里吸取營養來維持生活。如,蛔蟲、絳蟲寄生在其他動物體內;菟絲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等。共生關系是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賴,彼此有利。如,根瘤菌與大豆植物共生。2、實際運用在農業生產上已廣泛利用生物之間的捕食和寄生等關系進行生物防治。簡單地說,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天敵控制植物害蟲的方法。如,利用七星瓢蟲消滅田里的蚜蟲等。生物防治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四、課堂小結:指同學回答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京版八年級下冊 第一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第1課時) 教學設計.doc 北京版八年級下冊 第一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第2課時) 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