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這樣“一反常態”的宣傳為了什么?提高法治意識,防止被騙,學會與法同行!10.2 我們與法律同行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1.理解法治意識對國家、對社會、對公民個人的重要性2.學會依法辦事,能運用法治的方式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3.能發自內心的尊崇法律,增強法治意識,樹立對法律的信仰。重點:學會依法辦事難點:樹立法治意識和法律信仰學習目標自主學習1.什么是法治意識?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3.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和要求4.青少年怎樣為法治中國建設做貢獻?01樹立法治意識遵法守法尊法守法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和服從。1.什么是法治意識?p101一、樹立法治意識嚴格執法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科學立法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雖有良法若人民不能遵循仍然不能法治思考:建設法治中國要靠誰 靠領導人和國家工作人員就可以了嗎?探究: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中國人民建設法治中國共同事業受益者踐行者①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對人民)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重要性)?P101-102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①有利于國家工作人員樹立和增強法治意識,廉潔奉公,預防貪污腐②有利于國家工作人員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監督,為人民服務③有利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時公開進行憲法宣誓有什么意義?②對國家: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 的法律既不是銘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們內心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③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過 一項違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機 制的研究,共調查了2834名未 成年人管教所服刑人員、410名 未成年社區矯正人員、751名專 門學校學生。從材料中你讀出了什么信息?部分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淡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④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一、樹立法治意識①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②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③當法律真正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時,才會充分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應有的功能。④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人民)(國家)(法律)(青少年)02學會依法辦事提示:我們在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依法辦事,而不是以暴制暴。對待“熊孩子”態度不同 結果不同案例一:王先生的車是價值百萬的奔馳,他將車子停在小區里,準備出內的時候遠遠就看到一小男孩拿著石頭,在自己的車身各種劃。他沒有氣急敗壞的怒斥小孩,而是淡定的拿出手機拍攝取證,最后得到20萬元賠償。案例二:2022年,重慶一位張先生停的路虎,被路過的一個熊孩子用刀劃開漆面。張先生看到后,立即上前對其進行了一頓毆打,并將其打到住院。后來,雙方就小孩子的醫藥費問題協商不下,張先生被拘留15天,而且張先生的車維修還要花費十幾萬。你贊同案例中哪位車主的做法?并說明理由。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 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法律保障我們的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的尊崇和遵守。案例一: 嫌廣場舞太吵, 72歲老人往樓下扔鵝卵石砸壞17輛車,犯高空拋物罪被判緩刑。2022年3月23日,記者獲悉,72歲張爺爺被判高空拋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法庭上,張爺爺表示沒想到會觸犯刑法,很是后悔,當場表示愿意認罪認罰。思考:這兩起案件有哪些共同點?這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共同點:缺乏法治意識;都是違法行為,沒有依法維護權利。啟示:①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案例分析案例二: 2022年5月,女子不滿意婚紗照效果,溝通無果發朋友圈辱罵影樓,遭起訴其侵犯影樓名譽權。法院查明,被告王女士確實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不當言論。經調解,王女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事件的嚴重性,表示愿意當庭書面道歉,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三個觀點都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表現,我們要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不能對法律選擇性遵守。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觀點一:闖紅燈不對,但大家都在闖,我也跟著走。觀點二:只要沒有人看到,沒有人管,就可以闖紅燈。觀點三: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車輛少或沒有車時可以闖。怎樣學會依法辦事②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認真學法自覺守法用法維權捍衛法律如何做到依法辦事?①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②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如何做到依法辦事?3.學會依法辦事的原因和要求P102-103原因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要求①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通過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實現自身利益,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②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養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我們要與法同行,應該如何做?(綜合)①樹立法治意識。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法律②學會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推動法治中國建設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要努力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學習法律方面,我打算: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在依法維權方面,我打算:拓展空間P103課外多讀關于法律的書籍,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遵守各種法律法規,不觸犯法律。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侵犯時,告訴家長和老師,或通過法治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①珍惜自己的權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尊重和維護他人的權利,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②增強法治意識,依法辦事,成為法治中國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③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④依法辦事,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⑤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青少年怎樣為法治中國建設做貢獻?課堂小結我們與法律同行學會依法辦事樹立法治意識1.什么是法治意識?2.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3.法治時代對青少年的要求?4.為什么學會依法辦事 4.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5.青少年如何為法治中國做貢獻 (尊法、守法、崇法)1.(2021自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個別下調至12歲,明確在“特定情形、特別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責任。這說明( )①規范自身行為,不犯罪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國家權力機關推進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強自控能力,認清犯罪危害,預防犯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課堂小測A2.(2021廣西梧州)近年來,外賣隊伍不斷壯大,為了能準時送餐,部分外賣小哥逆向行駛、超速行駛、闖紅燈……成為交通事故的高發群體。對于以上行為認識錯誤的是( )A.為準時送達,偶爾違規可以理解B.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辦事C.要珍愛生命,生命價值高于一切D.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我們要自覺維護課堂小測3.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劉萌的爸爸今天回到家,氣呼呼的說:“今天氣死我了,不知是誰劃了我的車,還把窗戶的玻璃砸壞了,要是讓我抓到,我非狠狠的揍他一頓不可。”學習了“學會依法辦事”相關內容后,劉萌想到了勸解爸爸的好方法。劉萌會怎樣勸解爸爸?答: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①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②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課堂小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2我們與法律同行 課件(26張ppt).pptx 讓古惑仔做公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